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制药行业 公司:成都先导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5%,国内业务同比上升 7%,海外市场增速 10% - 17%,归母净利润和扣非显著提升,经营性净现金流 2024 年同比上升 3%,预计 2025 年保持 60%以上增长[3] - 全球收入占比有韧性,美国市场占比约 40%,欧洲增速达 34%左右,国内业务从上市时不到 5%增长到 16%左右,日韩市场占比约 6%,客户结构多样化[2][3] 核心技术平台 - 拥有药物发现与开发、核酸平台、蛋白降解机制、化学和生物技术服务四大核心技术平台,药物发现与开发占比接近 50%,核酸平台 2024 年收入达 5000 万,占总收入超 10%,蛋白降解机制板块在特殊配体及商业转换有突破,化学和生物技术服务板块通过自动化设备提高效率[2][4][5] 客户拓展 - 真实发生业务合作的客户数量从 2022 年 200 多家增长到 2024 年超 500 家,潜在商业线索客户超 2000 家[2][7] 销售业务表现 - 2024 年销售业务整体毛利率保持 75%左右,FBDD 板块毛利率显著提升,TPD 板块毛利率接近 40%[2][10][11][12]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 15% - 20%区间,受集团营收体量变大及外部环境影响[2][14] IP 转让 - 2024 - 2025 年转让超 1100 个带活性化合物实体,IP 数量超 110 个,为客户筛选覆盖 53 类靶点,总计超 700 个全球挑战性靶点[2][15] 项目进展 - HG146 实体瘤项目进入临床二期,2024 年底入组首例病人,目前接近 10 人,计划 12 个月内完成近 40 例病人入组[16] - L17 炎症项目 3918 小分子抑制剂进入第二代探索阶段,已确认 PCC 阶段[17] AI 应用 - AI 在药物发现领域应用潜力大,可用于靶点识别、分子生成和设计等,但受数据质量、模型黑箱和监管政策限制,公司有丰富化学编码库数据和紧密合作企业,预计未来几年稳步增长[18][19] 技术平台建设 - 建设基于 AI 加 DMTA 全自动化分子优化能力平台,2024 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预计 2025 年有更多反馈应用到项目中,还提出 DEL 技术加 AI 加机器学习的分子发现平台并推出 Halo 平台[2][18] 并购协同 - 收购海纳医药基于产业链延伸、增加国内业务收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和获取数据资产等考虑,海纳医药有经验和数据资产,与公司有协同效应[4][30][31][32] - 2020 年并购 Verdant Min,2024 年扭亏为盈,维持独立运营模式,通过先导赋能产生协同效应,预计今年持续收入和盈利增长[26] 毛利率提升 - 2025 年第一季度毛利率提升因 Venus 项目获里程碑收入和新自动化合成技术提高效率,未来延续取决于提升化学合成库、优化流程等措施[34] 研发重点 - 围绕核心和新兴平台持续改善、投资和建设,如戴尔技术平台迭代库,关注新兴分子领域,完善 OBT 核酸平台,投入早期新药管线建设,规划支持海外客户需求[35][36] 平台收入与规划 - ProGen 平台 2025 年收入约 2000 万元,采取发现 E3 连接酶配体、用于商业合作、关注分子胶领域等策略[37] 应对贸易摩擦 - 在新加坡建设编码库能力,满足海外客户需求[39] 平台应用 - DMAT 平台 2024 年产生收入覆盖基本投资,生物学高通量平台 2025 年 1 月系统调试完成,预计今年产生商业收入并大规模推广,未来一两年规模化应用[40] AI 分析 - 基于 DEL 库进行 AI 分析,从大语言模型转向 SMILES 或图形建模,尝试 3D 模型,结合内部和外部数据优化模型[41] 联盟进展 - DEL 科技库联盟早期工作基本完成,2025 年交付五六个库反响良好,正讨论下一阶段库设计,成员有定制库计划带来业务增长[42] 业绩展望 - 2025 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有明显变化,基于历史趋势对业务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有信心,关税问题恶化可能影响业绩[43][44] 政策影响 - 美国《降低通胀法案》改革可能促使药企调整小分子布局,目前小分子发现询问数量提升,长期趋势需观察[44] 业务发展 - 核心业务稳定增长,新兴业务成业绩贡献者,新药项目稳步推进,响应国家金融政策通过外延发展提升能力和业绩、降低风险[45][46][4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英国子公司 BenevolentAI 与成都先导协同效应从 2024 年显现,OBT 平台实现递送分子商业化项目突破,Viralytics FBDD SBDD 项目收到里程碑成果[6] - 服务和云服务两个新上线平台处于转换过程,希望 2025 年能力显著提升[13] - IDD 小分子一站式服务受市场环境影响,近两年未过多拓展,按进度推进现有订单[9] - 高通量化合物库管理平台已用于商业项目,每月生成上万种化合物,高通量生物学评价平台可独立运行产生收入,2025 年希望实现具体商业收入[22] - 化合物筛选模型研究表明开放门模型培训的模型在预测分子对靶点作用方面准确率最高,活性分布最佳,公司大型数据库有显著优势[25] - 成都团队业务逐渐恢复,若提前完成预公告并购将带来额外业绩增长[27] - 美国 FDA 逐步取消动物实验使海外小型 Biotech 公司早期药物开发热情度提升[27][28] - 3R 原则指动物实验中尽量取代、减少和精细化实验动物使用,FDA 强化其应用方向,业务交流询问增加[29] - BioAge 项目若进入临床公司将获里程碑收入,还有重要疾病靶点项目将进入下一里程碑阶段,与辉瑞二期合作研发进入公众视野[33][34]
成都先导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