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芯微20250422
688052纳芯微(688052)2025-04-23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模拟芯片行业 - 公司:纳芯微、德州仪器、STI、英飞凌、NXP、麦歌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反制关税政策对国内模拟芯片行业的影响 - 核心观点:反制关税政策落地使国内模拟芯片行业迎来重大利好,模拟芯片板块将量价齐升,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修复,国产替代打开成长天花板 - 论据:行业经历三年去库后逐步复苏,125%关税切断海外厂商价格战源头,2022 年德州仪器发起价格战对国内厂商形成约三年压制 [3] 海关认定标准及潜在替代空间测算对模拟芯片领域的影响 - 核心观点:海关认定标准及潜在替代空间测算影响模拟芯片领域,高端工业和车规赛道国产替代潜力大,实现替代可提升厂家运营能力 - 论据:海关认定标准以芯片晶圆产地为准,STI 等厂商受影响收入在中国大陆境内约 200 亿元,潜在替代领域集中在高端工业和车规,这些赛道毛利高、壁垒高 [4] 国内终端客户对国产模拟芯片的行动 - 核心观点:贸易政策变化有望加速高端模拟芯片国产化进程 - 论据:部分终端客户对国产模拟芯片厂商下单,订单量增加,国产芯片原厂积极上线替代料号和链接 [5] 纳芯微的核心看点 - 核心观点:纳芯微有三大核心看点,有望在汽车电子领域替代美系厂商市场份额 - 论据:关税新政加速国产替代,隔离类产品反弹;汽车电子领域替代空间广阔,产品矩阵丰富受益,中国大陆汽车电子收入占比升至 36.9%;机器人相关业务打开新兴增量,布局关键核心部件 [6] 纳芯微公司财务表现 - 核心观点:2024 年纳芯微营收增长但全年业绩承压,四季度扭亏为盈 - 论据:2024 年全年营收 19.61 亿元,同比增加 49.53%,归母净利润亏损 4.03 亿元,扣非后亏损 4.57 亿元;单四季度营收 5.94 亿元,同比增长 91.64%,环比增长接近 15%;全年业绩承压因宏观经济、市场竞争、研发投入加大及资产减值 [7] 纳芯微公司的股权结构及技术团队情况 - 核心观点:纳芯微股权结构稳定,技术团队实力强且激励充分 - 论据:实际控制人为初始团队,董事长等一致行动人共持股 29.44%;核心技术人员出身海外知名企业,从业经验丰富,多为名校硕博,履历超 10 年;高管等获充分股权激励,费用集中在 2022 - 2024 年摊销 [8] 纳芯微公司的产品线布局情况 - 核心观点:纳芯微拥有三大产品线并向敏感元器件领域拓展 - 论据:信号链占比 49.14%,电源管理占比 35.87%,传感器占比 13.98%;信号链包括隔离器等,电源管理包括三级驱动等,传感器包括磁传感等;拓展敏感元器件领域,推出相关产品和业务 [9] 纳芯微在技术路径上的优势 - 核心观点:纳芯微在研发和出货速度及非标产品设计能力上有优势 - 论据:Adaptive OK 底层逻辑修改使研发和出货速度领先,专注信号链积累大量 IP 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10] 磁传感器业务的发展前景 - 核心观点:磁传感器市场规模增长,纳芯微在该领域有竞争优势 - 论据:2021 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约 26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达 30 - 40 亿美元;单台新能源汽车磁传感器用量 80 - 100 颗,价值 40 - 60 美元;市场由海外厂商主导;纳芯微 2022 年量产磁电传感器,收购麦歌恩强化优势 [11] 麦歌恩公司的收购对纳芯微的影响 - 核心观点:收购麦歌恩加强纳芯微在磁传感器领域的竞争力 - 论据:麦歌恩核心团队来自知名公司,专注相关业务,2022 - 2023 年收入分别为 2.7 亿和 3 亿元,净利润约 2000 万元;业绩承诺期 2024 - 2026 年,净利润目标分别为 3912 万元、5154 万元、7568 万元;收购及团队并入有望增强话语权 [12] 对纳芯微未来盈利预测及估值 - 核心观点:纳芯微未来盈利有望提升,有翻倍市值空间 - 论据:模拟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处于高速爆发期;预计 2025 年收入接近 30 亿元并扭亏;中远期汽车板块收入可达 60 亿元,加上其他板块共 120 亿元;预计远期利润 22 - 24 亿元,以 25 倍估值计算目标市值 550 - 600 亿元 [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