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海博思创(文档中“海波自创”应为笔误) - 行业:储能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内储能市场 - 增长潜力大:136号文刷新发展模式,独立储能经济模式在容量电价和放电补偿支持下初步跑通,自发配储提升光伏项目经济性,预计2025 - 2027年国内新增装机量分别为130、160和210吉瓦时[2][4][9]。 - 预期差存在:市场对国内市场总量及增速预期未完全扭转,且误解一季报低于预期,实际公司基本面良好、前景广阔[7][9]。 - 发展路径明确:一是电网侧独立储能,自2022年共享储能推行以来已有实践;二是政策推动下的新路径,如河北省发布的2025年独立储能项目清单[14]。 - 投资主体转变: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占据主导,五大六小电力企业积极性下降,原因包括政策调整、地方企业资源和风险偏好优势及获利模式[16]。 - 政策成效显著:河北推出容量电价和现货市场电价差政策,内蒙古实施补贴政策,激发投资方热情,提高内部收益率[17][18]。 - 招投标活动旺盛:最近几个月招投标数据表明储能领域招投标活动未走弱,预计2025 - 2027年计划新增储能容量可观[20]。 海外市场 - 能力即将释放:2021年开始布局,在欧洲取得突破,积累大量项目业绩并获大单,预计2025 - 2027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分别为127、176和257吉瓦时[2][4][5]。 - 策略清晰:完成各大地区产品认证,为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选择欧洲作为突破口,该地区增长明确、市场分散,利于公司发展[21]。 - 进展良好:海外收入从千万级别增长到2024年的5亿多元,获得瑞士开发商1.4吉瓦时项目订单,与海外客户成立合资公司拓展渠道[21]。 - 布局广泛:除欧洲外,还积极布局中东、澳洲和东南亚等市场,如与中东电力公司合作、在澳洲成立服务中心、在东南亚设立销售办公室并获订单等[22]。 公司特质 - 业务结构与市场表现:以电网侧独立储能为主,收入占比超50%,出货量增长,2024年销售量接近12GWh,营收接近百亿元,毛利率16% - 20%高于同行[2][11][12]。 - 价格端优势:以独立储能为主具备价格优势,成本控制有优势,是综合性能源服务提供商,类似特斯拉生态系统[8][11]。 - 发展战略清晰:通过“储能加X”战略横向延伸至用户端应用场景,纵向与产业基金合作提供一条龙服务,计划增加运维服务收入[3][15]。 - 成本控制优势:以电网侧独立储能为主有价格优势,拓展采购结构,与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合作取得采购价优势[26]。 - 战略布局特点:具备海外业务基因,横向拓展应用场景,纵向提供一条龙解决方案,类似特斯拉模式[27]。 行业增速预期 全球储能行业增速将在2026 - 2027年恢复高速增长,从2025年的30%回升至40%,受益于美国关税及OBBB法案影响减弱,以及中国、欧洲及其他亚非拉地区需求增长[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自发配储模式:在国内相对少见,集中在内蒙古等地,通过能量时移可实现7% - 8%左右的内部收益率,在河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有项目分布[10]。 - 光伏与储能融合模式:可应对现货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如山西省配备四小时储能系统后IRR可达11%以上[19]。 - 公司盈利情况:2025年一季度业绩约9000万元符合预期,单瓦时盈利平均约3分钱每瓦时,国内可能降至2.6 - 2.8分钱每瓦时;二季度国内单瓦时盈利预计超3毛钱每瓦时,单位盈利将趋稳并提升[23][24][25]。 - 未来需求和业绩预期:对国内储能市场需求乐观,美国市场支持力度加大,公司预计2026年业绩达十亿元以上,估值约15倍,有望成为储能集成赛道领先企业[28]。
海博思创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