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雷赛智能20250706
雷赛智能雷赛智能(SZ:002979)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运动控制、自动化、人形机器人 - 公司:雷赛智能 核心观点和论据 雷赛智能业务优势与市场潜力 - 优势:最早通过 PC - based 控制卡和步进系统进入市场,份额达行业前一二;2021 年向 PLC 伺服新品类延伸,形成整体解决方案,面向 3C、半导体、机床等先进制造客户;伺服系统市占率接近 5%,内资份额仅次于汇川技术;小型 PLC 国产厂商抢占外资份额,公司 2024 年 PLC 收入突破 1 亿元,今年预计维持 50%以上高速增长 [3]。 - 市场潜力:运动控制行业市场规模约 400 - 500 亿元,公司目前营收约 15 亿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 渠道升级策略及效果 - 策略:学习汇川技术建立行业线、区域线和产品线协同销售体系;引进优质品牌渠道商开拓中低端市场 [5]。 - 效果:2024 年经销收入占比快速提升至接近 50%;今年一季度自动化市场负增长后迎来小幅正增长,二季度环比预计持续改善 [5]。 股权激励对主业的影响 - 影响:2025 年 5 月新一轮股权激励落地,推动主业从今年开始加速向上,补齐销售短板后主业将进一步发展 [6]。 机器人领域发展情况 - 布局:凭借技术复用、场景卡位及渠道优势进入人形机器人电机电控环节;2023 年推出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成立子公司专注研发生产;目前产能达到 30 万台,无框电机订单去年接近 1 万台,今年目标 10 万台 [7][8]。 - 优势:无框电机和编码器与工控领域伺服编码器技术同源,可定制化开发;利用经销体系销售产品;董事长来自 MIT 机器人实验室,有技术储备及海外客户资源优势 [7]。 国内自动化市场现状与趋势 - 现状:上一轮下行周期从 2021 年中开启,到 2024 年底维持三年;今年一季度经历连续 9 个季度负增长后迎来小幅正增长 [9]。 - 趋势:受 AI 融合、低空经济、国产替代及数字化转型等因素影响,预计 2025 - 2026 年爆发 [2][9]。 国产替代和设备更新政策影响 - 影响:预计 2025 年和 2026 年对国内自动化行业产生显著影响,拉动产品需求,推动行业复苏;中期低空经济和智能产业有望爆发;长期海外市场规模是国内 3 - 4 倍,提供新增长空间 [10]。 下游行业需求增长情况 - 增长显著行业:3C 电子、半导体等领域需求增长最为显著,占公司业务比重达 40% - 50%,公司在这些领域表现优于行业 [11]。 公司各类产品情况 - 伺服系统:处于拓展期,毛利率稳定在 28%左右,2024 年营收占比达 45%,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 [11][12]。 - 步进系统:成熟产品,2024 年营收占比约 40%,毛利率稳定在 40%左右 [12]。 - 控制技术类:核心产品,技术壁垒高、客户粘性强,毛利率稳定在 65%以上,近五年营收占比稳定在 15%左右 [12]。 控制器市场格局与公司竞争优势 - 格局:新能源需求下滑和国产品牌 PLC 低价替代使公司市占率下降;中大型 PLC 仍以外资为主,小型 PLC 国产厂商性能与价格优势提升 [13]。 - 优势:在电子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市占率较高,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通过 PC base 控制器技术储备向 PLC 延伸产品线;预计 2025 年 PLC 市场恢复小幅正增长 [13]。 驱动层产品发展情况 - 步进系统:性能低、成本低,应用于成本敏感型行业,国内市场规模超 10 亿元,内资品牌占 90%以上份额 [14]。 - 伺服系统:定位精度高、动态响应快,应用于先进制造业,2024 年国内交流伺服市场规模超 200 亿元,同比下滑,预计逐渐恢复 [14]。 公司在行业下行期的韧性来源 - 产品力:形成“控制器 + 伺服 + 步进”整体解决方案矩阵,提高竞争力 [15]。 - 渠道优化:建立三线协同销售体系,引入优秀渠道商扩大销售网络,经销商数量 200 - 300 家,有提升空间 [15]。 - 管理精进:学习华为向流程型组织转变,通过股权激励彰显长期发展信心,销售与管理费用率下降,净利润显著提升;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目标净利润同比增长 30%、25%、20% [15]。 人形机器人产业情况 - 发展现状:许多企业进入赛道,国家提升至战略高度,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支持;2025 年许多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阶段 [15][16]。 - 未来趋势:预计 2026 年迎来商业化爆发 [16]。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市场情况 - 执行器:无框力矩电机用于本体旋转关节,国内大部分场景已国产替代,雷赛产品性能对标外资但成本低;空心杯电机用于灵巧手,目前以瑞士和德国厂商主导,国产厂商有望凭借价格优势抢占份额 [17]。 - 灵巧手:有连杆驱动和腱绳驱动两种方案,连杆驱动结构简单、精度高但尺寸大、重量重,腱绳驱动被认为是下一代驱动路径 [18][19]。 供应商选择及合作模式特点 - 选择类型:本体厂商自研与外部合作;初创公司直接采购;传统汽车机械厂商从购买转向自研;互联网企业定制化研发 [20]。 - 结构特点:未来供应呈哑铃式结构,应用场景多元化,中间大模型、小脑集中度高,元器件生产研发需集中 [20]。 工控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优势 - 优势:凭借伺服电机与编码器技术积累,在无框力矩电机与空心杯电机有技术优势;对客户需求理解深入,有技术与渠道复用优势;人形机器人量产达百万台时,为工控企业打开百亿元市场空间 [21]。 雷赛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的盈利预测与风险 - 盈利预测:主业今年加速向上,预计接近贡献一个亿营收,人形机器人成比例达 50%;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预期达 25% - 30%,目标市值 160 亿以上,目前尚有 20%以上上涨空间 [22]。 - 风险:制造业不景气、前沿技术研发落地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竞争加剧 [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城市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从 2024 至 2027 年逐步推进,每年筛选 30 - 35 个试点城市,全国筛选 100 个进行数字化转型 [9]。 - 马斯克计划 Optimus 机器人 2025 年量产 5,000 台,到 2030 年扩展至 50,000 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