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神农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从 30 多亿元增长到 50 多亿元,净利润 6.87 亿元,资产负债率约 27%;养殖业务贡献主要利润 6.9 亿元,饲料业务盈利 500 万元,食品业务盈利 300 万元,其他板块亏损 1000 万元 [2][3] - 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 2.28 亿元,养殖业务贡献 2.13 亿元,其余业务盈利 1500 万元,资产负债率略升至 28% [2][3] 2. 成本控制 - 2025 年一季度完全成本降至 12.4 元/公斤,目标是年内降至 12 元以下,主要驱动因素是饲料成本降低 [2][5] - 成本下降还得益于种猪基因改良、提升猪群健康度、满负荷运营新建猪场和饲料厂、优化原料采购等措施,以及规模扩张带来的费用摊销降低和 PSY 水平提升 [5] 3. 仔猪和商品猪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断奶仔猪平均成本约 270 元,售价 500 多元/头,盈利可观;预计二季度仔猪销量将下降 [2][6] - 商品猪一季度完全成本 12.4 元/公斤,售价接近 15 元/公斤,盈利约 200 - 300 元/头 [2] 4. 产能规划 - 计划年底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 16 万头,已储备 500 万头产能所需土地,并开始储备 1000 万头产能的土地 [2][7] - 目标是 2027 年实现 500 万头以上出栏,2030 年达到 1000 万头出栏 [2][7][8] 5. 养殖模式 - 坚持轻资产模式,不再建设自有产能;未来 500 万头出栏目标中,自养比例可能仅占 10%左右 [4][16] - 目前专注育肥阶段代养,由公司饲养母猪并提供仔猪苗给代养户,2030 年前基本不考虑母猪单独代养 [20] 6. 区域规划 - 云南将承担 300 多万头养殖任务,广东和广西合计约 100 多万头;今年计划出栏 320 - 350 万头,两广地区约 100 多万头,其余 200 多万头在云南 [9] - 两广原料优势明显,但代养费较高;云南代养场新建且规模大,两广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9] 7. 资金状况和开支 - 2021 - 2024 年资本开支均在 10 亿元左右,2025 年一季度末资金状况是近年来最好的 [10] - 坚持轻资产路线,不会显著增加资本开支,总体开支均衡;考虑股东回报,计划进行股利分配,今年年报暂不分配利润,未来可能完成融资后进行中期利润分配 [11][12] 8. 业务板块盈利改善 - 2025 年一季度食品板块恢复正常水平,通过调整和减少深加工亏损,实现盈利改善 [13] - 2025 年屠宰业务已恢复正常水平,有一定盈利能力;食品板块深加工业务拖累效应逐渐减小,预计今年仍亏损约 1000 万元,但整体盈利能力比 2024 年显著提升 [20] 9. 价格走势 - 2025 年饲料原材料价格总体波动不大,猪价不会太差,仍有机会实现盈利 [4][24] 10. 激励计划 - 公司回购股份主要用于股权激励,今年希望通过股权激励促进管理和员工积极性,具体实施时间未确定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出栏体重:2025 年一季度平均出栏体重为 123 公斤,预计全年维持在 123 - 125 公斤之间 [4][19] 2. 代养费:云南代养费约 200 元,广东广西地区代养费约 250 元 [4][18] 3. 成本细项指标:从 6 公斤断奶到 125 公斤育肥阶段,最新成本约 12 元,三项费用约 7 毛钱,饲料成本约 6.5 元,仔猪成本约 2.7 元,人工费用约 1.6 - 1.7 元,其余动保及其他费用不到 5 毛钱;料比 2.45,断奶仔猪成本 270 元/头,育肥阶段成活率在 95%以上,母猪断奶期间成活率在 90%左右 [17] 4. 仔猪价格上涨原因:2025 年一季度仔猪价格高,原因包括市场预判低价导致母猪调控及生产计划调整、饲料外销量下降使小规模养殖户退出市场、部分饲料厂抓猪苗养猪、PED 较为严重影响供求关系 [15][16] 5. 屠宰端开工率:2024 年经营策略激进导致坏账和管理人员调整,但整体生产经营和屠宰量稳定;2023 年屠宰量约 170 多万头,2025 年预计无大变化,屠宰板块具备稳定盈利能力 [21][22]
神农集团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