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新行业(包括锂电、光伏、储能)、电梯行业 - 公司: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新旺达、伊维锂能、孚能、科达利、容百、当升、振华新材、长园理科、下屋、运能、富临、万润、龙攀、德方、安达、豫能、尚泰、中科、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股份、天合光能、德业、派能科技、固德威、锦浪科技、海思自创、阳光电源 [13][15][24][2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锂电行业 - 产量与销量: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总产量达 1,090GWh,同比增长 41%;销量 1,040GWh,同比增长 42.5%,预计全年同比增速维持在 30%左右 [2] - 出口情况:2025 年第一季度储能电池出口同比增长 32 倍达 24GWh,动力电池出口同比增长 34%达 38GWh,出口市场强劲复苏 [1][3] - 企业业绩:35 家锂电材料企业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约 2000 亿元,同比增长 10%,净利润 199 亿元,同比增长 64%,毛利率提升至 19.22%,净利润率 8.6% [1][5] - 行业盈利:锂电板块扣非净利润从 2022 年高峰下滑后,2024 年一季度回升至 140.9 亿元,同比增长 23%,环比增长 24%,二季度预期乐观 [1][6] - 周期性与贝塔效应:锂电材料周期性强于电池板块,贝塔效应更明显,高峰时电子材料收入可达 87 亿元,低谷时亏损 20 亿元,今年一季度盈利 21 亿元,同比增 11%,环比增 47% [8] - 各板块表现:结构件板块科达利一家独大,负极板块盈利改善显著,电解液、正极和隔膜板块周期性明显 [1][10] - 出货量与毛利率:新旺达和伊维锂能出货量增速高,宁德时代毛利率提升显著约 25%,单位盈利稳定约 0.11 元,各公司在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价格及毛利有差异 [13][14] - 正极材料:三元材料企业中仅容百实现 30%增长,当升因供海外市场盈利不错,其余部分公司亏损;磷酸铁锂企业增速普遍较快,富临均价高、吨净利润表现佳,运能成本控制优 [15][16] - 碳酸锂影响:碳酸锂价格下降影响相关公司经营,豫能业绩低于预期但表现仍优,富临控制成本可提升竞争力 [17] - 负极材料:尚泰和中科表现突出,一季度出货量约 7 万吨,全年预期出货量 30 万吨左右,尚泰吨净利高,中科恢复良好 [19] - ROE 表现:电池行业整体 ROE 水平较高,宁德时代保持 20%以上,八家电池企业平均 ROE 为 8.几%,结构件环节达 11.4%,负极材料 ROE 相对不错 [21] 光伏行业 - 周期性影响:光伏行业周期性明显,2024 年四季度产业链亏损严重,2025 年一季度亏损收窄,硅片亏损最严重,辅材逆变器成长性良好 [4][20] - 在建工程与产能:在建工程从 2024 年一季度的 1032 亿元降至目前 600 多亿元,固定资产维持在 4700 亿元左右,产能增速从二三十个百分点骤降至 13.1 个百分点 [22] - 企业出货量:2024 年晶科能源出货量最高为 93GW,2025 年一季度各公司出货量差距不大,同比增速变化不大 [24] 储能领域 - 企业表现:德业表现亮眼,2024 年出货量同比增长 50%,派能科技下滑 19 个百分点,固德威下滑 60 多个百分点,锦浪科技增长 20 多个百分点 [25] - 市场数据:2024 年中国储能电池销量 252GWh,同比增长 129%,出口 61GWh,同比增长 147%;2025 年一季度销量 68GWh,同比增长 219%,出口 24GWh,同比增长 33 倍 [26] - 海外市场影响:海外市场价格高,毛利率可观,如海思自创 2024 年海外毛利率达 42%,2025 年预计发货量显著提升,阳光电源预计发货量同比增速接近 90% [4][27] - 户用储能系统:德业户用储能系统价格下降,出货量显著增加,工商储备快速增长,总体表现良好 [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锂电行业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李建忠公司在建工程从 1300 多亿元降至 1200 亿元水平,固定资产维持在 4000 亿元左右,各环节有不同变化,电池自建工程因宁德时代供不应求呈向上趋势 [11][12] - 2025 年第二季度光伏行业各环节在建工程情况:硅料降幅最大,组件、逆变器几乎无再建工程,硅片和电线有一些在建工程,银浆开牌投资增多 [23]
电新板块季报总结 - 24年年报&25年Q1季报总结系列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