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调整 涉及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社会消费等领域[1][3][6]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上市公司 但覆盖摩根士丹利对中国各行业的研究框架[2][52] 核心政策动态 - 政治局会议信号:明确短期无刺激政策 保持连续性 重点转向10月发布的五年计划[3] - 政策杠杆:通过城市更新缓解房市下行压力 支持基建投资[3] - 新表述:社会福利或成核心议题 消费领域可能出现新政策导向[3] - 反内卷政策:作为应对"3D挑战"(债务/通缩/人口)的新方案 与2015-18供给侧改革对比: - 当前针对中下游民营主导行业 需更平衡的治理手段[35] - 配套措施受限:财政扩张空间受高政府债务制约[35] 经济指标与行业表现 - PMI数据:7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PMI全面走弱 建筑业指数尤其疲软[15][16][19] - PPI通缩:上游价格轻微改善 但非商品类通缩贡献达72%(2015周期为36%)[42] - 房地产: - 螺纹钢/水泥需求持续低迷 反映建设活动萎缩[26][27] - 一二手房销售均低于历史均值 50城周均销售单位数下滑[31] - 出口:高频数据显示对美出口同比再度转负 但整体港口吞吐量保持韧性[20][21] 结构性改革方向 - 财政体系问题:间接税(VAT为主)激励产能过剩 需改革地方考核机制[45][49] - 社会福利试点: - 生育补贴3,600元/年/孩(总规模约1000亿元/年)[7] - 免费学前教育计划(全面实施后年支出约60亿元)[7] - 5R战略框架: - 再平衡(25-30%):扩大社会福利支出[50] - 重构(60-80%):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与房地产库存消化方案[50] 外部风险 - 美国关税:基线假设维持当前~40%加权平均税率 但可能额外上调50-90基点[10][11] - 8月12日前关税休战期或延长[12] - 东南亚转口贸易面临额外40%关税风险[13] - 人口结构:育龄妇女(20-34岁)数量将持续下降 2023-50年减幅显著[8] 被忽视要点 - 资本市场监管:需巩固当前复苏态势 但具体措施未明确[3] - 行业产能分布:光伏/电池/电动车领域民企市占率超95%[40] - 政策时间线:9-10月为关键观察窗口 含金融经济工作会议与五年计划发布[34][49]
投资者演示文稿-中国- 供给侧波动,需求侧停滞Investor Presentation-Supply-side Ripples, Demand-side Lu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