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孚能科技20250718
孚能科技孚能科技(SH:688567)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公司 孚能科技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2024 年底建成全固态电池调试线,完成多款测试研发,进度从实验室进入中试交付阶段;预计 2025 年底广州基地建成 0.2GWh 中试线并交付 60Ah 电池,2026 年扩产至 GWh 级别 [2][3] 2. 产品路线与规划:秉持氧化物加聚合物、硫化物两条路线;氧化物加聚合物路线到第三代至四代,已装机使用,预计 2027 年落地;硫化物路线今年底建 0.2GWh 中试线生产,一代产品无电解液,能否 2027 年大批量装车取决于成本和设备投资 [4][11] 3. 产品技术优势:坚持软包封装和高镍三元加软包加叠片技术,全国软包出货第一、全球前三,产线调试和产品验证经验丰富;已开展复合聚合物加氧化物半固态路线及大量终端验证 [2] 4. 量产规划:采用“投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策略迭代产品;2025 年交付 400Wh/kg 一代产品,2026 年推 500Wh/kg 二代产品,2027 年推三代超 500Wh/kg 产品 [2][5] 5. 客户合作:与广汽、东风等合作,这些客户有望成全固态重要客户;为低空客户提供半固态产品,循环超 3000 圈,能量密度 330 - 350Wh/kg,满足高 SOC 起飞、低 SOC 降落等场景,充放电倍率 8C - 12C [2][4][20] 6. 成本情况:成本约 20 元以上,含 2022 年定增投入和近期股权转让等因素 [13] 7. SSPS 产品情况:赣州和广州基地上半年投产,约一半产能生产交货,下半年良品率和产能利用率提升;新一代设计成本和全柔性化有革命性意义;赣州基地 2024 年量产交付,广州基地今年放量,预计年底达预期;今年建固态重制线,明年底或明年中出货和盈利提升 [14] 8. 工艺选择:中试线工艺间距干法和湿法设备,以湿法为主探索干法;湿法前端似传统液体体系,干法需重新设计调试前端设备,面临等静压连续生产等问题未解决 [18][19] 9. 固态电池发展趋势:固态电池成熟后,液态、半固态、固态电池仍共存,比例或变但格局不变;电池形态由应用场景决定,储能和成本场景选液态电池,兼顾性价比安全选半固态,绝对安全高成本选固态电池 [15][17] 10. 技术领先优势:软包叠片工艺深耕多年,全国第一、全球前三,有专利布局;产线调试等与供应商合作久经验丰富;开展复合聚合物加氧化物半固态路线及大量终端验证 [10] 11. 铝塑膜情况:国产化显著提升,已完全国产化,比之前便宜 10%,与供应商合作提升性能,如冲坑深度增加,电芯厚度限制减少 [29] 其他重要内容 1. 中试线情况:设计规模 0.2GWh,年底投产交付,工艺以湿法为主探干法,用刚性膜,集流体镀镍与之前方案一致 [2][7] 2. 封装形式:固态电池不一定要软包,但软包能吸收极片膨胀,适合固固界面和极片膨胀问题,实验室验证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表现好 [9] 3. 全固态产线进展:推进氧化物和聚合物路线,100%兼容;投资硫化物路线,年底建 0.2GWh 中试线交付样品,后续扩产看投资和行业商品化属性,预计 2026 年扩至 GWh 级别量产 [18] 4. 低空产品性能:为低空客户提供产品向成熟液体体系指标靠拢,循环超 3000 圈,能量密度 330 - 350Wh/kg,满足高 SOC 起飞、低 SOC 降落等场景,充放电倍率 8C - 12C [4][20] 5. 工艺难点:干法前端设备要重新设计调试,有等静压连续生产、温度压力边界探索、材料混合一致性问题未解决 [18] 6. 半固态电池情况:所有三元产品为半固态且量产出货,应用于 EVOTO、机器人、乘用车、商用车等;车载是主要商业化导入和批量生产领域,商用车需求预计增长,EVOTO 和机器人预计未来两三年产能爆发 [33][34] 7. 铝塑膜情况:半固态和全固态铝塑膜区别不大,后续或小调整 [30] 8. 硫化物技术及供应商:探索硫化物技术匹配软包叠片工艺;使用国产硫化锂,测试显示不同生产方式对性能影响有限,暂不透露供应商信息 [35][36] 9. 固态电解质国产化:使用的硫化锂已国产化,不同生产方式对性能影响不大,适配量产需求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