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合新能源 2025年中期电话会议纪要 1 公司财务表现 - 收入与利润 - 2025年中期收入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2]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82亿元,同比下降43.8%,主要受非经营性损益(影响约1.3亿元)及发电利润降低影响[2][4] - 发电板块权益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降25.2%[5] - 资产与现金流 - 总资产332.1亿元,较年初增长3.4%;净资产89亿元,与年初持平[3] - 经营性净现金流10.41亿元,同比增加22.5%[6] - 期末现金余额23亿元,较年初增长4.1%[3] - 资本开支 - 2025年预计资本性开支35亿-40亿元(2024年为45亿-50亿元),主因主机及光伏组件价格下降[22] 2 发电业务运营 - 发电量与效率 - 权益发电量47.6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持平[5] - 控股电厂权益发电量41亿千瓦时,收入13.35亿元,同比下降2.1%[5] - 弃风率12.9%、弃光率32.6%,均同比上升[5] - 风电利用小时1,142小时(同比下降6.4%),光伏利用小时531小时(同比下降9.5%)[5] - 电价与成本 - 综合电价下降影响利润4,100万元,新投产项目贡献电量收益1.3亿元[13] - 存量项目资源下降影响8,200万元,限电增长影响7,300万元[13] 3 融资与利率 - 融资成本优化 - 综合融资利率较年初再降35个基点,新增提款平均成本降至3.15%[2][6] - 全球货币政策宽松(中国五年以上LPR降至3.5%)支持低成本融资[12] 4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全球可再生能源趋势 - 融资利率下降及清洁能源需求推动投资增长,AI数据中心带动可再生能源需求[8] - 中国用电量增速放缓,新能源密集区域限电显著,政府加速绿证体系完善[8] - 技术进展 - 风机:大型化放缓,技术聚焦细分领域创新,价格小幅回升[9] - 光伏:Topcon主导迭代,BC技术渗透率提升,钙钛矿技术产品涌现[9][10] - 储能: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试点项目增加,全球投资强劲增长[11] 5 战略调整与国际化 - 经营策略 - 转向效率优先,优化区域开发策略,强化电力营销与交易策略[7][24] - 调整IRR标准至7%(原8%),优先选择电价稳定、收益确定性高的项目[21] - 减少开发区域、优化人员、降低费用,推进BT模式转化开发成果[24][25] - 国际化布局 - 海外9国设分支机构,2025年海外新项目规模与中国区相当,预计2年后进入大规模建设[20] 6 其他重要事项 - ACWA交易终止 - 因政策变化、电网改造及限电率上升影响项目估值,终止后补提折旧4,200万元[15][18] - 未来资产转让计划转向多样化模式(合作开发、股权基金等)[23] - 新加坡第二上市 - 已提交中国证监会及新交所资料,无募资计划,旨在提升流动性[23] - 回购与分红 - 上半年回购1.04亿股并注销,后续将视情况继续回购[19] - 2024年度分红支付导致净资产持平[3] 7 风险与挑战 - 限电率上升及电价下行压力[5][13] - 非经营性损益波动(如ACWA交易终止影响)[4][15] - 海外项目开发周期长,短期内贡献有限[20] (注:所有数据及观点均引自原文编号标注内容)
协合新能源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