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全球视角:中国医药的外需、内需、供给格局变化
600056中国医药(600056)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血液制品、制药、医疗器械、CXO、创新药、分子砌块、CDMO - 公司:纳威、泰坦、奥普曼、东俄俄交、爱尔典、爱美特、麦瑞、康德、生物、合联、卡内因、康华诚、地德、科文化城、世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血液制品行业 - 观点:2024年进口白蛋白数据持续增长,行业竞争加剧,国产白蛋白价格有所增幅,行业估值受关注低,白蛋白降价预期可能修复调整 [1][2] - 论据:美国进出口总额2000亿美金,主要进出口医药产品为血液制品和药品制剂;国内政策允许白蛋白和重组白因子进口,进口白蛋白在中国白蛋白销量约65%;全球近70%血液制品企业位于美国,原料血浆运输成本高,多在美国集产后出口中国 [1] - 推荐公司 - 观点:推荐纳威、泰坦、奥普曼三家公司,建议增配中药和医疗服务中竞争格局好的公司如眼科相关公司 [4][6] - 论据:这三家公司机构关注度低但基本面有变化,过去两年产业向心周期中竞争力增强;关税影响下内需受刺激,医疗服务内需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4][5] - CXO行业 - 观点:外需型CXO公司受关税影响不大,但股票可能受情绪影响;内需型CXO公司影响更大,建议关注内需市场为主的创新药公司 [7][8][9] - 论据:外需型CXO公司多以产品定服务而非产品定价,海南业务收入占比80% - 90%,且在全球建立基地规避关税;内需型CXO公司核心问题是创新产业是否复苏,目前上游业绩有积极信号 [7][8] - 医疗器械公司(麦瑞) - 观点:关税对麦瑞影响不大,核心在于国内市场能否复苏,若复苏则值得持续推荐 [10][11] - 论据:麦瑞近40%业务来自海外,美国业务占比低,国内市场占收入约60%,其毛利、净利、ROE水平接近美对立水平 [10] - 分子砌块行业 - 观点:暂时未重点推荐,需密切观察,若行业复苏有望跟随 [12][13] - 论据:目前公司基本面未明显复苏,收购有不确定性,龙头公司海外业务占比50%,需观察能否转嫁客户 [12] - 海外收购建厂 - 观点:海外收购建厂逻辑成立,可部分规避问题,中国公司需参与全球竞争 [13][14] - 论据:中美贸易摩擦可预见,很多CXO公司有海外建厂计划,如科文化城在欧洲有工厂;经历风波后中国公司才能成长 [13][14] - CDMO行业 - 观点:CDMO需求受关税影响相对较少,关税对创新药行业目前无影响,看好中国创新药出海 [15][16][17] - 论据:CDMO公司多以服务形式计价,下游情况复杂有操作空间;目前公开文件除少数用药外药品关税豁免;中国创新药出海强劲 [15][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商务部对CT全馆反垄断调查,需等待结果,关注国产化率大幅提升的公司 [11] - 各地医保或内建部门可能对部分影像设备进行集采,但未公布且时间不确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