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峰会、三大投资主题、对冲基金持仓重回中性、亚太科技、新特种销售成员
002540亚太科技(002540)2025-05-22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消费、科技、通信服务、金融、工业、汽车、大宗商品、医疗保健、媒体、半导体、房地产、耐用消费品、消费服务、制药/生物技术、高性能计算、能源、公用事业 - 公司:腾讯、网易、阿里巴巴、拼多多、吉利、好未来、美高梅中国、富途、华泰证券、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立讯精密、友邦保险、联合健康、超微电脑、应用材料公司、广达电脑、鸿海、纬创、台达电子、台积电、ACC、AE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整体情况 - MSCI中国指数过去12个月上涨19%,年初至今上涨16%,跑赢标普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但当前估值与10年平均水平持平,若要继续上涨,需提升每股收益增长预期或降低股权风险溢价[1] - 本周摩根大通中国峰会召开,参会人数超2800人,今年峰会市场情绪比去年更乐观,去年是“希望”峰会,今年关注执行[1][3] 投资主题 1. 消费:政策优先事项,企业每股收益上升 北京将提振内需列为3月全国人大首要政策目标,在全球贸易不稳定背景下经济意义重大,能改善中国供需平衡和企业盈利能力;消费企业每股收益趋势明显回升,是买入中国互联网、品牌和垂直领域被低估消费龙头的好机会[5] 2. 创新:人工智能实施 人工智能在现实业务中的应用是关键增长主题,包括实体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互联网平台应用(提高用户参与度、广告效率),大型互联网平台云业务也将因人工智能需求增长[5] 3. 中美关系:战略竞争持续 近期缓和使市场松了一口气,但紧张局势根源深于贸易和赤字,是围绕技术和地缘政治的战略竞争,地缘政治差异大,战略脱钩正在进行,投资者可能需依靠每股收益增长而非降低股权风险溢价来获取股票收益[5][7] 4. 策略观点: 通信服务升级为增持,科技降级为中性 腾讯和网易业绩强劲,通信服务因高互联网/游戏敞口被升级;科技因估值高和中国可能购买更多美国科技产品以缩小贸易逆差被降级[7] 对冲基金定位 - 定位回到中性,挤压效应将消退 宏观和CTA定位回到中性,量化和多空股票对冲基金转为看涨;摩根大通美国战术定位监测上周反弹至 -0.2z(自2015年以来的39%分位数),4周资金流向也转为中性;对冲基金杠杆大幅反弹,所有策略净杠杆升至过去5年的46%分位数和1年的53%分位数,总杠杆回到历史高位[10] - 基金为股票缓慢上涨做准备 未来许多对冲基金希望股票由大型科技股引领缓慢上涨,消费/周期性股票滞后;若继续大幅上涨,空头可能面临压力,但风险已降低[11] - 亚洲趋势:AXJ和日本均有买入 对冲基金净资金流向转正,CTA在香港净风险仍高,但在日本也转向更积极;AXJ在媒体和耐用消费品领域20天净买入资金流最强,半导体和房地产有资金流出;日本半导体和消费服务买入资金流最强,制药/生物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有资金流出[11][13] 市场动态 1. 美国隔夜市场: 标普上涨0.7%,纳斯达克上涨0.5%,美元指数因穆迪下调评级而下跌 美国股市周五延续近期涨势,标普本周上涨5.3%,市场防御性倾斜,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领涨,能源下跌;宏观方面,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较弱,美元指数因穆迪将美国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而下跌;油价上涨1%;个股方面,联合健康反弹6%,超微电脑上涨5%,应用材料公司下跌5%[16] 2. 新兴市场资金流向: 新兴市场连续第4周资金流入,由被动资金主导 上周新兴市场资金流入8.3亿美元,但低于前一周的14亿美元;ETF资金流入29亿美元,非ETF资金赎回21亿美元;地区层面,AXJ基金流入6.6亿美元,拉美基金流入3.3亿美元;国家层面,台湾流入36亿美元,韩国流入6亿美元,巴西流入加速至11亿美元,印度流入放缓至1.4亿美元,泰国流出2亿美元;年初至今新兴市场股票资金流出151亿美元[16] 3. 中国策略: 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增长7%,净利润率扩张40个基点 截至5月16日,66%的MXCN市值(468家公司)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5%,由每股销售额增长3.4%和净利润率扩张40个基点推动;MXCN 2025/2026年每股收益增长共识分别为8.3%/11.8%,与4月底持平;因人工智能采用增加,MXCN 2025年共识估计有上行风险,但对产能过剩和/或库存下行周期的行业每股收益前景更谨慎[18] 4. 台湾科技: 人工智能服务器上游建设与系统生产差距扩大 维持今年英伟达GPU模块建设预测为550万单位,但更新GPU组合以反映H200建设增加和Blackwell HGX产品组合疲软;过去六个月人工智能潜在需求有积极迹象,但上游GPU模块建设与下游GPU板/机架系统生产不匹配;因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限制和宏观前景疲软下可能更严格的云服务提供商预算,下调2026/2027年人工智能GPU出货量增长预测至10%/7%,看好人工智能中长期趋势,但承认短期风险;团队青睐有人工智能驱动内容增长的行业领导者[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邓肯·瓦格纳加入摩根大通亚太专业销售团队负责科技领域,他在亚太科技领域有超25年经验,包括在台湾的20年,今日开始工作[2] - 提供了摩根大通亚太市场策略、宏观、行业研究和国家研究各领域负责人的联系方式[21][2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