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Prelude Therapeutics (PRLD)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SMARCA2降解剂相关 - 关键特性:降解II可实现选择性和效力,带来更宽治疗指数,避免脱靶毒性[1] - IV与口服制剂对比:IV制剂先进入临床,为新途径提供概念验证;口服制剂更方便,可每日靶向SMARK A2,可能提高活性;二者互补,若口服制剂赶上,需考虑最佳部署方式[2][3][16][17] - IV制剂(PRT - 3789) - 剂量选择:按斐波那契数列缓慢递增剂量,最终选择500每平方米(剂量水平9),并非因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停止,而是综合数据认为此剂量效益最大[5][6] - 疗效数据:早期在多种肿瘤类型中观察疗效,聚焦上消化道和非小细胞肺癌;在较高剂量水平客观缓解率约23%,高于预期(预期肺癌患者总体缓解率5% - 10%,多西他赛最佳缓解率15%)[8][10][11] - 下一步计划:年底报告所选剂量的完整数据集,包括疗效和活性;报告约10 - 15例特定人群(功能丧失的肺癌和上消化道癌)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的数据[12] - 口服制剂 - 关键特性和挑战:选择基于cereblon的降解剂配体,设计仅泛素化SMARCA2而非SMARCA4的分子是挑战;实现口服生物利用度也是挑战,但每日口服给药有机会实现预期药理学和靶点结合[18][19][20] - 开发进度:处于剂量递增阶段,60毫克接近DC50;若安全概况良好,年底可选择剂量并决定注册路径[23] - 患者群体:聚焦功能丧失的肺癌和上消化道癌患者,积累大量相关数据集[24] - 剂量选择:分子安全性良好,无累积毒性,预计无需大量剂量减少[25][26] - 注册计划:虽未与卫生当局讨论,但生物标志物选择的人群可能适合单臂加速批准途径[27] - 联合治疗策略 - 免疫治疗:临床前研究显示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可增加T细胞参与,使冷肿瘤变热;IV制剂有相关联合研究正在进行[28][29] - 化疗:认为与化疗联合有协同活性[29] - 目标人群:自然进展是针对一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该人群无其他可靶向的共突变,无进展生存期仅2.7个月[30] Cat 6降解剂相关 - 作用机制和目标肿瘤类型:Cat 6是表观遗传靶点,聚焦ER阳性乳腺癌;临床前研究显示选择性靶向A可减少对骨髓的影响,降低关键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7][38] - 降解剂优势:可设计对A高度选择性的降解剂;临床前证明仅降解A就有与双重抑制剂相似或更好的活性;降解剂基于蛋白质再生速度,在靶点剂量和浓度方面更灵活[42][43] - 下一步计划:有良好的临床前概念验证和有吸引力的分子,若资金允许,明年某个时间推进到研究性新药申请(IND)[45] ADC管线相关 - 进入ADC领域的原因:结合内部开发的降解剂技术,将无法全身耐受的降解剂直接递送至肿瘤,利用肿瘤特异性靶向无法靶向的途径;与Absella合作,拓展市场覆盖范围[47][48] 现金状况 公司现金头寸为1.03亿美元,可维持到2026年第二季度,涵盖Smarka IV、口服制剂、CAT6项目及与Absella的合作等活动[5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计划根据IV制剂的经验和口服制剂的进展,决定优先开发哪种制剂[33] - 公司在设计基于cereblon的分子时,通过VHL + 技术确定特定赖氨酸,解决了仅泛素化SMARCA2而非SMARCA4的问题[20]
Prelude Therapeutics (PRLD)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