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铂科新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业绩 - 2024 年整体营收 16.6 亿元,同比增长 43.5%;净利润 3.75 亿元,同比增长 46.9%;第四季度营收 4.36 亿元,净利润 8900 万元[2]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近 8000 万元,分立电感贡献超 60%,光伏收入占比降至 41%,新能源车、充电桩及 UPS 占比提升,收入结构趋于均衡[1] - 2025 年整体目标增长 20%,光储业务预计增长 15%,UPS、新能源车及充电桩增速预计超 20%,海外客户预期新能源车充电桩业务将大量出货[1] 2. 研发投入 - 2024 年研发投入大幅提升超 60%至 1.1 亿元,70%左右用于芯片电感,计划 2025 年底完成新厂房设备安装调试,2026 年大幅投放产能[1][4] - 2025 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至 3100 万元,全年研发费用率预计高于去年 7%[1] 3. 产品领域发展 - 2024 年粉末冶金同比增长率为 20%;UPS 领域因 AI 数据中心市场增长超 35%;新能源车及充电桩增长近 30%;光伏增长 15%;模组电感交货减少,分立式电感收入基本持平,销售收入达 3.6 亿元;瓷粉、粉末基数小但实现 50%增长,预计 2025 年增速更高[6] - 2025 年粉末销售预计提升 80%,得益于去年三季度投产的新生产线,水雾化粉末成本较低,将成为未来市场重要支撑[1] 4. 财务状况 - 经营现金流有所改善,2024 年第四季度略有下降,2025 年一季度票据到期后现金流明显上升[7] - 加大研发投入影响净利润表现,一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但同比上升[1][7] 5. 产能扩张 - 2024 年投放新产能,包括气雾化工艺生产和水雾化大批量生产,采用 500 公斤大型炉子进行水雾化生产[12] - 目前投放 6000 吨产能,今年计划达到 2.5 万吨产出,惠东原有 3.5 - 4 万吨产能,合计可释放 7 万吨产能,预期粉末冶金技术销售额达 4.8 - 5 万吨,实现约 20%增长[13] 6. 客户拓展 - 积极拓展新客户,如德州仪器(TI)、台达等,已实现送样和小批量生产,主要集中在 SX 芯片领域,但产能尚未完全释放[1] - 2025 年 Q1 主要交付分立电感,交货量与 2024 年持平,收入增长稳定;模组电感交货量减少,因客户开发新产品[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产品销售占比:2024 年粉芯和粉末占比约 2% - 3%,电感元件占比约 23% - 24%;光储在磁性材料领域占比 45%,空调约 4% - 5%,UPS 约 8%,新能源车及充电桩约 14%,其他电源电器等占比约 10%[2] 2. 电子元器件出货量:2024 年电子元器件出货量为 3.9 万吨,仅包括合金软磁粉芯部分,不包含芯片电感[14] 3. 终端收入及毛利率:2024 年光储销售收入 7.5 亿元,占 45%,毛利率 32%左右;变频空调 7000 万元,占比约 4%,毛利率接近 30%;UPS 收入超 1.1 亿元,占比约 8%,毛利率超 40%;新能源车充电桩突破 2 亿元,占比 14%,毛利率超 40%;其他品类综合毛利率 40%以上[15] 4. 芯片电感业务:2023 - 2024 年主要依赖两个大客户,受 AI 影响,更多功率半导体客户进入该领域,新客户集中在 SX 芯片领域,2025 年 1 月已有送样和小批量交付,但产能未完全释放[18] 5. DDR 领域进展:正在进行 DDR6 的研发设计阶段,已送样三次,验证周期长,今年方案仍处于验证阶段;还开发了低温共烧陶瓷(LTCC)玻璃粉[21] 6. 海外业务及基地建设:国与国争端对公司直接影响较小,间接影响存在;泰国投资规模第一期约 3000 万元,满足海外直接交付要求,提升国际化作战能力[25] 7. 分立器件和模组结构收入:2025 年一季度主要以单颗分立电感为主,产品种类增多;单颗分立器件价格因设计方案变化,小型 2 元左右,大型 3 元左右;新品综合毛利率保持在 50%以上,一季度偏低受春节影响,二季度开始回升[26][27][28] 8. 新模组验证:主要与 TI、ADI 等公司合作,未穿透至终端客户,AI PC 等项目处于早期阶段,未达小批量生产[33] 9. 光伏储能系统:储能部分在光伏储能系统中销售收入占比约 10%[38] 10. 2025 年营收和利润目标:金属粉末和合金粉末预计增长 20%左右,依赖国内市场;粉末产能预计增长率 70%以上;电感元件受中美关系影响,无法预测具体增长情况[40]
铂科新材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