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交科(300284) - 苏交科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300284苏交科(300284)2025-04-23 22:14

公司业绩与应对策略 - 公司业绩连续三年下滑,将强化市场开拓与业务结构优化,聚焦“新基建”“双碳”“低空经济”等领域,扩大高附加值项目占比,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夯实应收账款全流程管控,建立分级催收机制,加强应收款回收,降低减值计提对利润的影响 [2][3]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7.29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0.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4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1.92%;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 2.61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4.91% [7] - 2024 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显著增长,因业务性质,每年四季度项目集中进入阶段交付环节,有效工时投入较多,营业收入占全年比例较高 [8] 行业发展情况 - 当前工程咨询与工程承包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双碳”及低空经济发展,为行业带来新契机,但传统基建市场竞争激烈,增速放缓 [3] - 政策层面,“十四五”规划及“交通强国”战略推动基建投资,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新增国债重点投向智慧交通、绿色升级等领域,预计未来 3 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规模将保持在 3.5 万亿以上;技术迭代方面,智慧交通、BIM 数字化、绿色低碳技术加速渗透,住建部提出 2025 年新建项目数字化交付率目标达 90%;市场格局上,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头部企业将获取更大市场份额 [3] 公司未来盈利驱动因素 - 科技创新优势:拥有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 40 余个部省市级科研平台,围绕智库型科技企业发展目标,承担重点课题研究,推动行业政策制定和实践落地 [4] - 数字化转型:深化布局数字化、产业化新赛道,轻量化监测产品获多项荣誉,实施 70 余个示范应用工程,推进城市生命线一体化建设,成立江苏省低空经济发展产业研究院,打造低空飞行监管平台 [4] - 国际化能力优势:通过海外子公司 Eptisa,业务覆盖全球 50 + 国家和地区,参与交通基建升级项目,切入新兴领域开展业务 [4][5] 低空经济业务情况 - 低空飞行服务:与深圳联合飞机集团合资成立公司,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提供全过程一体化低空应用飞行服务,已开展文件运输、血液快递等实测飞行 [5] - 低空设备检测:包括基础技术研究、初始适航管理服务、适航技术服务、符合性验证试验等,依托科研平台和合作基础,打造适航审定技术研究中心 [5] - 培训:取得含培训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正与相关机构交流谋划开展培训业务 [5] - 基础设施监管:开发腾云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过程一体化低空服务,从用户和政府监管层面提供服务和管理手段 [6] - 无人机巡检领域优势:作为基础设施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围绕多领域开展无人机巡检服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6] - 未来市场拓展策略:定位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高端智库型科技企业,从咨询服务、基础设施及平台建设、场景拓展、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产业推动 5 大方向持续开展市场 [8] 公司管理与财务相关 - 市值管理和舆情管理: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和《负面舆情管理规定》,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加强负面舆情处置工作,规范处置程序 [3] - 应收账款管理:2024 年应收账款相比年初略有下降,2025 年一季度继续下降,规模处于合理水平,公司资金充足;采取系统识别客户风险、细化考核指标、专项清理大额长账龄应收款等措施加强管理 [8] - 投资情况:2024 年投资额较上年增长 84.22%,主要是将部分闲置自有资金用于投资理财的金额增加;未来将持续在新业务领域和区域通过投资拓展业务 [8] - 分红规划:坚持现金分红优先,当年实现盈利且有可分配利润,无重大投资计划或支出时,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 20%;公司快速成长且董事会认为股价与股本规模不匹配时,可采取股票股利分配 [9] 技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提升 - 2024 年在 ENR 相关榜单中位列第 67 位和第 85 位,获得授权专利 180 项,其中发明专利 72 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1 项,承担的项目通过验收 [9] - 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连续五年承担交通部“国检”,获取多省路桥检监测项目,牵头完成交安设施检测数据处理和风险评估工作;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设备入选示范典型案例,主导超大跨桥梁建设预可行性研究 [9] - 主持参与 15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部省级奖项 39 项,获批交通部第一批行业标准验证点建设,主编 10 项江苏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4 项科技成果被列入相关汇编 [9][10] - 未来将倾斜资源,强化科研平台集群建设,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