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专家系列 - 应用专家
宁德时代宁德时代(SZ:300750)2025-06-11 23: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无人机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固态电池技术[1][2][3] - 公司包括大疆、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厦门新能、1MOTO、三星、宁德时代、丰田、上汽、广汽、比亚迪、蔚来、戴尔、苹果等[1][2][3][4][5][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无人机电池技术 - 无人机电芯正从钴酸锂转向高镍材料和硅碳负极,能量密度提升至250-300Wh/kg(高镍)和350Wh/kg(半固态)[1][4] -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450Wh/kg,全固态达500-550Wh/kg,续航提升约20%[1][4] - 大疆目标能量密度350Wh/kg,低温性能保持率90%以上,续航50分钟至1小时[1][4] - 1MOTO与三星合作开发半固态技术,能量密度350Wh/kg,重量降低8%-10%,热失控风险降低80%-90%[1][6] - 农业无人机电量需求30-40Ah,消费类无人机3-5Ah[18] 商业化与成本 - 半固态技术研发周期约两年,预计2026年Q2实现低空飞行领域商业化[10][12] - 固态电池成本为液态锂电池1.5倍,预计2026年底降至1.2-1.5倍[12][13] - 液态锂电池占无人机pack成本75%-80%,小型无人机电池包成本占整机2%-3%[15] - 下游可接受1.2-1.3倍价格区间,1.6倍可能影响推广[15][16] 应用场景 - 农业和植保无人机偏向换电模式,消费类无人机多采用充电模式[8] - 商用无人机(ToB)对续航和循环次数要求高,对成本不敏感;消费类无人机(ToC)对成本敏感[2][17] - 特种场景如极低温环境,全固态电池可避免液态电解液冻结[5] 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 - 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半固态电池小批量验证完成并规模化交付,全固态电池2030年大规模商业化[2][21] - 固态电解质能量密度达450Wh/kg,整车测试验证周期2-3年[20] - 比亚迪、丰田等企业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21] 技术路线与材料 - 半固态分类包括聚合物和无机陶瓷,凝胶态为聚合物加添加剂[22] - 硅碳负极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成本比石墨高约50%[25] - 正极材料以高镍三元为主,负极材料包括锂金属和硅碳负极[22][24] 其他重要内容 - 无人机行业对成本降低接受度较好,可接受20%-30%成本增加[16] - 从C样品到SOP阶段需3-4个月,SOP后产品稳定需4-6个月[14] - 固态电解质价格约为液体1.5-2倍,能量密度提升30%-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