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里影业20250522
01060阿里影业(01060)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阿里影业(战略转型为虎鲸文娱)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战略转型:阿里影业改名为虎鲸文娱,战略重心从电影业务转向线下娱乐和演出业务,旨在让市场关注公司新定位,成为全娱乐票务平台型公司 [4][5] - 估值情况:截至最新收盘,阿里影业市值约 212 亿港币(折合人民币约 195 亿元),当前估值接近 20 倍水平,考虑转型及核心业务高增长潜力,该估值仍具吸引力 [6] - 财务表现:2024 年处理影视资产致投资亏损约 5 亿港币,加回亏损后归母净利润可达 8.8 亿港币,大麦网贡献 6.3 亿港币,IP 授权业务贡献 2 亿港币,合计占比 95% [2][8] - 发展方向:未来集中于线下演出和 IP 授权两大核心业务,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未来三年将推动公司成长 [7] - 投资价值:已成功转型为线下娱乐票务平台,主要业务高增长,不到 20 倍市盈率具有投资价值,现在是买入股票好时机 [9] - 线下演出市场 - 市场表现:疫情后持续高增长,音乐类演出票房同比 2019 年翻倍,2025 年 4 月和五一假期票房分别同比增长 42%和 70%以上,跨城观演需求占比超 60%,观众频次上升驱动未来持续增长 [2][11][12] - 未来展望:未来三年预计保持 30%以上高增长,大麦购票成功率不到 20%,5000 人以上大型演唱会未满足需求空间至少 1500 亿元 [2][13] - 大麦地位:在音乐类线下演出市场占约 80%市占率,作为一级代理与艺人经纪团队和场馆对接,有更强资源优势和合规要求 [2][19] - 佣金率差异:不同艺人票务平台佣金率差异大,顶级艺人约 3%,中腰部艺人可达 10%甚至更高,整体约 5% - 6% [20] - 运营方式:分为票务代理和演唱会主办两个方向,票务代理占据龙头地位,演唱会主办提高参与度和分账比例 [22] - IP 业务:通过阿里鱼平台进行 IP 授权,与欧美头部 IP 公司合作,以保底加佣金形式获收入,2025 年上半财年阿里鱼同比增速 40%,下半财年整体收入增长超 90% [4][23] - 业绩预期:线下演出大麦业务和 IP 运营预计保持 30%左右同比增速,2024 年归母净利润 8.8 亿元,95%利润来自这两块业务,未来三年有望继续增长 [24] - 电影业务策略:过去广撒网多捞鱼,现采取保守策略,控制成本投入,释放储备项目,票务平台淘票票市占率 20%,凤凰云智市占率 30%,预计 2025 年略有改善 [28][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政策影响:政府对线下演出市场高度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增加演唱会密度,鼓励游客观演,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支撑供给端 [17] - 供给端增长:供给端有增长空间,需更多艺人举办巡回演唱会、增加场次,大麦与顶级场馆合作提高使用频次 [18] - 大麦娱乐战略改革:2025 年将淘票票电影票务整合到大麦平台,扩大本地演出、文旅演出和体育赛事等市场份额,打造综合性全娱乐演出票务平台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