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olby Laboratories(DLB)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3.7亿美元,处于指引区间中点,同比增长1%;许可收入3.46亿美元,同比增长2%;产品和服务收入2400万美元,略低于指引中点,同比下降10% [17] - 第二季度非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1.34美元,同比增长5%,处于指引高端 [19] - 第二季度经营现金流1.75亿美元,季度末现金和投资为7亿美元;回购3500万美元普通股,回购计划授权剩余约3.52亿美元;宣布每股0.33美元股息,较去年增长10% [19] - 调整全年营收范围至13.1 - 13.8亿美元,此前为13.3 - 13.9亿美元;预计全年许可收入在12.1 - 12.8亿美元,非GAAP运营费用在7.6 - 7.75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在3.88 - 4.03美元 [6][25] - 第三季度营收预计在2900 - 3200万美元,其中许可收入在2650 - 2950万美元;非GAAP毛利率约88%;非GAAP运营费用预计在1900 - 2000万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预计在0.62 - 0.77美元 [24][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广播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1%,PC营收同比增长17%;全年预计移动和其他市场强劲增长,广播和PC业务持平,消费电子业务下降中个位数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约25%的消费设备许可收入来自美国市场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关注长期增长驱动因素,与内容创作者、分销商和OEM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为全球更多人带来杜比体验 [7] - 汽车业务方面,继续满足提升车内娱乐体验的需求,与保时捷、凯迪拉克等车企合作,推动杜比全景声和杜比视界技术应用 [8] - 移动业务专注将杜比全景声和杜比视界体验融入智能手机内容消费场景,拓展杜比视界在安卓设备生态系统的应用,与小红书、快手等平台合作 [9][10] - 客厅和电视生态系统业务持续将杜比技术应用于更多内容和设备,如超级碗和NCAA锦标赛采用杜比全景声和杜比视界 [11] - 影院业务与AMC合作在美国新增40家杜比影院,今年在印度影院引入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 [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缺乏通常的可见度,当前评估显示可能面临轻微逆风,但情况可能迅速变化 [6] - 若贸易协议取得进展、宏观环境更加明朗,营收可能处于调整后范围的中高端;若不确定性持续或加剧,营收可能处于中低端 [7] - 公司财务基础坚实,成功应对过艰难时期,业务模式具有韧性,全球收入基础多元化,合作伙伴关系深厚,毛利率高,资产负债表健康 [17][2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讨论包含前瞻性陈述,受宏观经济、供应链、关税、通胀、消费者支出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与陈述存在重大差异 [3] - 讨论涉及非GAAP财务指标,GAAP与非GAAP财务指标的对账可在财报新闻稿和投资者关系网站的互动分析师中心获取 [4] - 大多数许可收入基于设备出货量,特许权使用费报告通常滞后约一个季度 [22] - 移动业务最低销量承诺集中度较高,对近期设备出货量变化的敏感度低于广播、PC或消费电子市场 [22] - 汽车业务处于早期阶段,目前大部分收入来自非美国OEM向非美国市场的出货 [2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低关税地区的OEM合作伙伴增加产能的能力如何? - 不同终端市场情况不同,以电视制造为例,墨西哥是最大制造地,一般享受免税待遇,中国占比约10%;整体而言,目前预计会有轻微逆风,但情况可能随发展而迅速改变 [28][29][30] 问题2: 25%的美国市场销售数据是指什么? - 约25%的消费设备许可收入来自美国市场 [23][32][33] 问题3: 经济环境的噪音是否影响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业务推进? - 公司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汽车业务尤其如此,如保时捷、凯迪拉克等车企的合作进展顺利 [36][37] 问题4: 若经济环境持续恶化,下半年运营费用是否会调整? - 鉴于不确定性,公司专注于长期价值驱动因素,不会快速改变运营计划,但会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公司一直寻求提高效率的机会 [40][41] 问题5: 汽车业务中杜比全景声音乐达到临界点的催化剂是什么? - 公司对目前的业务势头满意,每个季度都有新制造商加入,现有客户也在扩大产品线;期待进入高销量主流车型,这将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42][43] 问题6: 第二季度的“true ups”是多少? - 第二季度“true ups”约为100万美元 [45] 问题7: 汽车业务中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应用更侧重于哪些类型的车辆?产品和服务业务的关税影响如何? - 汽车业务的前三个客户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电动汽车更适合快速实施相关技术,且人们积极投资车内娱乐体验;产品和服务业务的关税影响较小,大部分产品运往非美国市场,关税税率影响不大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