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rotara Therapeutics (TARA)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Protara Therapeutics(TARA) - 行业:生物医药行业,专注于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NMIBC)治疗药物研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产品优势 - 独特免疫激活机制:TAR - two不仅能激活其他获批或实验性免疫疗法激活的特定细胞因子,还能激活更广泛的免疫谱,为持久抗肿瘤反应提供生物学基础[9]。 - 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多数不良事件为1级且短暂,无3级或更高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无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常见不良事件与细菌免疫增强的典型反应一致[16]。 - 使用便捷:通过导管进行两次15分钟的简单给药,无需特殊处理要求,护士和使用者无需改变行为,与卡介苗(BCG)相比更易被接受[7][32]。 - 临床数据支持:在ADVANCE - two临床试验中,TAR - two在BCG无反应和BCG初治患者队列中均显示出良好的完全缓解(CR)率和持久反应[7][12][15]。 临床数据 - BCG无反应队列:截至2025年4月16日数据截止,5例关键患者中,TAR - two在任何时间的CR率为100%,6个月时为100%,9个月时为80%,12个月时为67%。目前有17例患者入组,包括12例尚未达到3个月首次疗效评估的患者以及正在筛选的患者[12]。 - BCG初治队列:21例可评估患者中,TAR - two在任何时间的CR率为76%,6个月和9个月时均为63%,12个月时为43%。超过80%的患者在6至9个月维持完全缓解,100%的患者在9至12个月维持CR[15]。 未来规划 - 持续推进临床试验:计划在BCG无反应队列年底进行下一次数据更新,有望在2025年底获得25例BCG无反应患者的6个月结果;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分享BCG初治患者群体注册路径的反馈[13][19]。 - 探索新治疗方案:完成了系统给药的非临床工作,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启动两个额外队列(C和D)的试验;今年晚些时候将宣布联合治疗工作,且与已获批或临床研究中的药物无重叠毒性[46][4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患者招募情况:美国学术中心的IRB和癌症委员会审批时间长的问题得到解决,推动了患者招募;全球扩张至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增加了患者来源[25][26][27]。 - 患者基线特征:BCG无反应队列中有患者经过多种治疗失败,包括BCG、Jemdosi、pembrolizumab和最近获批的NMIDC单药治疗;BCG初治队列中多数患者有化疗史,很少有首次诊断的BCG初治患者[39][42]。 - 再诱导治疗情况:再诱导治疗后患者能进入缓解状态并保持持久反应,多数患者在3个月时因残留CIS需要再诱导,再诱导为额外的三次给药,所有接受再诱导的患者至少有肿瘤视觉消退[53][62][63]。 - 与竞争对手比较:不同注册研究在时间点、活检要求、患者定义等方面差异大,直接比较困难;预计随着纳入更多伴发乳头状瘤患者,TAR - two的反应率可能下降,但仍有竞争力[67][69]。 - 对Pfizer研究的看法:仍在消化Pfizer的CREST研究数据,若ICI + BCG在初治患者中获批,可能成为FDA在考虑TAR - two初治研究时的合理对照[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