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一)之感知系统- 多传感融合构建具身智能信息端口
机器人机器人(SZ:300024)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 人形机器人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发展阶段与市场规模 - 人形机器人处于行业发展早期,未大规模应用,但潜力可观 [1] - 据GGI测算,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2.6万台,2030年达60 - 600万台,市场规模增幅迅速 [1] 感知系统重要性与构成 - 感知系统是人形机器人不可或缺的核心子系统,成本占比15% [2] - 感知系统由视觉、力觉、触觉、听觉等构成,视觉是核心 [2] 视觉系统 - 主要指双目视觉,负责环境三维实时建模,是与外界交互的主要信息路口 [3] - 双目和多幅视觉基于视差原理,结构光通过投射主动结构信息获取图像 [4] - 激光雷达按扫描方式分多种类型,混合固态式是主流解决方案 [5] - 视觉方案发展方向是多传感器融合,多数厂商青睐激光雷达或深度相机 [6] - 海外巨头在双目视觉有先发优势,国内厂商如奥比中光有突破 [7] 力觉系统 - 力传感和惯性传感在指定环境完成动作时需相互协调 [8] - 人体关节常用力传感有普通线性力传感、扭矩传感等,六维力传感技术难度大 [8][9] - 应变片式六维力传感器性能均衡,是主流 [9] - 国内力传感市场集中度高,2023年TOP10厂商合计市占率近70%,国产厂商宇利仪器等合计市占率21.7% [10] - IMU是人机机器人躯体平衡的核心传感器,功能集中在姿态控制、导航定位等四点 [11] - 预计到2027年IMU市场规模从27.4亿增至49.42亿,国内厂商进步快,与国外差距缩小 [12] 触觉系统 - 触觉传感主要用于机器人小手,辅助获取物体物理信息,是实现拟人化的必要传感器 [13] - 柔性仿生触觉传感系统即电子皮肤,高灵敏度和柔性是必要条件 [14] - 提升灵敏度和柔性的方法是新材料选择和结构创新,长期发展方向是多模态感知 [14] - 2024年全球电子皮肤市场规模109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132亿美元 [15] 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 - 奥比中光提供系统化3D视觉传感解决方案 [17] - 线动员科专注漫步器惯性传感,产品有竞争力,盈利能力强 [17] - 三号科技、汉威科技在电子皮肤领域有代表性 [16] 风险提示 - 技术产品开发不及预期,影响应用面拓展 [19] - 下游落地不及预期,产品可能偏离下游需求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超声波雷达优点是技术成熟、成本低,缺点是测距短 [6] - 电子皮肤工作流程包括实验外部奇迹、分解外部奇迹、抑制干扰和节外物输出四步 [15] - 非上市公司帕奇尼、尼维迪在电子皮肤领域有涉猎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