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概览 涉及行业:医药行业(创新药、IVD、高值耗材、中药、原料药、医疗服务、CXO、生命科学服务、传统药企) 涉及公司:归创通桥、昆耀集团、威高、大博、三友、春立、艾康、惠泰医疗、爱博医疗、迈普医疗、微芯生物、恩华药业、华东医药、信立泰、海思科、院东新药、康龙化成、凯莱英、药明康德、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 --- 核心观点与论据 创新药与关税影响 - 中国医药行业对美国出口量较小,关税影响有限,甚至可能利好国内替代[2] - 创新药以BD(授权合作)为主,关税对IP授权模式无直接影响[6] - 进口药品占中国市场约2000亿(欧美日为主),若关税导致进口药涨价,国产替代空间将扩大(2024年国内创新药增速55%)[4] - License-out模式不受关税影响,因授权方仅收取销售分成(双位数比例),不涉及生产环节[6] 医疗器械与高值耗材 - 设备类:反腐后招标恢复,影像类大型设备放量,关注联影、开立、奥华、麦瑞等[9] - IVD:国产发光设备渗透率仅30%(进口占70%),看好迈瑞、新产业、安图等国产龙头[10] - 骨科耗材:集采出清完成,威高、大博、三友等进入新成长阶段[11] - 眼科设备:全飞秒4.0技术推广,关注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21] 中药与流通板块 - 中药:昆耀集团估值16倍(2025年利润预期7.5-8亿),渠道整合后业绩或超预期[13] - 药店:2025年预期PE 16倍(历史8%分位),毛利率回升+租金下降驱动利润改善[14] - 流通:一丰药房PE 17倍,大森林16倍,老百姓18倍,政策受益[15] 原料药与政策变化 - 国家药监局新规:三类仿制药首仿企业获3年数据保护期,减少重复临床(原费用2000万/家,未来或降至500万/家)[16][19] - 头部企业(如康龙化成、凯莱英)受益于订单增长(2024年新签订单增速20%+)[26] CXO与生命科学服务 - CXO:海外投融资回暖(2025年1月同比+66%),国内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23] - 生命科学服务:毕得医药收购CombiBlocks,行业并购潮开启[27] 传统药企创新管线 - 院东新药:阿片解毒剂国际化进展(2024年收入预期+20%),NGF单抗(非成瘾性镇痛)进入临床[34][38] - 恩华药业:政策纠偏+一吨米纸续约落地,估值修复机会[29] --- 其他重要信息 - 美股医药波动:Biotech跌幅大,但中国资产(药企、保财)更具吸引力[8] - 消费医疗:眼科需求释放(如屈光手术),技术迭代推动单价回升[21] - 汇率影响:出口型CXO企业受益于美元升值(2024Q4汇兑收益)[24] --- 数据与单位 - 中国药品市场规模:进口药2000亿(欧美日主导)[3] - 创新药增速:2024年中报55%[4] - 海外投融资金额:2025年1月30.4亿美元(同比+66%)[23] - 药店并购估值:0.3-0.4倍PS[14]
苑东生物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