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中孚实业 - 行业:电解铝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亮点 - 权益产能提升:2025 年收购豫联集团 24%股权,使电解铝权益产能增加约 12 万吨,在产能受限背景下实现增长[2][3] - 成本优化:四川省电力结算方案调整,用电成本下降;氧化铝价格下跌,降低生产成本,扩展电解铝环节利润空间[2][4] - 业务改善:铝加工业务采用进料加工复出口策略,预计第三、四季度业绩改善,推动 2025 年整体业绩增长[2][6] - 盈利预期增长: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9.8 亿元、24.6 亿元和 27.5 亿元,受益于产能提升、成本优化和加工业务改善[2][7] - 激励计划:推出不超过 12.5 亿元员工持股计划和未来三年分红计划(分配利润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 60%),增强发展信心[2][7] 公司风险 - 原材料价格波动:氧化铝和煤炭价格波动影响成本[2][9] - 电价结算调整:四川省电价结算方案调整带来成本波动[2][9] - 国际铝价波动:国际市场铝价大幅波动影响公司收益[2][9] - 限电影响:四川枯水期限电可能影响正常生产[2][9] - 加工费不稳定:外料加工费能否持续稳定是潜在风险[9] 行业情况 - 供给侧改革:自 2017 年推进,持续强调节能降碳,对产能置换提出要求;2025 年国内运行电解铝产能利用率达 98.22%,新增产能有限[16] - 海外供应:海外新建项目集中在印度、印尼等国,建设进度慢,2025 年新增量有限,主要增量或在明后年;欧洲复产进展预计不快[17][18] - 需求结构变化:2017 - 2024 年铝建筑属性减弱,交通、电力等领域需求占比增加;2025 年关注进出口变化,全球铝需求总体稳增长[20] - 行业利润:2024 年底到 2025 年 1 月初,电解铝环节利润被压至负 2000 元左右,现维持在 3000 元左右[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发展挑战:2019 年前电解铝厂在河南,采暖季限产,资产使用效率和价值下降;转移产能至四川导致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和 2018 年底亏损;2020 年申请重整,截至 2021 年 6 月审查债权约 155.6 亿元[11][12] - 重整计划:2021 年 8 月公布,以每 10 股转增 10 股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要求 2021 - 2023 年归母净利润达标,公司完成业绩承诺[13] - 业务布局:主要业务为铝加工和电解铝,2024 年铝加工业务营收占比 63%、毛利占比 53%,电解铝业务营收占比 32%、毛利占比 39%;煤炭、电力和蒸汽贸易业务量小,对利润贡献小[14] - 员工持股计划细节:投资总额不超过 12.5 亿元,约 7 亿来自破产重整账户,其余从二级市场回购;截至 7 月 21 日,还有约 2.56%股本比例需回购;可能不买满[8][22][33] - 分红计划细节:满足条件每年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 60%;截至第一季度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 5.9 亿元,2025 年底有望补平,2026 年预计分红 12 亿元[8] - 产能情况:拥有约 26%股权,权益产能约 60 万吨煤炭,90 万千瓦火电装机,69 万吨铝精深加工产能,50 万吨再生铝项目(首个 15 万吨 UBC 铝合金液项目已投产,现有产能约 10 万吨),轮毂精深加工每年生产 150 万个[10] - 产量预期:2025 年电解铝预计产量 73 万吨,2024、2026、2027 年假设满产预计产量 75 万吨左右;铝加工假设全部正常运行[27] - 煤炭生产:仅考虑新丰和金岭煤业生产,2025 - 2027 年煤炭产量预计均为 165 万吨左右[28] - 商品价格预期:2025 年铝均价 2 万元/吨,2026、2027 年分别上涨 500 元/吨;2025 年氧化铝均价 3200 元/吨,2026、2027 年均为 3100 元/吨;煤炭价格约 700 元/吨[29] - 公司估值:2025 - 2027 年估值水平分别为 9.6 倍、7.7 倍和 6.9 倍,相较于同行略高,但分红对应市值空间大[31] - 业绩弹性:铝价每上涨 1000 元,公司业绩增加约 5 亿元;氧化铝价格每下跌 100 元,公司业绩增加 1 亿元;每下降 2 分钱电价,公司业绩增加 1 亿元;每上涨 100 元加工费,公司业绩增加 5400 万元;大幅波动铝价和加工费下调可能侵蚀利润[32]
中孚实业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