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网能源(003035) - 2025年4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003035南网能源(003035)2025-04-17 11:2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受生物质业务影响出现亏损,剔除该业务影响,其他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30.99 亿元,利润总额 6.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43 亿元 [2][3] - 2024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64.41%,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 14.28 亿元,现金流状况良好 [6][7] 业务板块情况 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业务 - 2024 年两大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工业节能业务因分布式光伏节能服务项目受天气等影响发电利用小时数减少,建筑节能业务受个别项目节电量减少和改造成本增加影响 [5] - 公司对这两块业务未来长期增长充满信心,因有相关政策加持且公司深耕该领域多年 [5] 生物质业务 - 2024 年生物质项目计提资产减值金额较大,原因一是根据可再生能源补贴核查结果对被核减补贴款确认减值损失,二是项目受燃料价格等因素影响持续亏损,资产出现减值迹象 [8][9] - 2024 年 12 月底申请孙公司南能昌菱公司和阳山南电公司破产,阳山南电公司申请未被清远中院受理,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 日上诉;南能昌菱公司破产案件已被广西防城港中院立案,处于受理审查阶段 [7] - 目前来看藤县、赤水生物质项目机组状态较好,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2025 年一季度藤县项目已盈利,公司将加大投入提高其盈利能力 [9] 市场地位与竞争力 - 公司在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建筑节能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是少数能提供节能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大型节能综合服务机构之一 [4] - 公司是国内首个综合能源公司、央企控股综合能源“第一股”,拥有人才队伍、行业积累、技术储备、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等优势,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5] 应对措施与计划 现金流优化 - 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市场研判,优化服务模式,培育壮大战新业务,做大营收规模 [7] - 加强资本运营,调整退出不具竞争优势项目投资,优化低效资产运营管理 [7] - 优化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缩短回收周期,保障现金流稳定 [7] - 充分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做好税务筹划,提高现金流入 [7] 新能源入市应对 - 存量项目短期内电价与现行电价衔接,影响不大,在运 450 多个节能降碳项目平均消纳率超 75%,部分电量电价暂不受影响;增量项目面临上网电价下降,公司拟投资项目竞争更激烈,对成本管控要求更高 [11] - 密切关注各地实施方案,优化投资策略,加强项目审核,调整资产持有策略,重点布局南方五省等区域 [12] - 提升市场交易能力,做好“交易全周期发电预测”,建立高频市场交易能力 [12] 2025 年工作计划 - 做大做强节能降碳业务,实施节能业务倍增计划,推进“珠峰行动”,布局全国节能标杆示范项目 [12] - 加快向“多能协同 + 高端服务”拓展,优化核心业务布局,增加优质项目资产,拓展增值服务,提升全链条服务能力 [12] - 培育核心能力矩阵,启动三年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12][13] - 深化改革创新,实施改革提升行动,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变革组织机构和业务模式,推动中长期激励改革 [13] - 强化市值管理,优化持有资产结构,推动资产、股权并购整合,用好股票回购机制,加大分红力度,加强与市场沟通 [13] 未来发展方向 - 做大做强节能降碳业务,实施节能业务倍增计划和“珠峰行动”,推动业务规模化实施 [14] - 优化核心业务布局,向“多能协同 + 高端服务”拓展,调整业务模式,提供综合能源服务 [14] - 培育核心能力,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组建研发中心,培育产学研平台,打造拳头产品 [15] 高端服务转变 转变背景 - 适应市场客户需求,国家双碳战略推进,新能源主体和源荷互动用户增长,对能源运营和服务产生大量需求,节能服务市场空间大 [15] 服务举措 - 完善服务产品体系,基于自身项目运营经验,提供能源管理、资产运检等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 [16] - 提升全链条服务能力,提升咨询设计、工程建设、运维服务能力,构建服务体系 [16] - 优化数字服务平台,开发运营数字化平台,为客户提供智能高效服务 [17] 市场认同与分红政策 市场认同 - 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有信心,认为战略定位契合能源行业和国家发展战略 [17] - 2025 年将市值管理融入战略执行,优化资产结构,强化并购能力,加大分红力度,加强与市场沟通,大股东已发布股份增持计划 [18][19] 分红政策 - 过去分红率低于行业均值,因聚焦战略领域投入、生物质项目影响业绩 [19] - 未来将平衡业务转型资金需求与股东回报,优化资金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实施更积极分红政策,提高分红比例,推动一年多次分红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