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三诺生物及其美国子公司 Trividia、PTS,北京唐户,合作方 Menarini、Mariner 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收 44.43 亿元,同比增长 9.47%;归母净利润 3.26 亿元,同比增长 14.73%,国内核心业务稳健,国际市场拓展良好,美国子公司 Trividia 扭亏为盈[1][3] - 2024 年四季度收入利润加速增长,受双十一、双十二促销推动,线上销售占比提升,CGM 业务受益显著[3][17] 2. CGM 业务展望 - 2025 年 CGM 销售额目标 4 - 6 亿元,海外 1 亿元,海外通过与 Menarini 合作,采用多元模式,不走低价路线;国内覆盖更广泛人群提高激活量,目前激活用户 80 万人,关注续贷率和复购率提升[1][5] 3. 关税影响及应对 - 中美关税对原材料采购有影响,预计 200 - 300 万美元,公司寻找替代采购来源;研究美国进口 BGM 产品关税豁免路径或调整生产布局[1][7] 4. 欧洲市场情况 - 通过 Melanie 团队参与医保招标,订单量超出预期,与 Mariner 签订七年合作协议,已产生发货和订单,需求量高于合同预测[1][9] 5. 减值情况 - 2024 年资产减值主要来自存货跌价和北京唐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未来减值压力预计稳定[1][10] - 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涉及 Trividia 和 PTS,因设备问题,未来无类似风险[2][13] - Trividia 无形资产减值,剩余约 300 万美元,若保持销售状态无进一步减值风险[14][15] 6. 业务发展情况 - BIM 业务 2024 年稳定增长,CGM 业务增长强劲,四季度受促销活动带动明显[18] - 集采帮助进入新省份,但院内价格下调,传统业务院内销售额增长 8% - 9%,国内市场零售、临床、国际市场比例约 8:1:1[3][19] 7. 国内 CGM 竞争及策略 - 竞争激烈,三诺产品性能等处于第一梯队,注重软件及服务,提升复购率和续贷率,总结电商投入经验提高费用效率[19][20] 8. 费用投入及研发 - 2025 年销售费用控制,降低费用率;研发投入稳定,侧重 CGM 迭代升级,受美国认证进度影响[21] 9. 毛利率及利润率预期 - 血糖监测板块毛利率约 60%,CGM 毛利率约 45%,传统业务收入预计增长 10%左右,CGM 板块减亏,各业务收入和利润有望提升[22] 10. 产能情况 - CGM 传感器核心工艺产能提升,国内有自动化生产线,核心传感器制备不转移海外,组装工序可搬迁[23][24] 11. 其他地区收入 - 其他地区收入约 4.85 亿,增长快且毛利率提升,今年预计进一步提升[27] 12. 美国 CGM 审批 - 希望先获批一代产品再推二代,二代审批预计今年三季度出结果,二代临床试验基于一代审核进度[28][29][31] 13. 国补政策影响 - 2024 年四季度开始,2025 年一季度国补成交量占比超 15%,中高端产品销量提升[33] 14. 美国市场情况 - 德康和雅培 2024 年 CGM 增速分别为 10%和 20%多,2025 年预期德康 14%,雅培 20% - 25%,市场增速下降[34] - 目标新增糖尿病患者等人群,拓展药店和 DME 渠道,推出适用于非胰岛素用户或健康人群的产品[35][37] 15. 欧洲合作情况 - 与欧洲经销商 Mariner 合作紧密,2025 年预期收入包含合作带来的收入[40][41] 16. AI 布局 - 连接设备采集数据,接入医院系统,训练专有智能体 SINAL GPT,目标打通院内外数据[42] 17. 未来发展方向 - 2025 年围绕深化产品创新、强化精细化运营、增强国际化协同三个方向发展[4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4 年 BML 业务收入 33 亿多,国内 BGM 收入约 22 亿多,同比增速超 10%,CGM 收入不到 3 亿,Trividia BGM 收入约 8 - 9 亿[32] 2. 2024 年 CGM 亏损含约 3000 万英镑诉讼费用,预计 2025 年大幅减少,未识别其他诉讼风险[21] 3. 自动化生产线对人工依赖主要在传感器制备部分,后续组装基本自动化[25] 4. 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整体成本不会特别高[26]
三诺生物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