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测电子20250424
300567精测电子(300567)2025-04-25 10:44

纪要涉及的公司 精测电子(文档中可能存在笔误,多处提及“晶测电子”,推测为“精测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收 25.01 亿元,同比增长 5.59%;净利润 -9760 万元,同比下降 165.02%;总资产 100.76 亿元,较期初增长 9.27%;净资产 34.01 亿元,较期初减少 6.52% [4]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 60.09 亿元,同比增长 64.92%;净利润 3760 万元,同比增长 336.06% [4] 2. 净利润下滑原因 - 受全球经济和行业周期性影响,显示和新能源领域面临挑战,显示领域预估亏损约 1 亿元,新能源领域亏损约 8900 万元 [2][6] 3.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 年研发投入 7.31 亿元,同比增长 10.78%,占营收 28.48%;半导体领域投入 3.58 亿元,同比增长 32.76%;显示检测领域投入 3.15 亿元,同比增长 4.23%;新能源领域投入 5735 万元,同比下降 34.33% [2][7] - 2025 年第一季度整体研发投入 15.18 亿元,同比增长 11.40%;半导体领域 7.64 亿元,同比增长 32.31%;显示领域 6.24 亿元,同比下降 1.94%;新能源领域 1.30 亿元,同比下降 12.56% [7] 4. 在手订单情况 - 截至报告披露日,在手订单总额 28.44 亿元;半导体领域 16.68 亿元;显示领域 7.64 亿元;新能源领域 4.12 亿元 [2][8] 5. 各业务板块毛利率表现 - 2024 年显示业务毛利率 38.36%,同比下降约 9 个百分点;半导体业务毛利率 45.75%;新能源业务毛利率 30.81%,同比下降约 5.35 个百分点 [2][9] - 2025 年第一季度显示业务毛利率 41.38%;半导体业务毛利率 48.64%;新能源业务毛利率 28.45% [9] 6. 各业务板块具体情况 - 显示业务:2024 年销售收入 15.00 亿元,同比下降 8.98%;2025 年平板显示逐渐走出周期底部,OLED 技术成熟应用场景销售占比逐增;在 VR/AR 领域构建全制程检测解决方案,获全球头部客户独家订单 [10] - 半导体业务:2024 年销售收入 7.68 亿元,同比增长 94.65%,占整体营收 29.94%;形成前道制程、先进封装及后道检测全领域量测技术产品布局;子公司武汉金宏 ATE 测试设备已批量交付,晶圆外观检测设备和探针卡相关产品实现量产;上海新测前道量测设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5][12] - 新能源业务:2024 年销售收入 1.67 亿元,同比下降 30.71%;主要生产锂电池生产检测设备,与中芯国际加深合作;研发投入 5735 万元,同比下降 34.38% [14] 7. 未来发展重点 - 加大半导体领域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加快半导体新能源设备产品突破和产业化 [5][15] - 积极寻求优势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半导体、新能源测试技术及应用发展 [5][15] - 优化业务结构,聚焦半导体板块 [15] 8. 2025 年订单和产品发展趋势 - 对半导体订单情况乐观,北京、合肥和深圳商务沟通进展顺利,国内大型厂商认可产品需求 [15] - 膜厚测量电子束是主力,行报量测预计获较好订单;2024 年底交付的新音响设备预计 2025 年贡献显著增量 [16] 9. 其他业务情况 - 封测段 FOPLP 玻璃机及晶圆相关外观检和线路检 2025 年处于客户应用范围拓展及新产品适配更高精度研发阶段,一季度已有部分收入确认,下半年也将有部分确认 [17] - AR 和 VR 领域 2024 年开始出货,2025 年部分大客户量产设备开始交付,国内市场有重复订单和海外大客户转移到量产阶段的设备交付需求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14 纳米先进制程工艺节点的明场检测设备主要用于 M0、M1、FIN 层以及 SG 等关键层 [20] 2. 目前在手订单和收入确认中的先进制程占比不算特别高,预计 2025 年先进制程在收入确认和订单中的比例将显著提高 [20] 3. 半导体订单中膜厚、OSD 和电子束产品各占 20% - 25%,未来新产品如行末两侧及明场检测产品收入占比将明显提升;半导体前道两侧毛利率约在 50%左右浮动,受当期确认收入产品类型影响较大 [21] 4. 方正机械当前面板订单中 OLED 占比超过一半,8.6 代线相关订单正在陆续签订和获取,今年整体毛利率预计将持续修复 [24] 5. 显示领域受关税影响主要涉及电子先进制程高精度芯片,公司与供应商和客户积极协商沟通,影响相对受控 [26] 6. 从设备交付到实现量产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调试验证主要包括设备在客户量产环境下的功能对接及稳定性调试,以及针对客户每个步骤、每一层不同特性的检测功能验证 [32] 7. 当前整个前道工艺检测设备的国产化率仍然非常低,尤其是在先进制程领域,但未来几年半导体前道检测领域将有很大机会,国产化设备将获得政策支持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