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rst Solar(FSL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1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95美元,低于指引区间下限,主要因Q1销售中预计国际产品占比高于美国产品 [5] - Q1净销售额为8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减少7亿美元,因Q1模块销售数量季节性减少 [39][40] - Q1毛利率为41%,高于上一季度的37%,主要因美国工厂销售模块占比提高,符合45X税收抵免条件,但仍低于预测 [40][41] - Q1运营收入为2.21亿美元,非运营收入净支出为400万美元,税收支出为800万美元 [43] - Q1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受限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总额为9亿美元,较去年年底减少9亿美元 [44] - 2025年全年净销售额指引为45 - 55亿美元,毛利率预计为19.6 - 24.7亿美元,运营收入预计为14.5 - 20亿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指引范围为12.5 - 17.5美元 [57][59][6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模块销售业务 - Q1模块销售2.9吉瓦,其中美国国内生产1.75吉瓦 [39] - 预计2025年全年模块销售15.5 - 19.3吉瓦,美国生产销售9.5 - 9.8吉瓦,国际销售有调整 [53][55] 合同业务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同积压总量为68.5吉瓦,总价值205亿美元;Q1确认销售2.9吉瓦,新增净预订0.5吉瓦,季度末合同积压为66.1吉瓦,总价值198亿美元;截至目前,总积压增至66.3吉瓦 [35] - 约32.5吉瓦的合同量有调整项,若全部实现,2026 - 2028年预计额外产生约6亿美元收入 [36] - 总潜在预订管道强劲,达81吉瓦,较上一季度增加约0.7吉瓦,中晚期预订机会增至23.7吉瓦 [3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美国市场 - 美国太阳能需求长期前景强劲,92%的美国互联队列由可再生能源组成,太阳能是新增发电最快形式 [28] 印度市场 - 印度市场中晚期预订机会增加,主要因PM Kusum计划需求增长,该计划旨在到2026年3月增加约30吉瓦太阳能容量 [37][3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继续推进美国国内产能扩张,阿拉巴马工厂持续爬坡,路易斯安那工厂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商业运营,2026年美国铭牌制造产能将超14吉瓦 [6][7] - 鉴于新关税制度,计划将印度工厂业务从出口美国转向印度国内市场,同时评估优化马来西亚和越南工厂生产 [15][16] 行业竞争 - 公司是美国唯一有规模的光伏制造商,年底将成为唯一在美国三个州拥有完全垂直整合太阳能制造业务的公司,具有独特竞争优势 [18][19] - 行业面临中国晶体硅供应链不公平和非法贸易行为挑战,公司呼吁加强美国贸易法执行和产业政策支持 [20][3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近期预算和解进程和新关税制度带来短期不确定性,但从长远看,政治和贸易环境对公司仍有利 [7][8] - 尽管面临短期挑战,美国太阳能需求长期前景强劲,公司有能力利用自身独特优势满足需求 [17][3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完成CURE技术模块有限商业生产运行,并在商业和现场测试点部署,初始数据显示该技术达到预期增强能源配置效果 [6] - 公司参与的Solar 3案有最终结果,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东南亚四国征收大量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2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自关税实施以来,与客户的预订对话情况、能否产生预订以及模块近期表现和客户恢复平稳交付时间 - 预订方面,客户咨询增多,但因预算和解对IRA的潜在影响,国内模块定价动态不明,公司需保持耐心;Series 7模块第三方报告验证了根本原因和纠正措施,部分客户和解协议在推进;对于客户反馈的Series 6模块问题,公司将按保修义务处理;由于项目层面不确定性增加,预计客户交付速度和节奏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改善 [68][70][75] 问题2: 本季度指导中销量下降的原因、剩余销量中美工厂和国际工厂的占比以及对税收抵免转移时机和第三方资本需求的策略是否改变 - 销量下降主要因关税影响,高端假设10%关税持续全年,减少700兆瓦国际销量;低端假设7月9日后恢复特定国家互惠关税,马来西亚和越南工厂下半年停止向美国发货;美国制造销量不变,为9.5 - 9.8吉瓦,印度总销量不变,为3 - 3.9吉瓦,但更多将在印度国内销售;现金指导范围下调,资本支出范围扩大;未出售2025年税收抵免,将继续评估销售可能性,有10亿美元循环信贷额度可用于管理辖区现金 [83][84][90] 问题3: 若马来西亚和越南最终关税为30%、20%、10%,如何处理相关资产以及与12吉瓦相关的存款情况 - 处理资产需等待预算和解后明确政策环境,可能将资产带回美国重新部署,或在马来西亚、越南进行前端加工,在美国进行后端加工;理论上与12吉瓦相关的约3亿美元收入对应的存款约3000万美元可能有风险,但很多客户希望保留合同,且公司有能力供应的国内合同可灵活调整 [103][107][108] 问题4: 指导高端中包含东南亚1.8吉瓦的策略、若10%关税维持,对马来西亚和越南的6吉瓦产品的计划、美国过剩模块精加工产能情况以及匹配美国和东南亚精加工产能的时间和成本 - 指导高端假设10%关税,目前财务数据假设关税由公司承担,但会与客户协商;有部分库存产品在关税生效前进入美国,会与客户讨论关税影响;2026年情况尚不确定;今年已完成约三分之二的精加工,会根据客户需求评估是否扩大;若决定增加精加工产能,顺利情况下需9 - 12个月,取决于预算和解进程 [113][114][118] 问题5: 相对于66吉瓦积压订单,12吉瓦之外的订单重新定价风险以及12吉瓦内采用精加工线是否会重新评估合同条款 - 剩余约54吉瓦订单主要是美国国内产品,无重新定价风险;12吉瓦订单的处理取决于与客户的对话,若越南关税降低,可能与客户达成更高平均销售价格和交付要求的结果;目前不确定工厂是否继续运营,需与客户协商并明确IRA政策后确定 [122][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