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隆盛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超30%;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超50%,考虑股权激励费用后约2.3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约一元;总资产和净资产稳健增长[1][2] - 主要业务板块EGR、马达铁心业务和精密制造均显著增长,1 + 2板块和新能源业务增速约30%,精密零部件板块同比增速约13%[1][2] 2. 客户结构 - 2024年最大客户是比亚迪,销售收入近3亿元;其次是博世约1亿元;奇瑞排名第三,半年营收约4000 - 5000万元;其他客户主要是商用车及非道路工程机械方面,每个客户贡献两三千万元左右[2][7] - 马达铁心板块最大客户是特斯拉,营收近4亿元;其次是联电约3亿元;赛力斯1.8 - 1.9亿元;吉利约1.5亿元[2][17] 3. 业务板块情况 - EGR业务:2024年乘用车略多于商用车,比例约55%对45%;2025年内部目标是突破10亿营收,若天然气市场稳定、商用车发力且潍柴重卡阀门维持高供货水平,实现目标问题不大;随着量级提升,有可能带动毛利率回升[2][8][12] - 天然气喷嘴业务:2024年业务收入约1亿元;主要客户是潍柴,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行业前景乐观,若全年稳定供货将带来显著增量;目前提供多种型号喷嘴,六气门占主导地位,四气门主要供应小排量发动机;未来市场变化取决于天然气价格和国内经济回暖趋势[1][6][13] - 马达铁心业务:截至2024年底产能达343万套,实际销售225万套;2025年底预计具备500万套左右生产条件,实际出货量预计超300万套;若未来两到三年铁心业务达500万套,营收可达十七八亿元,加上半总成业务增量,总体营收预估可达20 - 25亿元[2][20] - 精密零部件业务:2024年同比增长43%,增长主要来自给龙胜系统做的零部件以及电机铁芯相关产品;集团内部协同下,实现约30 - 40%的单体增量,体系外增量约12 - 13个百分点[21] 4. 新业务布局及发展趋势 - 在航天卫星、低空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潜力业务领域布局,收购卫安智能后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发展,2025年人形机器人技术领域预计有重大进展,将成为汽车产业链之外的重要业绩增长点[1][3] - 重庆荣盛茂茂项目已投产,具备每年20万套半总成产能,对应营收近3亿元;2025年下半年计划增加产线满足赛力斯需求,预计5月小批量验证,7月批量生产,目标销售收入8万 - 10万套;正与其他整车厂对接,考虑购置土地解决场地问题[1][4] 5. 未来发展预期 - 未来三年预计保持相对快速增长态势,受益于原有三大业务板块支撑和新兴领域潜力业务发展[1][5] - 随着主要产品上量,总体毛利率预计回暖;产能利用率提升和马达铁芯扩产后完全爬产,净利率预计进一步提高[16][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毛利率下降原因:产品结构变化,奇瑞等客户产品毛利率低,重卡高毛利产品权重低,整体销售量级变化影响综合毛利率水平[11] 2. 混动业务产能利用率:年报披露混动业务产能430万套,销量135万套;天然气喷嘴板块产能利用率约50%;EGR系统总产能大,但实际产出约180 - 200万套,销量约130多万套;两板块无需投入太多固定资产,只需优化仓储物流空间[14] 3. 隆盛新能源子公司净利率:2024年净利率约6.08%[18] 4. 威研科技业务增长:过去两年业务转型,预计未来一年保证20%左右增长率[22] 5. 潜力业务进展:潜力业务布局取得阶段性进展,2025年二三季度可能有实质性进展[23] 6. 威岩中加情况:2024年收入约2300万元,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一季度及未来订单改善,预计贡献1000多万元利润[24][25] 7. 非经常性损益: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4100万元[26] 8. 供应价变动原因:2024年供应价增加1000多万元,主要因年初投资奇瑞股份和奇瑞集团[27] 9. 资本开支规划:今明两年资本开支取决于重庆半总成业务、合作业务和潜力业务需求;2025年机器人产业链购买设备实现3 - 5万套产能,若客户需求明确可能进一步投入[28][29]
隆盛科技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