Workflow
马钢股份20250331
600808马钢股份(600808)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钢铁行业 - 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9月1日,前身是1953年的马鞍山铁厂,H股1993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A股1994年1月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最大钢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主营钢铁产品生产销售,有炼铁、炼钢等生产过程,拥有先进生产线,有公司本部、长江钢铁、马钢合肥公司三大生产基地[1] 2024年行业特征 - 供给保持高位,需求结构调整,出口增长强劲,价格持续下跌,效益不断挤压,钢产量同比下降,财产量增长,钢材价格中枢下移,企业盈利难度加大,中钢协钢材价格平均指数102.47点,同比降9.37点,2025年一季度降至95.79点,我国粗钢消费需求下滑,同比降幅明显,受房地产下行影响[6] 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 - 坚持有订单生产、有边界产量,关停低效炉机,铁钢材同比下降,钢产量在2040万吨指标基础上自主减产31万吨,减产幅度1.56%,实际钢产量1983万吨;经营收入818.17亿元,同比减少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46.59亿元,同比增加亏损251.06%;报告期末总资产789.63亿元,同比减少6.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32.57亿元,同比减少16.25%[7] 2024年经营业绩不佳因素 - 采购端:炼焦煤、喷吹煤、外购焦炭、废钢、硅锰合金与行业平均相比退步,公司本部铁水成本进步173元/吨,行业进步213元/吨,落后40元/吨[8] - 产线:生产系统不平衡,本部炼钢连铸轧材产线不匹配,部分产线产能利用率不高,86条炉机产线中,产能利用率低于75%的有23条,占比26.8%,低于50%的有11条,占比12.8%[8] - 产品:特钢产品开拓认证处于爬坡期,市占率与竞争力偏弱,特钢重点产品品种占比32%,板带产品升级改造不够,板材重点产品占比仅26%;新产品市场效益贡献不大,量大面广产品效益低;现场降本手段单一,靠合金辅料再用降本,工艺优化降本少,对难点问题解决不足;产品废弃率4.48%,虽优于2023年,但对标标杆企业仍偏高,现货发生率7.55%优于2023年[9] - 经营机制:产销体系机制不适应市场竞争,营销系统区域子公司作用发挥不足,铁前系统低成本高产量未形成合力,长江钢铁民营活力不够,经营灵敏度低[10] 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 产品升级:推动板带向冷气高强涂镀新能源方向、优特材向安全长寿绿色方向迈进,车轮产品高科技含量提升,马钢交材聚焦轨道交通轮轴全生命周期管理,近三年利润稳定增长[11] - 销量增长:重点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6.5%,新产品开发量同比提升4.4%,六项新产品国内首发;出口量同比增长36%,H型钢出口69.8万吨[12] - 费用管控:按“一切费用皆可降”原则,下发下半年费用管控方案,生产性费用削减15%,非生产性费用削减20%[13] - 客户服务:客户端重复抱怨下降5.6个百分点,获长安汽车优秀供应商奖、比亚迪汽车特别贡献奖[13] - 安全绿色:加强安全管控,加大投入,开展专项行动和治理活动;响应双碳战略,节能改造,余热余能回收,通过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验收,发布低碳产品及EPD环境产品证明[13][14] - 深化改革:实施内部事业布置一体化改革、子公司变革、营销变革、组织绩效变革,成立铁前事业部、炼铁事业部,调整特钢公司运营模式,强化原产销一体化,定价权下放到营销区域子公司,优化锁定价和后结算价机制[14] 未来发展思路和2025年工作安排 - 战略定位:发展成为中国宝武优质产能核心力量、板带材重要力量,做强作优车轮、H型钢两个特色产品的“2+2”战略构架[17][27] - 业务发展:特钢完成本部特钢二期项目建设;型钢本部保持H型钢现有产能,逐步退出建筑型钢,长江钢铁承接建筑品牌;板带加快向冷气高强涂镀新能源方向发展,提升本部冷热比和涂镀比;马钢交材提高交材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特钢汽车板、硅钢产品竞争力[18] - 具体工作 - 深化体制机制变革:完善产供销一体化运行,完善绩效评价和超额价值分享机制,加强协同创效,整合项目,优化界面,严控供应商数量[19] - 聚焦产品研发:加强汽车用钢产品研发,提升市占率;围绕现场工艺、平台技术、绿色低碳冶金技术等攻关研究[20] - 坐实产品结构调整:提高重点品种比例[20] - 坚持低成本高产量:发挥配煤配矿及铁烧焦一体化作用,铁水成本跑赢行业50元以上;提升内涵式效率,严格库存管理,控制应收账款,优化负债结构,推进企业化制造,提升产线效率,关闭低效产线[21] - 推动各板块经营创效:特钢加快事业部实体运行;轮轴推进高速车轮产业化应用研发,扩大产品谱系;长江钢铁激发民营机制活力,打造精品建材基地[22] 投资者问答核心观点 - 能源环保准备及改进:已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等,发布“十四五”无废企业建设实施方案;需持续深入大气治理,推进二期超低排放改造及评估监测,落实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开展固废物资源化技术攻关,加强危废管理[23][24] - 废钢需求及添加量:2024年公司本部和长江钢铁废钢需求量约346万吨,公司本部转炉、电炉,长江钢铁基地转炉、电炉均有不同程度的废钢添加量[25] - 铁矿石采购:2024年共外购铁矿石2930万吨,进口约2220万吨,占比约70%[26] - 公司定位及经营策略:承接宝武战略,新战略定位为发展成为中国宝武优质产能核心力量、板带材重要力量和做强作优车轮、H型钢两个特色产品的“2+2”战略定位[27] - 特钢产品用途及前景:优特钢包括原坯、棒材和工业线材,用于车轮车轴、风电能源、轨道交通、机械、汽车等行业;看好特钢市场前景[28][29] - 产品定价策略和销售模式:采用月度定价,有前定价和后定价模式,也尝试长周期定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可通过营销中心、各分子公司及主流交易和信息网站了解产品价格[29][30] - 进口矿石情况:进口铁矿石约占外购矿的76%,其中澳矿占四分之三左右,巴西矿占四分之一;一直在推进铁矿石入炉品位降低[30] - 2025年钢铁市场及出口前景:钢材市场总体需求小幅振动向上,房地产用钢量下降,基建投资增速中速增长5 - 10%左右,制造业需求平稳增长,汽车、家电、造船和能源用钢需求保持高位;主力产品交材和型钢受反倾销影响不大,力争继续增长,板材出口有改进和增量机会[31][32] - 2025年钢铁行业基本面及政策看法:基本面可能略有改善,落后产能和高成本地区钢厂被淘汰,企业转向追求效益,新生产力发展带来产品结构调整机会;国家将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行业减量重组,产能需技术改造或淘汰,增钢综合能耗降低,废钢利用量增加,建炉钢产量占比提升;全年钢材价格上半年弱势震荡,下半年可能反弹,均价低于2024年,大宗原料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受压制[33][34][35] - 马钢集团支持及股票PBD打算:2024年马钢集团启动并完成增持计划,投入资金约1.5亿元[36] - 环保投入、成本及成效:“十四五”期间环保投入超百亿,2023年投入33.83亿,2024年投入1.3亿;环保成本逐年下降;取得环境绩效A级企业认证,通过中钢协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复审,在宝武集团能源环保管理评价中连续三年获优秀单位称号[37][38] - 市场布局等策略:做好区域优势和国际市场两手抓;车轮提供质量稳定产品,跟上高铁发展趋势;型钢服务好大型和标杆性重点工程;板带服务好国内头部企业;特钢优化原坯竞争力,开拓用户和提升制造能力[39][40][41] - 降低资产负债率措施:推动费用压降,加强资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调整负债结构,压降有息负债[42] - 未来产品研发重点:特钢突破风电齿轮和火电用钢认证,研究高端轴承钢和汽车用关键共性技术;轮轴突破时速400公里高铁车轮车轴制造技术,启动川藏铁路货车车轮研发;型钢推进船用L型钢研发[43] - 成本控制措施及成效:强调采购风险意识,采取低库存、小批量、多批次采购方针,加大招标采购力度,开发新资源,调整采购比例,优化物流,推进生态圈协同降本;完善采购管理制度,加强供应商管理[44][45] - 41亿项目情况:是马钢集团2015年培育的多元产业中信息产业发展项目,推进飞马制科新三板挂牌,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合肥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46] - 招标打算:依法依规继续推进招标采购,限额以上项目招标采购,鼓励供应商竞争,培育战略供应商[47] - 二期特钢工程对业绩影响:特钢产品一期项目产能利用率和成本竞争力逐步提高,随着产量提升和市场开拓加快,成本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支撑公司经营业绩改善[4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出席会议的公司管理层有董事长蒋聚祥、副董事长毛展宏、独立董事管炳春、董事会秘书何红军、经营财务部副部长岳志海[2]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以“四化”为发展方向,以“四有”为经营原则[10] - 公司强化共建共享,履行社会责任,职工岗位创新创效成果涌现,发挥工匠示范作用,关心关爱职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投身公益事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