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来德20250417
688378奥来德(688378)2025-04-17 23:4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显示面板制造行业、OLED 行业 - 公司:奥来德、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天马、和辉光电、信利、UDC、杜邦陶氏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奥来德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5.33 亿元,净利润 9,043 万元;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53 亿元,净利润 2,544 万元[1][2] - 2024 年材料业务营收 3.63 亿元,同比增长 14.31%;2025 年一季度材料销售收入 1.36 亿元,同比增长 5.33%,创单季度历史新高;2024 年蒸发源设备营收 1.69 亿元,同比下降 15%;2025 年一季度设备业务营收 1,693 万元,同比下降显著[1][2][3] 业绩波动原因 - 显示面板制造行业处于技术迭代升级阶段,向更高世代线转型,六代蒸发源设备业务短期内承受较大市场压力[3][4] 新突破 - 2025 年一季度中标京东方 8.6 代线性蒸发源设备订单,中标金额含税 6.55 亿元,预计对今年及明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3][4] - 布局 PSPI 材料、封装材料、钙钛矿材料以及 PR 材料,推出 8.6 代线性蒸发源设备、小型蒸镀机、钙钛矿蒸镀设备等产品[3] OLED 有机发光材料业务表现及规划 - 2024 年业务表现稳健,营收 3.63 亿元,同比增长 14.31%;2025 年一季度销售收入 1.36 亿元,同比增长 5%,创单季度历史新高[1][5] - 积极进行红绿蓝三种 prime 材料升级迭代,加速推动红色主体和红色掺杂两款专利材料应用,推动产业链深度布局,实现国产化替代[5] 国产发光材料市场前景 - 在中美关税和贸易战背景下,凭借红绿蓝发光材料布局,有望在 2025 年及未来两三年持续贡献材料收入增长[6] - 2025 年一季度材料毛利率接近 50%,同比提升约 5 个百分点,新产品陆续出货,国产化替代迎来快速释放阶段[1][6] 专利布局 - 截至 2024 年底累计申请发明专利 913 个,累计授权 392 个,涵盖主体、掺杂以及 prime 等关键材料[1][8] - 红色主体和掺杂材料已实现面板厂家的出货,并成功中标国家工信部高质量发展项目[1][8] 美国供应商市场份额及影响 - 美国 UDC 与杜邦陶氏占据国内发光材料市场 30% - 40%的份额,对应约 20 亿人民币市场空间;未来 3 - 5 年高世代线投产,市场空间或达百亿规模,美国供应商仍将占据较大份额,加大国产化替代难度,国家与面板企业可能出台相关政策[2][9][10] 杜邦被调查原因及影响 - 杜邦因涉嫌排他性协议、技术专利强制捆绑销售及不公平定价被立案调查,限制了下游面板厂商的自由选择权,凸显了国产化替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11][12] 国产化替代进展 - 针对杜邦和 UDC 的发光材料积极进行国产化替代,承接国家项目,在面板厂有专利材料出货,产线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13] - 生产 OLED 发光材料、封装材料及 PSPI 材料,在这些领域推进国产化替代[13] 政策支持与合作项目 - 申请约 30 项国家重点项目,成功立项 23 个,包括工信部高质量发展项目、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项目等[14] AI 与 OLED 材料探索 - 用 AI 模型结合机器学习对发光材料进行初步预测并优化合成路径,降低生产成本;与国内优秀 AI 团队保持交流并寻找合作机会[15] 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意义 -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打造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可减少对国外垄断企业依赖,提高国内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促进降本增效,实现自主可控发展[16] 关税新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对公司业务无直接影响,公司业务处于国内内循环模式;关税可能冲击外围需求,但加速材料国产化替代,预计 2025 年国产化诉求提升[17] 材料业务客户情况 - 国内主要面板厂包括京东方、华星、天马、和辉光电、维信诺和信利等;2025 年一季度材料收入 1.35 亿元,维信诺与华星占总收入 3/5,天马与合辉占总收入 2/5,京东方贡献较少,但预计后续有进展[18][19] 各面板厂新材料进展 - 京东方在发光材料方面围绕红色、绿色和蓝色导入,2024 年第三季度绿光通过产线测试并拿到合格供应商名单;PSPI 封装材料力争今年正式规模量产收入[20][21] - 除京东方外,在华星、和辉光电、维信诺以及天马微电子基本奠定一只或两只甚至三只供货地位,2025 年有望超预期表现[22] 去年新材料迭代延后原因 - 2024 年产能利用率提高,面板出货量普遍增长 20% - 30%,导致很多新材料迭代拖后;目前国内面板厂倾向于一年一迭代甚至一年半一迭代[23] 材料导入优势和挑战 - 短期来看,频繁材料迭代不利;长期来看,迭代频率降低提供更充裕测试和导入时间,增加国产材料机会,利大于弊,2025 年有机会实现收入阶梯式增长[24] 设备订单及验收情况 - 在手订单约 7.2 - 7.3 亿元,一季度验收 1,600 万元;八代线订单约 6.5 亿元,2025 年和 2026 年完成全部验收;六代线订单约 8,000 多万元,2025 年和 2026 年完成大部分验收;设备毛利和净利较高,业绩支撑强劲[25] 六代线潜在改造空间 - 六代线潜在改造空间超 5 亿元,如厦门天马三期叠层对应 1.5 亿元左右订单,京东方绵阳有 2.5 亿潜在改造订单等,每年至少签下 1 - 2 亿能促进未来业绩[27] 一季度收入利润下滑原因及全年展望 - 一季度收入利润下滑因发光材料增速有限和研发投入大;全年发光材料前景良好,获得头部客户后增长潜力大[28] 材料业务未来发展前景 - 历史数据显示有增长潜力,2025 年创下新高;材料业务突破需与面板厂合作测试和技术积累,成功后回报丰厚,如封装材料和 PSPI 材料量产将带来投资机会[29][30] 设备业务展望 - 设备业务基本盘好,毛利净利高且稳定;8 代线建设若有更多面板厂跟进,奥来德 2025 - 2030 年可能有持续性订单[31] 融资计划 - 有未来融资计划,计划扩产以满足客户需求,从研发走向量产,增厚收入利润[32][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2 年和 2023 年首次实现 RPC 和 GRP 两款材料的国产化替代,2022 年一季度材料收入 3,000 多万,到三、四季度达 6,000 万,2023 年一季度涨至 1.3 亿[6] - 奥来德拥有蓝色荧光材质科技成果转化证书,并已在上海金山展厅展示,目前该材质有两个以上客户[11] - 国内共有 22 条六代线,京东方拥有 9 条 6 代线,每月产能为 16K;天马拥有 5.5 条 6 代线,其中 D5 条尚未开建;华星、电辉及维信诺各有三条 6 代线;还有 8 代线,京东方和维信诺各有两条,2026 - 2029 年陆续投产并进入稳定量产阶段,8 代线发光材料用量是 6 代线的 4 - 6 倍,封装 PSPI 材料用量是 6 代线的 2 - 2.5 倍[18][19] - 2023 年初国产化率仅为 20%,到 2024 年初已达到 80%,年底接近 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