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一重能20250429
三一重能三一重能(SH:688349)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风电行业 - 公司:三一重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发展情况 - 政策支持:2024 年多项政策推动农村分散式风电、老旧风机改造、西北和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等,如国家能源局印发方案大纲、国务院发布意见、颁布新能源法等;2025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 1136 号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营造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加快建设沙漠风电新能源基地和发展海上风电[3] - 市场规模:2024 年全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 79.34GW,同比增长 4.53%,累计装机量 521GW,同比增长 18%;全国风电发电量 991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1.9%;国内公开市场中标量达 164.22GW,同比增加超 50%;全球风能理事会预测未来复合增长率 8.8%,2025 - 2030 年总装机量达 981GW,海上业务占比提升至 17.5%[3][4] - 价格与盈利:行业招标价格上涨,大兆瓦风机表现良好,预计主机厂商毛利率 2026 年大幅修复;136 号文出台后,风力发电站投资开发整体收益下降,主机厂商为平衡收益需提高主机价格;今年友商整体探底,明年因海上和海外项目毛利高预计盈利水平改善[3][13][22][24] - 市场趋势:行业向高质量发展,业主更关注风机全生命周期质量和度电成本,投标厂家数量减少,预计未来整机厂商维持在五六家;国内风机平均价格每千瓦 1500 元,今年上半年能满足盈利需求,未来价格有上浮空间,下降可能性小[21][23][26] 三一重能经营情况 - 财务指标:2024 年营收 177.92 亿元,同比增长 19.1%;归母净利润 18.12 亿元,同比下降 9.7%;扣非后净利润与 2023 年基本持平;总资产 414.03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 -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 1.5 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3.83%;综合毛利率 16.9%,同比提升 3.28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 10.13%,同比下降 1.89 个百分点;销售回款率显著高于 2023 年,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总体保持较高质量[2][5] -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2024 年研发费用 7.77 亿元,占营收 4.37%;在陆上、海上及海外机型方面取得突破,完成 131 米叶片下线及 15 - 16 兆瓦双馈发电机设计开发,35 兆瓦级六自由度整机试验平台投入运行[2][6] - 市场拓展:2024 年新增装机容量 9.15GW,同比增长 23.5%,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10.52%;新增订单超 20GW,在手订单超 24GW;海上订单实现突破,中标广东揭阳石碑山 200MW 项目和河北建投祥云岛 250MW 项目;海外市场新签项目近 2GW,中亚地区获取吉瓦级绿地项目开发权并签署购电协议,东南欧地区获取百兆瓦级项目开发权;2025 年一季度中标量比去年同期增加接近 100%,预计海外市场显著增长[2][7][10] - 绿色转型:通过发电设备实现发电量约 1358 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7287 万吨;发布《三一重能气候行动白皮书》,获 Equator 银牌认证,韶山叶片生产基地获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认证[2][8] - 未来计划: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加强营销能力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实现全面提质降本;深化国际布局,提高订单规模和品牌影响力;践行数字化与低碳化战略[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存货情况:2025 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货规模 70 亿元,较期初增加 18 亿元,主要为应对后续交付压力备货,包括 5 亿元风场建设产品、5 亿元原材料和产成品、2 亿元再制品[20] - 风机出货与电站转让:2025 年风机出货量预计 20 吉瓦以上,风场出售计划 1 吉瓦以上;2024 年转让 700 兆瓦风场,单千瓦盈利较好,2025 年预计单千瓦盈利略有下降但仍不错[29][31] - 机型占比:2025 年行业平均交付容量约 7.5 兆瓦左右,8 - 10 兆瓦机型占比约 40% - 50%,预计 2026 年占比达 60% - 65%[32][33] - 在建电站:截至 2025 年底,公司在建电站规模 2.66 吉瓦,计划投产 1.5 吉瓦[35] - 费用率:2024 年公司期间费率 10.13%,同比下降 1.89 个百分点,2025 年预计全年期间费用率较去年明显下降[36] - 海上风电:2025 年新增海上风电订单目标 1GW 以上,目前已有 450MW 订单,重点关注山东、江苏、广东和辽宁等省份,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海上产品制造基地[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