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Marker Therapeutics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临床进展 - Phase II AML试验:公司在推进Phase II AML试验上取得显著进展,MT - 401在安全导入期展现出良好安全性,无严重不良事件(SAEs)和神经毒性,一名有可测量残留疾病(MRD)的患者治疗后转为MRD阴性[4][5][6]。 - 试验设计:计划招募约180名患者,120名在辅助组,60名在活跃疾病组(包括复发患者和移植后MRD阳性患者),主要终点为辅助组的复发再生存和活跃疾病组的完全缓解及缓解持续时间[10]。 - 安全导入期结果:6名患者参与,3名用旧试剂产品治疗,3名用新试剂产品治疗,无剂量限制性毒性,MRD阳性患者转为MRD阴性,其他患者无客观反应[11][12]。 2. T细胞制造工艺改进 - 新制造工艺优势:新制造工艺可在9天内生产出更有效力的产品,增强肿瘤杀伤能力,抗原特异性是之前的4倍,杀伤能力至少提高4倍,还能减少体外培养时间,提高生产通量[7][30][32][33]。 - 临床应用计划:将在Phase II AML试验中使用新制造工艺,完成队列4和5(分别使用3亿个细胞)后,重新开放辅助组和活跃疾病组的招募[34][35]。 3. 产品线扩展 - 新临床试验计划:计划在年底前提交MT - 601的研究性新药申请(IND),并于2023年在胰腺癌、淋巴瘤等适应症开展临床试验,还将开展首个使用现成产品(off - the - shelf)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试验,并扩展到其他适应症[8][43][44]。 - 现成产品优势:简化的制造工艺可提前生成细胞库库存,能在约72小时内为患者提供治疗,具有成本效益和产品扩展性[37][39][40]。 4. 2022年计划 - 制造工艺实施:近期将新的9天制造工艺全面应用于当前的AML研究,计划在第三季度完成新制造工艺的剂量递增队列,并在第四季度无缝过渡到二期患者的招募[45]。 - 数据读出:上半年提供目前使用18天工艺治疗患者的更多顶线数据[46]。 - IND工作:今年建立现成产品项目的细胞库,并完成胰腺癌、淋巴瘤和现成产品研究的IND启用工作,预计在第四季度提交IND申请[4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患者特征:安全导入期患者中位年龄52岁,经过多种前期治疗,供体包括匹配相关、匹配无关和单倍体相合供体,患者有多种基因突变和异常[13]。 2. 免疫监测数据:MT - 401输注后观察到抗原特异性T细胞频率与疾病负担呈负相关,出现表位扩展现象,T细胞浸润肿瘤与疾病负担呈负相关,体内特定αβTCR克隆扩增[18][19][20]。 3. 问题与解答 - 产品属性差异:目前对产品的表征显示,有反应的MRD阳性患者与无反应患者所接受产品无独特或不同之处[51]。 - 抗白血病活性:5名复发患者无客观反应,未提及是否有原始细胞计数减少[52]。 - 试验暂停与重启:目前试验主要部分暂停,集中精力进行队列4和5(新制造工艺,剂量为1 - 2亿个细胞),完成后重新开放辅助组和活跃疾病组[53]。 - 制造工艺成本:新制造工艺减少干预次数,将对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包括设施使用、时间和人员成本[59]。 - 抗原表达差异:将对其他患者进行类似水平的表征,以了解不同患者群体的抗原表达差异[60]。 - Baylor试验更新:目前Baylor试验无进一步更新,公司将继续与Baylor沟通,同时推进MT - 601在胰腺癌中的研究[63]。 - 剂量提升:对2亿个细胞剂量及更高剂量感兴趣,但在了解制造工艺改进的疗效特征前会谨慎调整剂量[68][69]。 - 预处理考虑:鉴于MRD阳性患者的表位扩展现象,目前不考虑添加预处理,担心会消除该现象[71]。 - 患者选择:目前数据有限,无法确定特定的目标患者群体,需更多患者数据来明确[79][80]。 - 制造工艺细节:因知识产权原因,无法详细透露制造工艺中使用的培养基和细胞因子,但已获得FDA批准,使用的材料来自多个GMP级供应商[89][90]。
Marker Therapeutics (MRKR)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