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rtiva Biotherapeutics (ARTV)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Ativa Biotherapeutics [1] - 行业:生物科技、细胞疗法、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肿瘤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发展与项目情况 - Ativa Biotherapeutics成立约五年,是韩国公司GC Cell的分拆公司,拥有高度可扩展的NK细胞生成工艺,最初专注肿瘤学,现有三项自身免疫试验和两项肿瘤学项目 [3] - 公司在两项肿瘤试验中评估产品,一项是NHL试验,使用RNK细胞与利妥昔单抗联合;另一项是霍奇金淋巴瘤试验,与Affimed合作使用CD30靶向生物制剂。公司的主要资产AlloNK是非基因改造的NK细胞,与靶向疗法结合可实现高细胞毒性 [4] - 公司原计划今年上半年公布L1K的初始数据,现推迟至2026年上半年,原因是患者异质性导致少量患者数据无法准确反映信号,需更多患者和随访时间来获得可解释的结果。公司计划年底公布可跨适应症汇总的数据集,包括安全性和转化标志物,并宣布主要适应症,2026年上半年公布该主要适应症的初始疗效 [6][8][9] 临床研究学习与经验 - 患者选择很重要,年轻患者对治疗反应更有优势,因为疾病不仅涉及炎症,还与器官系统受损程度和再生能力有关。现实世界中的患者比学术研究中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更高、异质性更强,随着产品安全性的建立,应收紧纳入标准 [11][13][15] - 确定主要适应症有助于后续向投资者说明各适应症的成功标准。评估指标包括B细胞耗竭、安全性和疗效,疗效因适应症而异。如在狼疮性肾炎中,可参考奥滨尤妥珠单抗的完全肾脏反应,追求无类固醇且副作用小的相似或更好疗效;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关注对多种机制耐药患者的反应 [17][20][21] 患者招募与试验情况 - 进入临床时,AutoCAR T是先行者,公司不能仅依赖AutoCAR T中心,应利用自身疗法的安全优势拓展至非CAR T中心。患者招募需多个试验点,公司产品的安全优势得到FDA认可,如最近试验无患者分期和住院要求 [23][25][26] - 公司开展的社区环境研究者发起试验(IIT)显示,社区风湿科医生可在门诊治疗患者,这一方式可行,增强了公司对该方法被社区场所接受的信心 [27] 剂量方案与反馈 - 临床试验设计中,患者接受两剂单克隆抗体和三剂LONK,初始单克隆抗体剂量在第一剂L1K之前注射,整个疗程持续20天。这种给药方案是借鉴AutoCAR T经验,通过每周注射LONK三次,在三周内联合单克隆抗体和NK细胞耗竭B细胞。研究中心的反馈未提及 [28][29] 淋巴耗竭策略 - 淋巴耗竭目前不被视为主要限制,公司采用CyFlu是为追求最佳疗效和可被门诊患者接受的耐受性。虽然有公司试图消除淋巴耗竭,但最终需综合考虑产品疗效、安全性和不同疗法的比较。公司尚未测试无CyFlu的情况,目前致力于追求最佳疗效 [31][32][33] 单克隆抗体选择 - 选择利妥昔单抗是为了在产品首次获批时减少监管摩擦,因为利妥昔单抗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适应症中获批,有大量临床数据,便于明确单克隆抗体和细胞的各自贡献 [36][37] 靶点与组合策略 - 公司可利用NK细胞与不同单克隆抗体结合,无需工程改造即可靶向不同B细胞区室或联合靶向。目前从CD20开始探索,未来会适时公布更多单克隆抗体计划,以利用可与不同抗体合作的优势构建管线 [35][39] 监管路径预期 - 密切关注AutoCAR T公司与FDA的对话,QIVERNA、Caballetta、Autolus等公司与FDA的交流令人鼓舞。随着适应症规模增大,监管路径将基于安全性和疗效与标准治疗的差异。公司认为可能会有更接近肿瘤学的范式,加速批准机会有限,但AutoCAR T显示出的强信号令人期待 [40][41][4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的AlloNK是冷冻保存、现货供应的,在床边解冻后可进行5 - 10分钟的静脉推注 [30] - 公司提到CD19 + BCMA AutoCAR T的有趣数据,但也指出BCMA可能带来更多IVIG需求和感染风险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