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行业 - 公司:T链机器人相关企业、特斯拉、泰勒斯、泰奥机械、北京壳体制造商、三花、奥特佳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量产预期与规划 - T链机器人计划2025年量产,初期目标月产千台,预计上半年交付1400 - 1500台,已交付约340台;内部计划今年组装5000台,零部件订购量10000 - 12000个,预计第三季度末完成[1][3][5] - 特斯拉明确2025年是其机器人量产元年,发布大规模招聘信息并展示大规模机器人工作场景[2] 关税影响 - 中美贸易战使单台奥特玛斯机器人成本增至12700多美元,影响投产进度;若关税降至40% - 50%可保证产量,维持125%则只能保证3000台左右,取决于大陆供应链配合和投资渠道情况[1][3][6] - 关税调整是未来一个月关键节点,决定能否回到40 - 50左右,对企业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28] 国内制造业优势 - 国内制造业在减速器、执行器、丝杠等领域具备强大支持能力,为T链机器人生产提供坚实基础[1][7] 供应商格局 - 目前以泰勒斯为主,考虑引入私募股权或灵活投资公司作为第三家;供应链保留两个Ta Win作为主力,推进手臂深度迭代,GN3机械臂已基本定型并下放给泰奥机械加工[8] 产品细节变化 - G3机器人六个控制器移至前手臂,采用包塑铁芯和全新电子壳体设计;肩部轻量化检测达50KG以内,镁合金替代铝材减重14KG;手臂维持全时态方案,丝杠保留17根滚柱丝杠[9] 产能规划与关税应对 - 2026年后产能规划包括中美、中欧本地化生产及墨西哥、摩洛哥等地布局,以规避关税;考虑多元化供应商布局,通过OTA方式实现机器人生产数据管理[10] 技术优势与应用 - 北京机器人马拉松赛展示了英伟达大脑和英特尔CPU小脑配置的终极形态模拟技术优势[14] - 镁铝合金替代铝合金使机器人减重20% - 30%,提升整体性能[16] - 原来Tesla使用全谐波减速器,现改为迭代的新型行星减速器,成本更低且承载能力和耐用性更好[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属地化供应链降低贸易摩擦风险,2025年第四季度可能推出GN4,加强研发集成并在中美欧建立工厂实现供应商配套属地化[4][12] - 中国建厂后中国区尾部关节控制度较高,其他区域相对降低,因机器人数据敏感不易跨境操作[13] - 小臂中六个线性执行器整合到外围驱动器,两个用于腕部自由度,但剩余四个执行器可能无法满足灵巧手需求[19] - Optimus机器人iOS层非强制,其他使用英伟达或英特尔芯片的机器人需要强制性底层操作系统管理驱控芯片[21] - Optimus机器人散热和线速问题通过三花、奥特佳等供应商及风冷系统解决[23] - 特斯拉团队考察中国供应商,关注泰尔万加斯堡、IMU供应商及材料轻量化,讨论关税上涨成本增加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4][24] - 墨西哥、摩洛哥和泰国建厂可促进本地化生产和多元化供应链,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27] - 1818A款小车今年财报上半季度发布相关信息,第一波人关注电子产品零部件关税豁免,但北美建厂面临大陆不同意问题[29] - Ultimix团队访谈重点包括关税、产能建设及供应商产能和订单等,3000台订单6月公布并提前发布预售价格及交付时间[30] - Peako材料用于机器人多个部位,整体用量约6.5公斤[31] - 下游供应商订单已确定但处于待定状态,部分订单未实际交货[32]
T链机器人专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