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去年公司实现约15%的收入增长,今年预计实现低至中两位数的收入增长 [4] - 公司去年收入略超20亿美元,目标是达到50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来自有机增长,包括10亿美元的房屋销售业务和5亿美元的租赁业务,另外超过10亿美元来自房地产市场复苏带来的顺风 [79][80] - 公司已实现净利润为正,并预计今年整体保持盈利 [82] - 公司目标利润率为45%,主要通过收入增长和稳定的固定成本基础来实现 [9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房屋销售业务 - 增强市场方面,到今年年底,约35%的客户将获得超级应用体验,公司希望最终将这一比例提高到75%以上 [12] - Zillow Home Loans在增强市场的采用率达到两位数 [32] - Zillow Showcase目前占所有新上市房源的约2%,当达到5% - 10%的房源时,预计将带来1.5 - 3亿美元的增量收入 [48] 租赁业务 - 公司拥有超过200万套租赁房源,是美国最大的租赁房源来源 [66] - 截至5月初,有6万家多户住宅建筑在Zillow上投放广告,高于去年第一季度末的4万家 [6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供应需求失衡问题,导致住房负担能力问题和低交易量,但一些市场如阳光地带州的房价同比下降2% - 4%,房源增加 [54][5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的住房超级应用战略旨在解决购房和售房过程中的痛点,将交易流程整合到一个一站式平台上,以提高转化率和交易量 [7] - 公司通过逐个市场推出增强市场来实现超级应用体验,重点是寻找、招募和留住优秀的代理商和贷款专员,并提供相关软件和服务 [11][12] - 公司认为Zillow Home Loans既是一项独立的优质业务,也是实现集成交易的必要组成部分,与代理商业务存在协同效应 [30][31] - 公司认为Rocket收购Redfin是集成交易战略成为房地产未来趋势的验证,行业仍有增长空间 [41][43] - 公司的租赁业务战略是组织尽可能多的租赁房源,吸引更多的多户住宅广告商,以实现10亿美元的收入目标 [64][69] - 公司在并购方面主要进行加速型和嵌入式收购,以支持现有战略,目前没有国际扩张计划 [88][9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房地产市场的负担能力问题主要是由于供应不足导致的,预计在房价下降和工资赶上之前,市场仍将面临挑战,但公司能够通过提高市场份额实现增长 [54][57] - 公司对生成式AI在消费者和专业人士方面的潜力感到兴奋,正在进行相关试点和实验,以改善搜索和交易流程 [105][106] - 公司最大的风险是自身执行能力,将专注于招聘和培训优秀人才,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 [117][11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认为监管或行业变化有助于区分优秀和普通的代理商,对公司战略有利 [97][98] - 公司发布了房源访问标准,以确保市场透明度和公平竞争,防止部分房源被限制访问 [99][10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CEO在战略和日常运营方面有何不同做法 - 公司战略保持不变,此次过渡旨在加速战略实施和公司增长,内部组织架构变化不大,对外传达的信息是战略的延续 [9][10] 问题: 增强市场的定义和服务内容 - 增强市场是指可以获得超级应用体验的地区,公司通过逐个市场寻找、招募和留住优秀的代理商和贷款专员,并提供相关软件和服务来实现这一目标,预计到今年年底,约35%的客户将获得这一体验,长期目标是75%以上 [11][12] 问题: 增强市场推出后收入增长滞后的原因 - 主要是由于代理商培训和贷款专员能力及采用率的限制,这需要时间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改变代理商的业务模式 [21][23] 问题: 2026年是否会出现收入拐点 - 公司未提及2026年的市场份额,但今年预计将有35%的客户获得增强市场体验,这将推动公司收入实现低至中两位数的增长 [26][27] 问题: 如何看待Zillow Home Loans业务 - 该业务既是一项独立的优质业务,也是实现集成交易的必要组成部分,与代理商业务存在协同效应,在增强市场的采用率达到两位数 [30][32] 问题: Zillow Home Loans的经济模式 - 公司可以通过整合服务降低客户获取成本,并利用客户终身价值实现交叉补贴,同时该业务与代理商业务存在相互促进的机制 [33][34] 问题: Zillow Home Loans和代理商业务是否存在光环效应 - 公司看到了两者之间的一些光环效应,如融资客户对代理商来说是高意向客户,而代理商也可以为Zillow Home Loans带来增量客户,同时该业务也为公司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36][37] 问题: 贷款专员和高级代理商之间的人际互动能否系统建立 - 这是推出增强市场的关键挑战,但一旦建立起来,将成为公司的持久优势,公司通过逐个市场和合作伙伴的方式来建立这种关系 [38][39] 问题: 公司与Rocket和Redfin在抵押贷款业务上的区别 - Rocket收购Redfin是集成交易战略成为房地产未来趋势的验证,行业仍有增长空间,公司和竞争对手具有不同的能力和特点 [41][43] 问题: Zillow Showcase的发展前景和目标 - 该产品是一种超级房源,通过提供3D虚拟游览和互动平面图等内容,提高房源的吸引力和销售速度,目前占所有新上市房源的约2%,目标是达到5% - 10%,预计将带来1.5 - 3亿美元的增量收入 [44][48] 问题: Zillow Showcase是否会对现有业务造成蚕食 - 公司认为该产品不会对现有业务造成蚕食,因为它是一种不同的用例和利益点,能够为代理商带来更多的房源和收入 [51] 问题: 如何解决房地产市场的当前困境 - 房地产市场的负担能力问题主要是由于供应不足导致的,预计在房价下降和工资赶上之前,市场仍将面临挑战,但一些市场已经出现了改善的迹象,公司能够通过提高市场份额实现增长 [54][57] 问题: 公司更倾向于哪种房地产市场环境 - 公司和行业都受益于更具可负担性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将推动交易量回升,从而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61][62] 问题: 租赁业务的收入机会和目标 - 公司的租赁业务战略是组织尽可能多的租赁房源,吸引更多的多户住宅广告商,目前已经取得了强劲的有机增长,预计将通过多户住宅业务的增长实现10亿美元的收入目标 [64][69] 问题: 与Redfin和Realtor的合作交易的考虑 - 公司认为这是一种广告网络分销合作关系,能够为广告商提供更多的曝光机会,为租户提供更多的房源信息,实现双赢 [73][75] 问题: 租赁业务市场份额增长的可持续性 - 公司认为租赁业务的市场份额增长是可持续的,因为公司通过组织更多的租赁房源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吸引了更多的租户和广告商,同时公司也在不断扩大合作伙伴关系 [76][77] 问题: 各项产品举措如何实现50亿美元的收入目标 - 公司预计通过增强市场的推出实现10亿美元的房屋销售业务增量收入,通过租赁业务的增长实现5亿美元的收入,另外超过10亿美元来自房地产市场复苏带来的顺风 [79][80] 问题: 房屋销售业务中各部分的贡献 - 包括代理商转化更多客户、Zillow Home Loans等服务的采用率提高以及Showcase等业务建设能力的提升 [81] 问题: 公司实现正GAAP收益的原因和未来展望 - 公司此前进行了大量投资以实现集成交易的机会,目前已经开始看到投资回报,预计将通过收入增长和固定成本控制实现更高的GAAP收益 [83][85] 问题: 并购在公司资本使用中的定位和国际扩张的可能性 - 公司在并购方面主要进行加速型和嵌入式收购,以支持现有战略,目前没有国际扩张计划,将专注于美国市场的交易份额增长 [88][92] 问题: 公司当前利润率目标的实现方式 - 主要通过收入增长和稳定的固定成本基础来实现,同时在EBITDA费用和SBC方面也将获得杠杆效应 [93] 问题: 行业佣金率变化对公司的影响 - 公司与行业前20%的优质代理商合作,未受到明显影响,反而认为监管或行业变化有助于区分优秀和普通的代理商,对公司战略有利 [95][98] 问题: 公司对明确合作政策的决策原因 - 公司发布房源访问标准是为了确保市场透明度和公平竞争,防止部分房源被限制访问,这有助于执行现有的MLS规则,促进代理商之间的合作 [99][100] 问题: 公司如何应对互联网搜索和生成式AI的发展 - 公司对生成式AI在消费者和专业人士方面的潜力感到兴奋,正在进行相关试点和实验,以改善搜索和交易流程,同时认为技术的发展将提升代理商的价值 [105][110] 问题: 公司是否在内部研发中部署了生成式AI - 公司已经要求所有团队探索和创新,并在工程、产品设计和共享服务等部门看到了生成式AI的有效应用 [111] 问题: 公司如何确保在未来房地产信息市场中的竞争力 - 公司认为MLS数据集只是生成和训练更好的房地产体验所需数据的一小部分,公司将致力于构建更好的交易体验,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15][116] 问题: 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和跟踪的指标 - 公司最大的风险是自身执行能力,将专注于招聘和培训优秀人才,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目前没有特定的跟踪指标 [117][119] 问题: 公司如何分配时间、资源和精力到不同的增长机会 - 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对所有增长机会一视同仁,但领导团队会根据业务的成熟度曲线分配不同的团队资源,如增强市场的推广已经进入规模化阶段,而Showcase仍处于创新和成熟阶段 [120][121]
Zillow Group(Z)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