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财年第二季度非GAAP收入为108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为2.85美元,均高于指引中点 [4][20] - QTL收入为13亿美元,EBITDA利润率为70%,与去年同期持平,略低于指引中点 [20] - QCT收入为95亿美元,EBT利润率为30%,收入处于指引高端 [20] - 预计第三财季收入在99亿 - 107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在2.6 - 2.8美元 [22] - 预计QTL收入约与去年同期持平,收入在11.5亿 - 13.5亿美元,EBT利润率在67% - 71% [22] - 预计QCT收入在87亿 - 93亿美元,EBT利润率在28% - 30%,中点反映同比约12%的收入增长 [23] - 预计非GAAP运营费用约为22.5亿美元 [23] - 2025财年上半年收入和非GAAP每股收益分别同比增长17% - 21% [23] - 公司将2025财年资本回报目标提高到自由现金流的100%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芯片组业务 - 收入95亿美元,受手机、汽车和物联网业务推动,均超收入预期 [4] 手机业务 - QCT手机收入同比增长12%至69亿美元,得益于高端安卓手机出货量增加 [21] - 预计QCT手机收入同比增长约10%,受安卓业务增长驱动 [23] 物联网业务 - QCT物联网收入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受连接、处理和AI技术产品需求推动 [21] - 预计QCT物联网收入同比增长约15% [23] 汽车业务 - QCT汽车收入为9.59亿美元,同比增长59%,因新车型搭载骁龙数字底盘平台增加了内容 [21] - 预计QCT汽车收入同比增长约20% [23] 授权业务 - 收入13亿美元,需求持续扩大 [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骁龙PC在零售美国和欧洲前五大国家售价超600美元的Windows笔记本中约占9%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推动下一代AI智能手机发展,到2029财年将非手机业务收入增长至220亿美元 [5] - 公司在移动领域推出x85 4G平台,为安卓生态系统带来连接领先地位,支持5G先进功能,将于下半年在手机、汽车和物联网产品中发货 [7][10] - 公司在PC领域努力实现到2019财年收入达4亿美元的目标,推动新OEM设计、拓展市场和渠道、进入企业市场并增加原生应用生态系统 [12] - 公司在XR领域有信心到2029财年实现2亿美元的收入目标,智能眼镜因AI获得规模增长 [15] - 公司在汽车领域有望实现2029财年收入8亿美元的目标,本季度获得30个新设计,包括5个ADAS项目 [15] - 公司在工业物联网领域有信心实现到2019财年收入4亿美元的目标,完成两项战略收购,与Palantir合作推动工业智能发展 [16][17] - 公司在边缘网络领域推出基于x85的Dragonwing固定无线接入Gen 4 Elite平台 [19] -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未变,与三星关系稳定,在中国市场与联发科竞争,高端市场扩大 [72][7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和贸易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技术路线图强大,在多个行业具有相关性,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5][91] - 公司将密切关注全球贸易格局对业务需求的影响,根据当前关税情况制定指引,并持续监测潜在变化 [2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第二季度向股东返还27亿美元,包括9.38亿美元股息和17亿美元股票回购 [2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手机市场指引的假设、关税相关拉货情况及大客户订单模式变化 - 公司表示指引反映了当前对关税财务影响的评估,目前未看到重大直接影响,供应链多元化有助于应对关税挑战,未看到客户重大拉货情况,订单模式合理一致 [30][31] 问题2: 华为专利授权谈判的更新情况 - 目前没有更新,讨论仍在进行中 [34] 问题3: IoT业务本季度超预期的驱动因素及是否有需求提前拉动情况 - IoT业务本季度同比增长27%,在消费、网络和工业领域均有增长,最大增长贡献来自工业领域,得益于技术组合在市场从微控制器向微处理器和AI过渡中的应用,公司对长期预测有信心 [38][39] 问题4: 公司并购策略及收购对现有和新增终端市场的影响 - 公司此前通过收购打造汽车业务,下一步重点是增强IoT领域特别是工业领域,收购Edge Impulse和Focus AI是为了构建软件平台,未来可能继续通过此类收购增强平台 [42][43] 问题5: 除宏观因素外,第三季度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以及如何评估中国业务,是否有客户转向MediaTek - 第四季度主要受宏观环境影响,QCT中安卓、汽车和物联网业务预计有正常季节性变化,预计2025年秋季苹果产品业务份额降至约70%;公司在中国业务地位稳固,产品独特且与客户全球目标相关,在上海车展有新合作和设计订单,未看到在中国市场的设计牵引力放缓迹象 [46][47][49] 问题6: 芯片组毛利率在Q2下降、Q3预计上升的原因 - 主要是各层级和细分市场的产品组合变化导致,整体毛利率趋势符合预期,无新信息 [53] 问题7: 关税的间接影响及市场假设 - 目前未看到重大直接影响,有较小直接影响和需求的轻微变化已反映在数据中,但不影响指引方向;间接影响难以预测,公司正在密切关注 [56] 问题8: 汽车业务的增长驱动因素、ADAS何时成为增长类别及对多年预测有信心的原因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数字座舱和计算内容增加、ADAS业务发展,本季度宣布了5个新的ADAS设计;汽车市场正在数字化转型,公司所处领域增长显著,渗透率和硅含量都在增加 [58][59][60] 问题9: 手机业务增长的中国市场和大客户情况、补贴细节及需求可持续性 - 中国市场补贴使3月总销量符合预期,高端手机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客户份额增加,这是公司业绩和指引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且这种趋势已持续多年 [64][65] 问题10: PC业务在IoT中的增长情况及低价产品利润率情况 - 公司在PC业务上从高端开始布局,已推出四个平台覆盖至600美元的PC,预计2026年有100款设备商业化,目前有超85个设计订单,移植了1400款游戏和750个原生应用,在3月美国和欧洲前五大市场售价超600美元的Windows设备中约占9%份额,有信心实现到2019财年12%的份额目标 [66][67][68] 问题11: 高端市场竞争压力及CSS设计对业务的威胁 -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未变,与三星关系稳定,份额从50%提升到约75%并签订多年协议;在中国市场与联发科竞争,高端市场扩大,市场足够容纳两家公司 [72][73][74] 问题12: 为何AI在移动领域能提升ASP,未来产品是否仍有此关联 - 在手机领域,AI发展处于类似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过渡阶段,新功能先由OEM和OS提供商开发,未来第三方开发者加入将带来规模增长,AI推动NPU内容增加和ASP提升,公司投资于在不影响电池寿命的情况下提供更多NPU性能;在PC领域,公司因笔记本性能优势获得设计订单,PC AI处于起步阶段,随着SaaS公司竞争压力增加和小模型发展,NPU将发挥更大作用,公司对其发展持乐观态度并进行投资 [78][79][81] 问题13: 美国客户市场份额下降对运营费用和利润率结构的影响 - 公司运营费用策略是保持现有规模,将投资从手机业务转移到汽车、PC、XR和工业物联网等新领域,同时保持手机业务领先地位;随着苹果收入下降,公司乐观认为既定目标能替代这部分收入,从整体损益表来看处于有利位置 [86][87] 问题14: 提高自由现金流返还股东比例的原因 - 公司过去几年现金流强劲,现金余额增长,鉴于当前股价,有机会利用现金余额增加回购,同时保持并购的战略灵活性,这与投资者日制定的框架一致 [89]
Qualcomm(QCOM)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