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铂科新材(300811)
icon
搜索文档
金属新材料板块10月31日跌3.25%,安泰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6.2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31 16:36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在10月31日整体表现疲软,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25% [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81%,深证成指下跌1.14%,显示该板块跌幅显著大于大盘 [1] - 板块内资金流向呈现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16.29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52亿元和14.77亿元 [2] 领跌个股情况 - 安泰科技领跌板块,跌幅达8.65%,成交量为203.03万手,成交额为44.03亿元 [2] - 金力永磁跌幅为6.87%,银河磁体跌幅为6.12%,跌幅居前 [2] - 跌幅超过5%的个股还包括二粒花出(跌5.69%)和铂科新材(跌5.14%) [2] 上涨个股情况 - 深圳新星为板块内涨幅最大个股,上涨4.53%,收盘价26.55元,成交额7.06亿元 [1] - 有研粉材上涨2.79%,图南股份上涨1.18%,隆达股份上涨0.98% [1] - 涨幅榜前十的个股涨幅均未超过5%,显示板块整体做多动能不足 [1] 个股资金流向 - 有研粉材主力净流出681.67万元,主力净占比为-7.99% [3] - 图南股份主力净流入397.05万元,主力净占比2.49%,但游资净流出1491.97万元 [3] - 合金投资主力净流出394.48万元,游资净流出355.98万元,但散户净流入750.46万元,散户净占比达14.75% [3]
铂科新材:2025年截至三季度末,公司业绩总体以稳定为主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8:11
证券日报网讯铂科新材(300811)10月28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由于公司目前的产品线 以及产品的应用领域较以往更多,公司业绩的影响因素也较为复杂。总的来说,2025年截至三季度末, 公司业绩总体以稳定为主,但是在业绩稳定的背后,公司持续在按照既有战略进行经营,过程中蕴藏着 许多积极因素,包括磁芯产品海外市场的突破,芯片电感多个市场头部新客户的导入,芯片电感今年大 幅增长的研发投入带来了材料端和在GPU、Asic、DDR5、消费电子等应用端取得各种不同程度的技术 突破,以上积极因素在未来都可能逐步转化为业绩增长的有利因素。 ...
QFII最新调仓路径浮现
财联社· 2025-10-25 20:52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显示,QFII机构持仓路径清晰,190只重仓股分布于29家外资机构持仓组合中[1] - 主权财富基金调仓行为出现分化,部分机构加码重点板块,部分机构减持高位标的,而传统外资大行持仓风格更趋集中,押注高确定性板块[1][3] - 外资机构通过交叉持仓形成“外资共识股”,这些标的集中于先进制造、医疗健康、TMT及军工材料等成长性明确的行业[7][8] 主权财富基金持仓分析 - 阿布达比投资局持有6只A股,总持仓市值17.64亿元,最大持仓为宝丰能源,持股4441.28万股,市值超7.9亿元,环比增持逾685万股,同时减持北新建材224.57万股[3] - 澳门金融管理局持有6只股票,合计市值11.4亿元,新进山金国际、圣农发展、珠江啤酒、高能环境等前十大流通股东,配置风格偏向防御与稳健[3] - 香港金融管理局仅持有承德露露一只个股,持仓929.70万股,较上一报告期减持322.51万股[4] 外资大行持仓动向 - 摩根士丹利国际持有42只A股,总市值28.74亿元,重仓思源电气(1161.87万股)与光环新网(1198.53万股),对思源电气加仓351.20万股[4] - 摩根大通证券持有71只A股,为覆盖个股最多机构,总市值28.85亿元,新进55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对中国西电持仓从5682万股大幅升至1.30亿股,市值达8.77亿元[4] -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持有55只A股,总市值22.21亿元,持仓覆盖TMT、医药、先进制造、材料等多赛道,偏好中小市值成长股[5] - 高盛集团持有19只股票,总市值7.71亿元,重仓盛屯矿业、汇金股份与锌业股份等资源与化工类标的[5] 外资共识股与行业聚焦 - 成飞集成被阿布达比投资局、瑞银、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共同持有,总持仓市值超1.32亿元[7] - 创新医疗获四家外资青睐,法国巴黎银行持仓3716.69万元,巴克莱银行、摩根大通与摩根士丹利分别持有2680.13万元、1623.67万元与1621.30万元[7] - 联环药业被6家QFII机构同时持有,累计市值超1.3亿元,星网宇达被五家外资机构共同持有[7] - 外资共识股广泛分布于先进制造、医疗健康、TMT及军工材料等行业,具备中小市值、成长性明确等特征[8]
金属新材料板块10月23日跌1.41%,新莱福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3 16:14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3日金属新材料板块整体下跌1.41%,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22%,深证成指上涨0.22%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新莱福领跌,跌幅为6.95%,安泰科技下跌5.39% [2] - 部分个股逆势上涨,中洲特材上涨3.21%,天力复合上涨0.93%,铂科新材上涨0.92% [1] 个股交易情况 - 安泰科技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为215.17万手,成交额达44.03亿元 [2] - 中洲特材成交量60.47万手,成交额13.61亿元,涨幅居前 [1] - 铂科新材成交额6.24亿元,股价上涨0.92% [1] 资金流向分析 - 金属新材料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态势,净流出金额为6.9亿元 [2] - 散户资金大幅净流入6.6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276.03万元 [2] - 个股资金流向差异显著,铂科新材主力资金净流入3166.72万元,净占比5.07% [3] - 斯瑞新材主力资金净流入2254.15万元,净占比高达9.38% [3] - 中洲特材主力资金净流出3186.56万元,但游资净流入1275.38万元 [3]
QFII最新重仓股曝光!买入这些股票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12:46
QFII持仓总体情况 - 截至10月22日,已有37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73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QFII身影 [1] - QFII合计持股数量达3.73亿股,持股市值为86.94亿元(以三季度末收盘价计算) [1] - QFII在三季度新进成为3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并对另外21只个股进行了增持 [1] QFII重仓个股(按持仓市值) - QFII对思源电气的持仓市值最高,达12.67亿元 [1][2] - 对中国西电的持仓市值为8.77亿元,位列第二 [1][2] - 对海大集团的持仓市值为7.66亿元,位列第三 [1][2] - 其他持仓市值较高的个股包括铂科新材(6.07亿元)、中材科技(4.99亿元)和中策橡胶(4.62亿元) [2] QFII增持个股 - QFII三季度对21只股票持股数量增加 [3] - 增持股数最多的是中国西电,获加仓7285.11万股 [3][4] - 星网宇达获加仓699.80万股,思源电气获加仓351.20万股 [3][4] - 海大集团也获增持344.17万股 [4] QFII行业配置 - QFII对电力设备行业持仓市值最高,达24.27亿元 [1][6] - 对农林牧渔行业持仓市值为14.26亿元 [1][6] - 对机械设备行业持仓市值为8.56亿元 [6] - 持仓市值较高的行业还包括有色金属(6.40亿元)和汽车(5.59亿元) [6] 主要QFII机构持仓 - 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仓市值最高,为20.38亿元,涉及16只个股 [6][8] - 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持仓市值为15.34亿元,涉及30只个股 [6][8] -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持仓市值为11.89亿元,涉及25只个股 [6][8] QFII重仓个股(按持股数量) - QFII持股数量最多的个股是中国西电,持股1.2967亿股 [8][10] - 承德露露持股2839.43万股,高能环境持股1982.17万股 [8][10] - 持股数量前十的个股还包括中材科技(1466.70万股)和海大集团(1201.85万股) [10]
聚焦新质生产力!外资巨头QFII与北向资金三季度持仓路线图曝光
环球网· 2025-10-23 11:38
外资布局A股概况 - QFII与北向资金在第三季度共同加仓11只A股,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1] - QFII在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增持11股,合计持仓市值达62.71亿元[1] - 在QFII新进或增持的29只个股中,有11只同时获得北向资金加仓[3] 外资投资偏好与行业分布 - QFII投资偏好清晰指向科技成长股,如锂电池、商业航天、芯片等领域[1] - 两大外资共同加仓的个股中,电力设备行业数量最多,尤其是电网设备细分领域[3] - 外资布局时不仅看重赛道前景,也对公司基本面进行严格筛选,超七成QFII重仓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8股业绩翻倍[4] 重点加仓个股案例 - 铂科新材、大族数控、中材科技成为焦点,北向资金对其持股数量环比增长均超过400%[3] - 以铂科新材为例,获得北向资金868.82%的环比增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3] 市场背景与驱动因素 - 外资涌入与我国电网建设持续加速背景高度契合,国家电网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已超4200亿元[3] - 国际顶级投行看多中国股市,预计到2027年底中国主要股指有望上涨约30%[3] - QFII与北向资金的同步增持体现了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前景和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看好[4]
QFII三季度持仓情况出炉:重仓思源电气等,布局新质生产力
证券时报· 2025-10-23 08:14
QFII持仓概况 - QFII在三季度共出现在37只A股的前十大股东中,合计持仓市值达62.71亿元,其中13只个股持仓市值超过1亿元 [5] - QFII三季度新进重仓18只个股,增持11只,减持8只 [5] - QFII重仓股中,有25只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另有1只扭亏为盈,业绩报喜比例超过70% [9] 重点持仓个股分析 - 思源电气是QFII持仓市值最高的个股,达12.67亿元,摩根士丹利在三季度增持后成为其第五大流通股东 [1][5] - 中国西电获QFII增持128.21%,持仓数量达1.30亿股,期末持仓市值为8.77亿元 [1][2] - 海大集团获QFII增持40.13%,持仓数量为0.12亿股,期末持仓市值为7.66亿元 [1][2] - 星网宇达获QFII大幅增持384.97%,持仓数量为0.09亿股,期末持仓市值为2.01亿元,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盈利0.54亿元,环比同比均扭亏 [1][9] QFII新进重仓股 - 新进重仓股中,铂科新材、中材科技、中策橡胶的期末持股市值居前,分别为6.07亿元、4.99亿元和4.62亿元 [5] - 铂科新材主要产品包括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及芯片电感等磁元件,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8] - 新进或增持个股重点覆盖锂电池、商业航天、芯片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例如中材科技(锂电池)、天银机电和星网宇达(商业航天)、联芸科技和铂科新材(芯片) [5] 外资共同看好个股 - 有11只个股在三季度同时获得QFII和北向资金加仓 [2][8] - 铂科新材、大族数控、中材科技获得北向资金持股数量环比增长超400%,且均为QFII新进重仓股,北向资金对铂科新材持股量环比增长高达868.82% [2][8] - 共同加仓股中,电力设备行业个股数量最多,共3只,包括中国西电、神马电力和思源电气,均属于电网设备细分领域 [8] 行业与宏观背景 - 中国股市第三季度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上涨超12%,深证成指涨幅近30% [4] - 海外资金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高盛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 [4][6] - 电网建设持续加速,国家电网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2025年全年投资规模有望突破6500亿元 [8]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永鼎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29亿元,同比增长474.3%,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对联营企业东昌投资的权益法投资收益达3.17亿元 [9] - 星网宇达研发的光纤、MEMS等系列化惯性导航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检测、智能交通、机器人、无人采煤机等多个场景 [9] - 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个股中,永鼎股份、光庭信息、圣农发展等8只个股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9]
QFII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 大举布局新质生产力板块
证券时报· 2025-10-23 01:52
中国股市表现及驱动因素 - 第三季度上证指数上涨超12%,深证成指涨幅近30% [1] - 上涨受益于中国经济强劲韧性、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及消费市场企稳回升 [1] - 海外资金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 [1] QFII持仓概况及变动 - 截至10月22日,37只股票三季报前十大股东中出现QFII,合计持仓市值62.71亿元,其中13股持仓市值超1亿元 [2] - QFII在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增持11股,减持8股 [2] - 新进重仓股中铂科新材、中材科技、中策橡胶期末持股市值居前,分别为6.07亿元、4.99亿元、4.62亿元 [2] - 摩根士丹利第三季度增持思源电气,期末持股市值达12.67亿元 [2] QFII重点投资领域 - QFII持续青睐科技股,新进或增持股重点覆盖锂电池、商业航天、芯片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2] - 锂电池板块关注中材科技、北纬科技,商业航天板块关注天银机电、星网宇达,芯片板块关注联芸科技、铂科新材 [2] 外资机构观点 - 高盛预计中国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主要由12%的趋势性盈利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 [3] - 高盛判断基于政策窗口开启、经济加速增长、市场低估值及海外资金再配置四大理由 [3]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是大势所趋 [3] QFII与北向资金共同加仓 - 11只股票在三季度同时获得QFII和北向资金加仓,其中铂科新材、大族数控、中材科技获北向资金持股数量环比增长超400% [4] - 北向资金对铂科新材持股量环比增长868.82%,使其成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东 [4] - 共同加仓股中电力设备行业数量最多,有3只,包括中国西电、神马电力、思源电气 [4] 电网设备行业投资 - 电网设备细分领域公司获外资加仓,今年以来中国电网建设持续加速 [4] - 国家电网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2025年全年投资规模有望突破6500亿元 [4] QFII重仓股业绩表现 - 37只QFII重仓股中,25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星网宇达扭亏,整体报喜比例超70% [5] - 净利润同比增长个股中,永鼎股份、光庭信息、圣农发展等8股实现同比翻倍 [5] - 星网宇达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38亿元,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0.54亿元,环比同比均扭亏 [5] 重点公司业务动态 - 星网宇达IMU产品可运用于民用领域,其光纤、MEMS等惯性导航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检测、智能交通、机器人等领域 [6] - 永鼎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474.3%,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对联营企业东昌投资的权益法投资收益达3.17亿元 [6]
QFII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大举布局新质生产力板块
证券时报· 2025-10-23 01:23
中国股市表现与外资配置 - 第三季度上证指数上涨超12%,深证成指涨幅近30% [1] - 海外资金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 [1] - 高盛预计中国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主要由12%的趋势性盈利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 [3] QFII持仓概况 - 截至10月22日,37只股票三季报前十大股东中出现QFII,合计持仓市值达62.71亿元,其中13股持仓市值超1亿元 [2] - QFII在三季度新进重仓18股,增持11股,减持8股 [2] - 新进重仓股中,铂科新材、中材科技、中策橡胶的期末持股市值居前,分别为6.07亿元、4.99亿元、4.62亿元 [2] QFII重点投资领域 - QFII持续青睐科技股,新进或增持个股重点覆盖锂电池、商业航天、芯片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2] - 锂电池板块关注中材科技、北纬科技,商业航天板块关注天银机电、星网宇达,芯片板块关注联芸科技、铂科新材 [2] 外资机构观点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有望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理由包括政策窗口开启、经济加速增长、低估值和海外资金再配置 [3] - 摩根士丹利指出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股票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进一步增持是大势所趋 [3] QFII与北向资金共同动向 - QFII新进或增持个股中,有11股同样获得北向资金加仓,铂科新材、大族数控、中材科技获北向资金持股量环比增长超400% [4] - 北向资金对铂科新材持股量环比增长868.82%,使其成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东 [4] - 两大外资共同加仓股中,电力设备行业数量最多,有3只,包括中国西电、神马电力、思源电气 [4] 电网设备行业投资 - 电网设备领域个股受外资青睐,今年以来中国电网建设加速 [4] - 国家电网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2025年全年投资规模有望突破6500亿元 [4] QFII重仓股业绩表现 - 37只QFII重仓股中,25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另有1股扭亏,整体报喜比例超70% [5] - 净利润同比增长个股中,永鼎股份、光庭信息、圣农发展等8股实现同比翻倍 [5] 重点公司业绩亮点 - 星网宇达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38亿元,第三季度单季为0.54亿元,环比、同比均扭亏,盈利能力大幅增长 [6] - 星网宇达的惯性导航产品应用于铁路检测、智能交通、机器人、无人采煤机等多个领域 [6] - 永鼎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474.3%,主要因对联营企业东昌投资的权益法投资收益达3.17亿元 [6]
铂科新材20251022
2025-10-22 22:56
纪要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铂科新材 [1] * 行业:光伏行业 新能源车行业 芯片电感(AI服务器电源、通信电源) HVDC系统 合金软磁材料 [2][4][6][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整体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4亿元 同比增长2.1% 环比下降约7.8% [3] *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增长1% 环比下降约10%-13% [2][3] * 公司今年1-9月份营收13亿元 同比增长约6% 净利润2.93亿元 同比增长约2.25% [3] 分业务板块表现 * 光伏磁芯业务受抢装退坡影响 第三季度环比下滑约15% 营收占比为41%-42% [2][3][4] * 芯片电感业务表现亮眼 第三季度营收约1.1亿元 环比增长16% 营收占比约22% [2][3][7] * 芯片电感模组部分逐步起量 占比从30%-40%预计提升至第四季度的50%-60% [2][7] * 粉芯业务占总营收74%-75% 磁粉业务第三季度营收1600万至1700万元 [3][7] * 车桩领域营收占比约11% UPS领域占5-6% 通讯领域占7% 空调领域占比降至1%-2% [3][4][6] 未来展望与增长动力 * 芯片电感业务第四季度在手订单约1.5亿元 预计环比增长30%左右 [2][8] * 公司预计芯片电感业务今年收入有望增长60%以上 [14] * 光伏业务第四季度环比预计上升 但能否回到第二季度水平需看实际需求 [15] * 明年粉芯业务增长点主要来自新能源车、充电桩、AI服务器电源等 总体预计至少10%以上保底增速 有望达到20% [16] * 海外新能源车客户预计明年开始大批量交货 一台车价值约100元人民币 [4][21] * 海外AI芯片龙头企业的模块化电感方案成为未来趋势 将显著提升公司销售收入占比 [24] 技术优势与产品进展 * HVDC系统电源升级(400伏到800伏)对材料要求更高 公司通过材料优化提高效率并减少体积 使产品更具竞争优势 [11] * 垂直供电模式提升功率电感价值量 公司正在开发十几个新料号 但初期效率和良率未达预期 [2][13] * 公司在通信电源、服务器二次电源等领域已有项目进入小批量交货阶段 [11] * 在国内汽车市场 公司产品在800伏高压平台上占据主导位置 [29]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新能源车业务毛利率比光伏高5-10个百分点 [4][17] * 公司减少低毛利空调产品生产 将产能转移至高端产品 空调产品毛利从以前20%上升至30%左右 [4][22][23] * 芯片电感新产品由于初期效率不高 利润水平暂时未达预期 但随着生产线稳定 良品率和生产效率将提升 [18] * 2024年以前交付的摩托车产品毛利率保持在50%到60%之间 目前新料号毛利率约50% [18] 其他重要内容 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第四季度将有新租厂房产能逐步释放 [8][14] * 新建厂房预计11月完工 明年第二季度开始投产 将贡献主要产量 [14] * 公司通过租赁厂房快速投产满足短期需求 新建厂房面积约五六万平方米 应能满足未来一两年需求 [28] 市场竞争与风险 * 模块化方案要求工密度更高 公司因自制粉末而具备优势 尚未感受到实际批量交付带来的竞争压力 [25] * 新产品复杂度增加 短期内毛利率和净利率可能承受压力 但中长期公司竞争力将显著增强 [13] * 低端车型价格下降导致供应链材料降价 公司减少低价市场份额 集中资源在技术要求高且竞争少的领域 [29] 研发与投入 * 今年是研发投入大年 新研发成果将在明年显现 并带来重大收入变化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