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有色金属(包括基本工业金属如铜、铝,小金属如钼、稀土、硒、铀、锑、钨等,新材料) - 公司:博迁新材、龙磁科技、东睦股份、隆基科技、虹堡、宏创控股、中福实业、天山、湖南黄金、北方稀土、中铝集团、广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有色金属牛市基础 - 核心观点:有色金属牛市由美元走弱、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新生产要素需求崛起、供给端刚性约束共同驱动[2] - 论据:当前需求集中在军工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风电、光伏、新能源车和AI算力等领域,需要更精细、更高级的材料;供给端受双碳政策、疫情影响及国际贸易摩擦,铜和铝等金属供应紧张且持续性强 小金属市场发展趋势 - 核心观点:小金属市场发展趋势强劲,价格持续上涨,具备显著投资潜力[1][3][19] - 论据:以钼为例,自2016年价格大幅攀升;稀土、硒、铀等小金属因高端制造业需求增长和供给限制,价格上涨;国家重视,中美博弈催化,战略金属稀缺性和战略价值逐步显现 新材料板块投资机会 - 核心观点:新材料板块具有强成长性,受益于第四次产业革命,有多家值得关注的公司[1][5] - 论据:博迁新材和龙磁科技在各自领域为全球领先;东睦股份在精密成型领域与华为深度绑定,业绩增长潜力大,去年收入20亿,今年预计利润7亿,明年若增长30%利润可达9亿 基本工业金属高利润原因 - 核心观点:基本工业金属如铜和铝能维持高利润,因新的生产力需求支撑和供给限制严格[1][6] - 论据:电解铝供给限制良好,利润维持较好,类似煤炭行业估值提升逻辑 各公司业务表现及前景 - 东睦公司 - 汽车领域:粉末冶金齿轮连续67年收入增长,今年一季度增速18%,得益于全球市场份额提升[7] - 消费电子领域:与华为、苹果和三星等合作,华为折叠机销量增长,预计公司消费电子收入从去年20亿增长到今年30亿,同比增长50%[8] - 机器人领域:布局盘式电机,是唯一能量产关键模组的企业,去年业务收入约1000万元,今年预计达四五千万元,实现约1000万元净利润[9] - 隆基科技:获得国际大客户AI芯片电感一供资格,标志向器件公司转型,车载电感业务逐步放量发货,为未来高速成长奠定基础[1][10] - 博迁新材:全球唯一能生产80纳米以下高端纳米粉体的企业,预计未来几年高端纳米粉体需求量增长10倍;是少数能量产光伏铜浆替代银浆的企业,无银化趋势落地将对收入和利润产生几倍级影响[11] 铜市场情况 - 供应:今年供应受多方面干扰,自由港麦克莫兰、艾芬豪、英美资源等公司产量减少,预定增量从50 - 60万吨降至20 - 30万吨[13] - 消费:今年消费整体良好,预计全年消费增长率在2.8% - 3%之间,供需平衡从10万吨过剩转向10 - 20万吨缺口;美国232商务调查导致COMEX与LME价差扩大,吸引非美区域铜流向美国,现货流动性紧张[14] - 价格走势:今年供需从过剩转为缺口,但商品价格未充分反映,预计未来几年价格重心每年上移约500美元,即人民币4000 - 5000元[17] 铝行业情况 - 需求和价格走势:今年面临光伏抢装透支未来需求问题,但1 - 5月铝消费需求已实现五个百分点增长,全球仍处于紧平衡状态;预计铝价在20000 - 21000元区间高位震荡,保证铝业公司良好业绩,不会诱发海外电解铝项目快速赶工[18] - 盈利水平:以自备电厂商虹堡为例,单吨含税利润已超过5000元,使用网电典型代表云铝含税利润达到3500元[18] 小金属板块投资机会及逻辑 - 核心观点:小金属板块具备显著投资潜力,应关注战略价值和稀缺性带来的机会[19] - 论据:战略金属商品价格中枢和权益股价中枢均有所抬高,但许多股票估值仍然较低;国家重视,中美博弈催化,反映出稀缺性和战略价值 战略金属价格回归内在价值原因 - 资源稀缺性:小金属面临更高的稀缺性和资源枯竭问题,如锑在地壳中含量仅为0.0001%,储量和品位下降[20] - 新质生产力需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必需的元素,需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单位用量不大但作用重要[20] - 新需求周期:新领域对战略金属的新生产力需求开启了新的需求周期,长期投资机会看好[20] 铀市场情况 - 供需状况:当前供需状况表现出稳定增长趋势,全球核电机组并网容量自2017年以来保持在390吉瓦左右,中国、美国等国家积极发展核电,预计到2030年铀需求稳中有增,年均增长率约为3% - 5%[21] - 供给端特点:供给集中且脆弱,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和纳米比亚分别占全球铀供应量的43%、15%和11%,未来几年难以有新的大型铀矿释放[22] - 库存情况及价格影响:天然铀库存降至历史低位,对价格调节作用减弱,价格中枢预计持续走高;海外利好因素可能提振铀金融属性,现货价格从底部65美元反弹至78美元,短期内价格仍有上涨空间[23][24] 锑市场情况 - 当前状态:目前处于触底状态,成交量减少,处于供需双弱状态,核心下跌原因包括出口问题、光伏抢装结束等[25] - 未来趋势:上涨催化因素包括出口细则落地恢复出口需求,以及八九月份旺季到来;中长期来看,锑供应偏紧确定无疑,双碳政策下光伏阻燃需求增长趋势明确,锑价上涨方向确定[25] 钼市场情况 - 当前状况及长期逻辑:自2022年以来受关注,底层逻辑是中国制造业升级,钼用于钢铁添加剂;海外钼品位下滑干扰率提升导致供给收缩,国内供应呈缓慢增长态势,长期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6] - 钼铁合金需求及钼价波动原因:钼铁合金需求增速较高,因制造业升级和材料体系升级带来产业核心化,呈现钼替代镍的趋势;今年钼价波动主要由于钢厂招标节奏变动,全年供需矛盾不突出,远期钼价取决于大型项目投产节奏,预计2028年之前无新的大规模项目投产,价格中枢会小幅抬高[27] 钨市场情况 - 供需情况:内外价差与出口管制政策密切相关,国内配额下降和海外复产不及预期导致供给紧张,刀具、军工等领域需求仍处于上升趋势[28] - 价格走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钨精矿价格可能维持较高水平[28] 稀土市场情况 - 全球格局及中国地位:中国主导全球稀土市场格局未变,占全球稀土矿开发70%,冶炼分离和稀土永磁产能超过90%集中在中国;海外加大开发力度,但形成独立产业链供应体系需更长时间;国内稀土配额增速大幅下滑,若今年增速低于10%,供需平衡表将走向紧平衡甚至短缺[29] - 稀土磁材消费增长潜力:预计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4%,人形机器人领域消费潜力巨大,一台人形机器人需要约3公斤稀土磁材,马斯克计划到2027年生产50 - 100万台人形机器人,远景目标达到亿台级别[30][31] - 板块行情阶段划分及当前交易阶段:行情分为估值提升阶段和涨价涨利润阶段,目前第一阶段交易基本完成但仍有空间,第二阶段处于初期,上涨逻辑扎实且空间更大;出口管制后海外价格暴涨将带动国内补涨[32] - 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近期国内稀土价格普遍上涨,部分标的翻倍,海外市场氧化锑和氧化镧一个月内涨幅达2 - 4倍;涨价源于产业真实需求和海外备库需求,海外高溢价将逐步传导至国内市场[33] - 政策影响:今年2月发布的稀土总量调控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升我国对稀土行业主导力,推动价格上涨,规定开采及冶炼分离仅允许国家推动组建的大型稀土集团进行持有,相关国企估值预计继续上涨,加强了对进口矿的管控能力[35] - 配额增速放缓影响:可能导致供需基本面紧张或短缺,在供给收缩和海外高溢价传导下,稀土磁材板块向上的概率和空间较大,目前处于交易第二阶段初期,未来供需反应将进一步扩大上涨空间[36] - 发展前景评估:基于战略金属定位提升估值逻辑以及基本面好转,未来涨价预期明确,预计稀土板块将迎来估值和利润双重增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37][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拥有强大的金属材料科学工程师人才储备,使东睦、隆基科技和博迁新材等企业在全球具有极强竞争力,推动了新材料行业的发展[12] - 美国232商务调查若7月中旬公布并落地,将打破当前抢运逻辑线,非美区域进入正常库存修复过程,结束逼仓行情[16]
有色(新质生产力元素)牛市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