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adence(CDNS)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铿腾铿腾(US:CDNS)2025-07-29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2总营收12.75亿美元,GAAP运营利润率19%,非GAAP运营利润率42.8%,GAAP每股收益0.59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1.65美元 [19] - 季度末现金余额28.23亿美元,未偿还债务本金25亿美元,运营现金流3.78亿美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1天,用于回购Cadence股票的资金为1.75亿美元 [19] - 公司将2025年财务展望上调至收入增长13%和每股收益增长16%,预计Q3营收在13.05 - 13.35亿美元之间,GAAP运营利润率在32% - 33%之间,非GAAP运营利润率在45% - 46%之间,GAAP每股收益在1.14 - 1.2美元之间,非GAAP每股收益在1.75 - 1.81美元之间 [6][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IP业务在Q2实现了超过25%的同比增长,AI和HPC用例推动了对IP产品的强劲需求 [11] - 核心EDA收入在Q2同比增长16%,数字全流程在最先进节点继续普及,超过50%的先进节点设计使用Cadence Cerebras [12] - 硬件系统在Q2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营收季度,Palladium z three和Protium x three平台加速发展,验证软件套件新增27个客户 [14] - 系统设计和分析业务在Q2实现了35%的同比营收增长,在封装、PCB设计、求解器和数字孪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在Q2的收入占比从Q1的11%降至9%,但其他地区的强劲需求抵消了出口限制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18][35] - 客户研发投资依然强劲,特别是在AI驱动的先进节点设计和复杂系统架构方面,这转化为公司产品组合的广泛需求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继续执行2018年启动的智能系统设计战略,通过早期投资统一的EDA、IP、3D IC、PCB和系统分析等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7] - 公司将AI嵌入到设计平台中,推动从传统工具流向自主目标驱动代理的演进,Cadence AI组合为客户提供了优化设计和大幅提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8] - 公司与多家客户和合作伙伴深化合作,包括ADI、SK Hynix、TSMC等,通过广泛推广核心EDA软件、系统软件和设计IP解决方案,加强了市场地位 [9][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公司Q2的业绩表示满意,认为AI驱动的产品组合具有战略相关性,客户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有望在2025年实现强劲的财务增长 [6] - 管理层认为物理AI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将受益于物理AI的发展,同时也将推动AI基础设施的建设 [26][29] - 管理层对中国市场的前景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认为中国市场将继续投资于芯片设计和系统设计,但全球其他地区的强劲增长可能会导致中国市场收入占比略有下降 [47][4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美国司法部和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达成和解,解决了此前对2015 - 2021年期间与中国客户某些交易的调查,公司将在第三财季支付约1.41亿美元 [16] - 2025年7月4日,美国颁布了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该法案恢复了对某些业务条款的有利税收待遇,预计将减少Cadence在2025财年剩余时间的美国联邦税收支付约1.4亿美元 [2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物理AI是否影响了近期的订单强度和客户支出? - 物理AI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将受益于物理AI的发展,同时也将推动AI基础设施的建设,客户对AI的整体乐观态度促使他们增加了对创新和Cadence产品的投资 [25][29] 问题: 公司提高增长展望的原因是什么,以及积压订单的发展情况如何? - 中国市场在Q2的收入占比下降,但其他地区的强劲需求抵消了这一影响,公司的客户基础多元化,AI、HPC和系统设计工作负载的全球订单增长强劲,积压订单在Q2结束时比预期更强 [35][36] 问题: 中国市场在Q2的逆风影响有多大,以及2025年全年和长期的中国市场前景如何? - 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前景持乐观但谨慎的态度,认为中国市场将继续投资于芯片设计和系统设计,但全球其他地区的强劲增长可能会导致中国市场收入占比略有下降,公司的指导反映了对下半年的谨慎和合理预期 [47][49] 问题: 客户采用先进封装平台对订单和收入的贡献有多大,以及先进封装对整体收入的大致贡献是多少? - 整个行业在HPC和AI领域正转向基于小芯片的架构,Cadence在先进封装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Allegro是封装设计的首选平台,3D IC是另一种封装设计方式,公司与TSMC等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开发了用于大多数主要客户的3D IC流程,先进封装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54][56] 问题: 是否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或不同的市场策略来实现代理系统的全部价值,以及如何将代理系统为客户带来的附加值货币化? - 公司将代理工作流与基础工具分开打包,客户对基础工具和代理AI流程都很感兴趣,公司的哲学是为客户提供价值,通过创新和提高生产力来实现货币化,具体的商业模式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进行调整 [66][70] 问题: 核心EDA业务在Q2增长强劲的驱动因素是什么,以及下半年的收入趋势如何? - 核心EDA业务表现出色,公司拥有最全面的EDA产品组合,AI的采用推动了核心产品组合和AI驱动代理的发展,公司预计核心EDA业务将继续增长,下半年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将表现强劲 [74][77] 问题: 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限制,中国市场的增长可能会是多少? - 很难确定如果没有限制,中国市场的增长会是多少,但公司认为中国市场在2025年将略有增长,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指导是谨慎但乐观的 [80][81] 问题: 6月底的积压订单是否排除了中国市场的订单,以及上半年的强劲表现对下半年订单和积压订单的潜在影响如何? - 公司确认在Q2结束时,由于中国市场的限制,部分中国订单被排除在积压订单之外,但公司对全年的积压订单前景充满信心,预计下半年的订单将超过收入,年底的积压订单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85][86] 问题: 除了引入代理和辅助工具,公司如何考虑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产品组合和能力,特别是在工作流方面? - 公司希望实现更多的工作流自动化,JEDI平台成为AI部署的关键部分,它为客户提供了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解决方案,能够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包括本地部署、云端部署和混合部署 [91][93] 问题: 如果没有限制,Q2结束时的RPO会是多少,以及全年指导的提高是否全部由中国市场的上行空间驱动? - 全年指导的提高是由于全球所有地区和业务的强劲表现,而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公司预计年底的积压订单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主要是由于所有地区的强劲增长和Q3和Q4的高续约活动 [98][100] 问题: Q2的经常性收入占比降至78%,预计全年的经常性收入占比和长期正常水平是多少,以及Q2和Q3是否有与客户行为相关的提前采购情况? - 硬件需求强劲和中国市场暂停部分可评级收入导致Q2经常性收入占比下降,但公司预计全年的经常性收入占比约为80%,长期来看,这一比例将继续朝着80 - 20的方向发展,主要是由于IP和硬件业务的增长 [106][107] 问题: IP业务近期表现强劲,长期增长前景如何,是否可持续高于历史水平? - 管理层对IP业务的长期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IP业务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可能会超过公司的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芯片架构的变化、多个先进节点代工厂的出现以及公司IP组合的改善 [111][114] 问题: 税收优惠的1.4亿美元是针对两个季度的吗,年化优惠是否接近两倍,以及研发费用扣除的变化是否会改变公司的投资意愿? - 税收优惠的1.4亿美元是2025年的现金税影响,将在Q4体现,但已纳入全年指导,对非GAAP税率没有影响,公司的研发投资策略和意愿不会改变 [119][121] 问题: 全年指导仍暗示经常性收入业务增长乏力,长期来看,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轨迹如何,以及公司对整体增长的可持续性有多大信心? - 过去几年,经常性收入占比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IP、硬件和SD&A业务的增长快于公司平均水平,但公司认为核心EDA软件业务表现出色,80 - 20的收入结构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公司对整体增长的可持续性充满信心 [126][127] 问题: 代理AI产品的最大采用障碍是什么,是运营挑战、客户实施问题还是人为因素? - 芯片设计和系统设计与一般软件不同,公司的客户已经习惯了高度自动化的工作流程,且工作量呈指数级增长,因此对AI的接受度较高,公司认为产品的生产力是关键,只要产品能够提供更好的PPA和更快的速度,客户就会愿意采用 [133][139] 问题: 传统半导体客户与系统客户(如超大规模企业)的需求情况如何,传统半导体客户是否有积极迹象? - 系统公司的业务比以往更多,传统半导体客户也有一些复苏迹象,特别是在内存市场和混合信号领域,但复苏仍处于早期阶段,公司的客户基础多元化,对特定客户群体的复苏不依赖于特定时间 [145][147] 问题: 系统设计分析业务的有机增长驱动因素是什么,以及这种显著增长能持续多久? - 系统设计分析业务的增长是由3D IC、Allegro平台、分析工具、与客户的合作以及Millennium超级计算机等多种因素驱动的,公司认为该业务处于系统市场中更具吸引力的部分,有望持续增长,但Millennium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进一步发展 [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