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科技、AI、PCB、通信、计算机、光通信、DCI、视频多模态、内容、AI工具、AI硬件、AI虚拟社交和陪伴 - 公司:创新易盛、盛宏、沪电、鹏鼎、旭创、新易盛、仕佳光子、源杰科技、太辰光、长信国创、剑桥科技、联特、宏景、德克利、长飞、润泽科技、奥飞、快手、中文在线、掌阅科技、美图、飞马、百融云、凯英网络、盛天、Meta、亚马逊、谷歌、英伟达、阿里巴巴、小红书、阿里、蚂蚁、美团、寒武纪、海光、OpenAI、Clauser、Broadcom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科技行业趋势 - 2025年趋势:展现显著增长和发展趋势,从海外算力到国内算力,再到端侧AI及应用趋势明显;6月市场分歧时看好2G市场行情;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AI端、机器人端及科技公司半年报动态,国内外企业积极拥抱AI [2] - 2026年展望:多家企业业绩预告超预期,巨头公司对AI投入加大,需求预计上修,供不应求状态将持续,推动估值上升 [4] 2. AI算力需求 - 现状:全球TOKEN调用量高速增长,如谷歌从3月16万亿TOKEN/天增至32万亿TOKEN/天,国内豆包等也有类似增长,表明AI算力需求不断增加 [11][12] - 未来:2026年需求将进一步上修,供不应求状态持续,推动估值上升;1.6T光模块将在2026年迎来爆发期 [4][19][20] 3. 国内外企业AI发展 - 国内:华为展示超级节点,光模块比例显著提升;小红书等新兴公司涌入;国产芯片逐步从可用跨越到好用阶段,国内市场采购决心坚定 [2][5][14][15][16] - 国外: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公司积极探索;北美大厂财报表现良好,形成算力模型应用正循环 [2][5] 4. PCB行业 - 高端硬板市场:景气度高,鹏鼎硬板产能逐步投放,预计今年产值从不到10亿元增长至30亿元左右,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1][7] - 技术趋势:硬板技术向细线化演进,鹏鼎在改良半加成法方面表现突出 [8] 5. 通信行业 - 市场状况:基础设施持续扩展,设备出货量预计增加,2025年从500万只增加到700万只,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1][9] - 盈利预测:2026年盈利预测从50%调整至60% - 80%,需求可能从1800多万支增长到2500 - 4000万支,增加企业营业利润 [10] - 投资机会:推国内与海外算力投资机会,PCB与光模块相关公司股价表现良好,估值处于12 - 13倍左右 [18] 6. 计算机板块 - 发展情况:应用落地性显著提升,大模型效果增强,AI coding agent技术发展,医疗APP用户量快速增长 [1][11] - 商业化差异:海外市场商业化迅速,国内市场关注日活跃用户和月活跃用户,倾向选择C端有数据表现或产品有显著改进的公司 [13] 7. 光模块市场 - 800G光模块: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100%,2026年增长速度可能达70% - 80%以上,北美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 [2][21] - 1.6T光模块:2026年迎来爆发期,量会继续提升 [19][20] 8. AI应用商业化 - 海外:OpenAI、Clauser等公司收入快速增长,个人生产工具形成商业化闭环 [17] - 国内:C端应用发展较快,B端订单有所改善,看好国产供应链及大厂对国产算力需求逻辑闭环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5年规模盛大,参展公司和人员数量创历史新高,中国公司数量和规模迅速上升,视频多模态是重要方向 [24] 2. AI工具类公司:在商业化方面具有较强落地性和商业能力,在视频多模态和内容多模态领域能体现具体收入,美图等公司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25] 3. AI硬件领域:港股中有一些涉及AI SaaS软件和AI教育场景的小型公司值得关注,团队整理了100家相关企业,下半年重点挖掘 [26] 4. AI虚拟社交和陪伴应用:互动性强,随着模型优化互动体验越来越好,海外市场Grok for推出后受关注,凯英网络、盛天等企业相关产品值得关注 [27]
WAIC 2025会议:AI与机器人动态及科技半年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