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合新能源(00182)

搜索文档
协合新能源(0182.HK)凭什么成为ESG治理标杆?
格隆汇· 2025-07-07 09:20
香港ESG基金发展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香港证监会认可的ESG基金达218只管理资产规模约1392亿美元突破万亿港元大关 [1] - 香港作为亚洲绿色金融枢纽正成为全球ESG资本涌入的核心承载地 [1] 协合新能源ESG战略亮点 - 公司近期获"格隆汇金格奖·ESG公司治理卓越企业"奖项体现港股市场对ESG企业的价值重估趋势 [2] - 与现代建设集团签署韩国21兆瓦光伏项目30年PPA为首个全球RE100认证项目具有战略入口意义 [3][4] - 项目采用"集团联合PPA"模式推动公司从电站开发商转型为绿电解决方案服务商 [6] 韩国市场机遇 - 韩国明确2040年碳中和目标催生迫切绿电需求现代建设集团作为第二大财阀子公司承担重要使命 [4] - 韩国光伏电价显著高于中国该项目预期收益率优于国内同类且30年长约可对冲电价波动风险 [4] ESG能力与财务表现 - 2025年MSCI ESG评级保持AA位列全球可再生电力行业前十标普全球CSA评分获中国区最佳10% [7] - 2024年权益装机容量达4615兆瓦发电量86.5亿千瓦时新获取风光项目1399兆瓦及储能项目308兆瓦 [8] - 累计减排二氧化碳6172万吨节水1.26亿吨连续十年现金分红累计18.59亿元股息率TTM达6.86% [8] 估值与商业模式升级 - 当前PE TTM仅4.6倍显著低于港股电力板块中位值9.96倍市场尚未充分认知其商业模式转型 [9][11] - 增长逻辑从装机规模驱动转向现金流稳定性+服务溢价构建"现金流韧性+服务溢价+资本青睐"三重护城河 [12] 行业趋势 - 全球新能源企业价值锚点正从装机规模转向服务能力ESG标签成为吸引长线资金的关键要素 [12]
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2025之“格隆汇金格奖”——ESG卓越公司榜单全部揭晓





格隆汇· 2025-07-04 13:08
全球经济与地缘格局 - 全球经济进入结构性复苏新纪元,产业链在东西半球重构价值坐标 [1] - 技术革命加速推进,算法重新定义金融疆界,资本流动重塑全球版图 [1] -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成为文明迭代的关键变量 [1] 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2025 - 峰会于2025年7月4日-5日在深圳举办,涵盖策略会、思享会、ESG榜单发布及上市公司路演 [4] - 汇聚顶级经济学家、投资机构及上市公司,聚焦中国资本市场变革与发展 [4] - 发布"格隆汇金格奖"ESG卓越榜单,覆盖港股、美股、A股上市公司及优质项目 [4] ESG卓越企业榜单 - **可持续发展类**:第四范式、晋景新能、通威股份等12家企业入选 [4] - **环境友好类**:TCL电子、贝壳-W、蓝月亮集团等12家企业获奖 [5] - **社会责任类**:联想集团、中国平安、中国飞鹤等12家企业上榜 [6] - **公司治理类**:龙湖集团、招商局商业房托、卓越商企服务等12家企业入选 [7] - **创新实践类**:波司登、携程集团-S、信达生物等12家企业获奖 [8] - **信息披露类**:TCL科技、伊利股份、众安在线等12家企业上榜 [9] ESG卓越项目与团队 - **卓越项目**:比亚迪超级e平台、宁德时代骐骥换电解决方案等5个项目入选 [10] - **卓越IR团队**:百奥家庭互动、国泰君安国际、首程控股等10家团队获奖 [10] - **卓越PR团队**:比亚迪、理想汽车-W、优必选等10家团队上榜 [11] - **卓越领袖**:大众公用杨国平、招金矿业李艳等4位高管获评 [12]
国元国际:协合新能源(00182)签署韩国光伏PPA协议 利好ESG估值溢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7:24
项目签约事件 - 协合新能源与现代建设集团签署介水里21MW光伏项目的电力购买协议(PPA),协议期限为30年 [1] - 项目预计于2026年实现商业化运营 [2] 项目特点与优势 - 项目是协合新能源首个全球RE100认证项目,购电方需100%可再生能源履约 [1] - 协议稳定性与溢价能力高于普通绿电交易 [1] - 30年长约锁定电费现金流,对冲电价波动风险,显著提升收入确定性 [1][2] - 韩国光伏电价高于中国平价项目,叠加RE100溢价,预期项目收益率或将显著高于国内项目 [2] - 项目装机容量为21MW,位于韩国江原道平昌郡,光照资源优越 [2] 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是公司绿电国际化战略中的关键突破,打开了韩国高端客户入口 [1] - 2024年公司新增海外项目679MW,此合作加速其"重点国别聚焦"战略落地 [2] - 标志着公司从"资源开发商"向"绿电解决方案商"转型的关键一步 [2] - 现代建设作为电力中介方,未来或与公司复制"集团联合PPA"模式,协同开发增量市场 [2] 市场与估值影响 - 韩国是亚洲RE100需求最旺盛市场之一,现代、三星等巨头均设碳中和目标 [2] - RE100项目契合全球ESG投资主线,绿色标签有助于吸引海外长线资金 [1][2] - 海外PPA作为优质底层资产,可支撑项目发行绿色债券或资产证券化产品 [2] - 现代建设集团母公司现代集团是韩国最大综合性财团之一,2024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73名,总市值超过600亿美元 [2]
协合新能源(00182)订立多项融资租赁协议 总购买价达5.92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26 23:02
融资租赁安排A - 瓮安协合与光大金租订立融资租赁协议A,光大金租以人民币2.12亿元购买设备及设施A并租回给瓮安协合,瓮安协合需按季支付租赁款 [1] 融资租赁安排B1 - 依兰泰霆、招商租赁及浩泰新能源订立设备B1-a权益转让协议,招商租赁以人民币2.07亿元购买设备B1-a并出租给依兰泰霆 [1] - 依兰泰霆、招商租赁及吉林电力工程订立配套设施B1-b权益转让协议,吉林电力工程以人民币6000万元建造配套设施B1-b并由招商租赁出租给依兰泰霆 [1] - 依兰泰霆与招商租赁订立融资租赁协议B1,依兰泰霆承租设备B1-a及配套设施B1-b,按季支付租赁款 [1] 融资租赁安排B2 - 依兰泰霆与招商天津租赁订立融资租赁协议B2,招商天津租赁以人民币1.13亿元购买设备及设施B2并租回给依兰泰霆,依兰泰霆按季支付租赁款 [1] 总购买价 - 上述融资租赁安排总购买价为人民币5.92亿元 [2]
协合新能源(00182) - 2023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26 18:54
业绩总结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9,769.2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9.56%[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490.1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1.27%[5]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496.3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1.99%[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905,324,000人民币,同比增长13.7%[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50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0.44人民币增长11.9%[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670,187,000人民币[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为314,625,000人民币,同比增长22.5%[52] 用户数据 - 公司运营的可归属装机容量为3,640 MW,同比增长26.6%[20] -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无补贴项目可归属装机容量达到2,213 MW,占可归属装机容量的61%[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发电总量为4,151 GW·h,同比增长25.2%[22] - 2023年上半年,风电和光伏的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1,353小时和731小时[2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获得483.5 MW的建设许可证,新增706 MW的项目注册[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LCOE(平准化电力成本)为0.2149人民币/kW·h,较2022年下降7.77%[43] 未来展望 - 公司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5180万吨,年减少量为453万吨[45] - 公司累计节约标准煤19.34万吨,年节约量为1.67万吨[46] - 公司累计节约水资源106.95万吨,年节约量为6.58万吨[47] 负面信息 -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29.17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5.31%[5]
协合新能源(00182) - 2023 H2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26 18:53
业绩总结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总资产为31,236.3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5.0%[6] - 2023年持续经营收入为2,588.6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8%[6]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964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0.5%[6] - 2023年公司的全面稀释每股收益为11.39分,较2022年增长15.5%[6] - 2023年公司收入为25.89亿元,较2022年的24.00亿元增长了7.9%[51] - 2023年公司毛利为14.06亿元,较2022年的14.60亿元下降了3.7%[51] -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为6.44亿元,较2022年的5.45亿元增加了18.2%[51] - 2023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9.03亿元,较2022年的40.49亿元减少了3.6%[51] 用户数据 - 2023年新增装机容量为512MW,年末权益装机容量为4,050MW[18] - 2023年可归属发电量为7,824GWh,同比增长17.2%[23] - 绿色电力交易量在2023年达到6.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30] - 2023年绿色证书销售收入为45.4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8%[31] - 公司的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风电(可归属装机)为2,449小时,同比下降3.7%[22] 未来展望 - 2023年中国新增能源存储容量达到22.6GW/48.7GWh,是2022年新增容量的三倍[36] - 2023年公司LCOE(电力的平准化成本)为0.2504元/KWh,较2022年的0.2529元/KWh下降了1.0%[40] - 2023年公司年节约标准煤310万吨,累计节约标准煤2077万吨[42] - 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MSCI ESG评级提升至AA级,为中国大陆及香港同行业中唯一AA级公司[4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新建的达柴丹二期项目装机容量为100 MW[55] - 2023年新建的东部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为2 MW[55] - 2023年新建的措美二期项目装机容量为30 MW[5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运营的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701MW[53] - 公司在运营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83 MW[55] - 子公司拥有项目的可归属装机容量为576.22 MW[55] 负面信息 - 公司的财务费用较2022年增加了18.2%[51] - 公司的毛利较2022年下降了3.7%[51] - 公司的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风电(可归属装机)同比下降3.7%[22]
协合新能源(00182) - 2024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26 18:50
业绩总结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2,362.63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3.6%[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753.2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1.7%[4]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501.3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0%[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收益(EPS)为6.23人民币分,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7.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净资产为8,775.22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4.0%[4] - 2024年上半年可归属的发电量为4,738 GWh,同比增长14.1%[21] - 2024年上半年可归属的装机容量为4,050 MW,同比增长11.3%[2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润为852,093,000 RMB,较2022财年同期增长3.8%[5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849,097,000 RMB,较2022财年同期增长26.7%[54] 用户数据 - 2024年上半年绿色电力交易量达到399,000,000 kWh,增加了13,300,000 RMB的电价收入[42] - 2024年上半年绿色证书的发行量同比增长98.2%,新签绿色证书销售合同总额约为27,380,000 RMB[45] 财务状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98.71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28.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总负债占总资产比率为72.88%,较2023年略有下降[13] - 2023财年中期公司的财务费用为340,563,000 RMB,较2022财年同期增长8.9%[54] - 2023财年中期公司的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15%,较2022年的4.60%有所下降[54] 新产品与市场扩张 - 2023年新增可归属装机容量583 MW,其中576.22 MW为子公司拥有项目[57] - 2023年新增的Dachaidan II项目和Eastern distributed PV项目各自的可归属容量为100 MW和2 MW[57] - 2023年Cuomei II项目的可归属容量为30 MW,位于西藏地区[57] - 2021年公司在湖北省的Xiangbei Agri-PV和Xishui项目的可归属容量分别为100 MW和40 MW[57] 负面信息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平均上网电价分别为0.3838人民币/kWh和0.4714人民币/kWh,较2023年有所下降[19]
协合新能源(00182) - 2024 H2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26 18:49
业绩总结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总资产为321.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5] - 2024年持续经营收入为27.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5]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8.0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6.5%[5] - 2024年公司的每股完全摊薄收益为10.05分人民币,同比下降11.8%[5]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875,575,000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48]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515,848,0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48] 用户数据 - 2024年可归属的装机容量达到4615MW,其中风电3732MW,太阳能883MW[20] - 2024年子公司拥有的风电发电量为6580GWh,同比增长26.6%[21]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的净资产为89.0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6%[5] - 2024年公司的负债资产比率为72.28%[15]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8,144,058,0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48]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7,940,253,0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48]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5,283,280,000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48] 现金流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2,190,826,0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48] - 2024年公司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流为(3,418,196,000)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5.5%[48]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29,188,000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9%[48] 其他信息 - 2024年综合融资利率下降62个基点,平均新提款利率为3.43%[40] - 2024年集团行政费用较去年减少15%[28]
协合新能源(00182.HK)赴新加坡二次上市,多维战略破局行业估值逻辑
格隆汇· 2025-04-16 13:45
公司战略布局 - 协合新能源赴新加坡交易所提交资料 此举不会发行新股进行融资 属于战略卡位而非短期套现 核心逻辑是通过资本市场国际化布局提升长期竞争力 [1] - 两地上市可提升股票交易活跃度 改善港股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估值偏低问题 同时借助新加坡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广泛的国际投资者网络 触达东南亚及全球投资者 扩大股东基础 [1] - 这一举措是资本布局的延伸 折射出新能源企业在行业"淘汰赛"加剧背景下的战略突围 通过国际化开拓增量市场 同时以精细化运营向内要效益 构建穿越周期的韧性 [1] 行业结构性矛盾 - 2021至2024年公司权益装机容量从2,768MW提升到4,615兆瓦 复合增速18.58% 营收从21.96亿元增长至27.52亿元 复合增速7.8% 但净利润仅从8.18亿元微增至8.76亿元 呈现"规模与利润非对称增长"困局 [3] - 2024年中国风电 太阳能及生物质等新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 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其中风电和太阳能新增3.6亿千瓦 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比重超八成 [4] - 2024年全国风电和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5.9%和96.8% 同比分别下降1.4和1.2个百分点 西藏地区风电利用率仅83% 光伏利用率低至68.6% 反映电力系统消纳能力滞后与新增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之间的冲突 [4] 公司破局策略 - 实施全方位降本增效 2024年新增提款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43% 集团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98% 均处历史低位 同期管理费支出同比下降15% [6] - 计划将部分发电板块附属公司资产及负债归类为持有待售 涉及金额27.78亿元 通过剥离资产回笼资金 缓解债务压力 改善财务杠杆 同时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并为新项目储备腾出资金空间 [8] - 2024年完成绿电交易8.11亿千瓦时 销售绿证641万张 均同比实现增长 通过加强参与绿电交易力度 与重点客户签订长期绿证销售协议 增强未来收益确定性 [9] 国际化拓展 - 2024年在全球范围内获取风光项目1,399兆瓦 其中国际市场新获取容量达679兆瓦 新获取国际储能投资项目308MW╱616MWh 并储备一批优质国际项目资源 [10] 股东回报与行业趋势 - 协合新能源在逆周期中维持30%以上的股息派发比例 向市场传递公司具备稳定现金流能力的信心 保障股东利益 [11] - 行业从"规模竞速"转向"价值深耕"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于装机容量增长 更在于通过资本运作 资产优化与股东回报协同构建穿越周期的韧性 [11]
协合新能源(0018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1 19:13
公司项目获取情况 - 2024年公司新获取风光项目1399兆瓦,其中中国境内720兆瓦,其他国家679兆瓦,还新获取国际储能投资项目308兆瓦/616兆瓦时[11] - 2024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获取风光投资项目1399MW,其中中国区域720MW,其他国家679MW;还新获取国际储能投资项目308MW/616MWh[23] 公司权益装机与发电量情况 - 2024年公司权益装机容量增至4615兆瓦,全年权益发电量增加至86.5亿千瓦时,风力发电占比近九成[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并网发电的风电场及光伏电站权益装机容量4615MW,较2023年同期增长14.0%[26][27] - 公司平价项目装机容量为3189MW,占权益容量的69.1%[26] - 2024年公司风电权益装机容量为3732MW,较2023年增长7.6%;光伏权益装机容量为883MW,较2023年增长51.5%[27] - 2024年权益发电量8645GWh,较上年同期增长10.5%,其中风电7702GWh、增长10.2%,光伏943GWh、增长12.8%[31][32] 全球及地区能源市场情况 -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2.8%,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达728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14] - 2024年美国用电量增长2%,光伏和储能装机容量显著增长[15] - 2024年欧盟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占比达28.1%,较2023年上升1.4个百分点[15]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情况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7.5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6.3%;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8.0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5%[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89.06亿元,每股资产净值为1.09元[22] - 报告期内新增提款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43%,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98%,较2023年下降62bps[29][30] - 2024年控股子公司电厂收入25.16亿元,较2023年增长11.35%,净利润7.98亿元,较2023年增长4.69%[33][34]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5%[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货币资金约2229188千元(2023年:3902924千元),净资产为8906306千元(2023年:8435414千元),有息负债余额为16649824千元(2023年:16692318千元),资产负债率为72.28%(2023年:72.99%)[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以房屋及机器设备抵押获得贷款余额8617064千元(2023年:11170018千元)[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提供担保的债务本金余额为465988千元[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签订合同但仍未产生之资本开支为2680010千元(2023年:2889393千元)[50] 公司资源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中国区域累计风光资源储备超10.75GW,其中风电资源约6.5GW、光伏资源约4.25GW[23] 公司建设规模情况 - 2024年公司总建设规模达到2562MW,其中上一年结转的续建项目1667MW,本年度新增投产项目566MW,将有1996MW项目在下一年度继续建设[26] 公司设计板块业务情况 - 设计板块完成15项优化设计,新签外部咨询设计合同118项、EPC合同11项[28] 公司绿电交易与绿证销售情况 - 2024年完成绿电交易8.11亿千瓦时,实现绿证销售641万张[34] 公司电站利用小时数、弃电率及电价情况 - 2024年风电场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2192小时,较去年下降10.5%;光伏电站1272小时,较去年下降12.6%[35][36] - 2024年风电场平均弃风率9.5%,较去年增加5.8个百分点;光伏电站平均弃光率18.5%,较去年增加12.6个百分点[36][37] - 2024年风电场平均综合电价0.3933元/千瓦时,较2023年下降0.0109元;光伏电站0.4552元/千瓦时,较2023年下降0.0644元[38] 公司出售电厂权益情况 - 2024年出售电厂权益装机容量50MW[43] 公司减排与节约情况 - 2024年电厂减排CO₂ 6255千吨、SO₂ 2090吨、NOX 2179吨,节约标煤3424千吨、用水13523千吨,累计减排CO₂ 61715千吨、SO₂ 31739吨、NOX 29661吨,累计节约标煤24197千吨、用水126138千吨[45] 公司人员构成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814名全职雇员,其中集团总部及管理中心191人,项目开发等481人,设计咨询等其他业务142人[46] 公司ESG相关荣誉情况 - 公司MSCI ESG评级达到AA级,入选标普《可持续发展年鉴2024(中国版)》,荣获“中国企业标普全球ESG评分最佳10%”和“发电行业最佳进步企业”等表彰[44] 公司2025年发展策略情况 - 2025年公司将狠抓安全及精细运维,加强设备治理提升效益[54] - 2025年公司将着力提升电力交易和营销能力[55] - 2025年公司将灵活调整业务策略,聚焦开发优质项目[56]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情况 - 公司将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84]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3[85] - 集团本年度收入及经营溢利贡献分析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6和7[85] - 集团本年度业绩载于第59页之综合损益表[86] - 本年度末期股息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7[86] - 公司本年度内储备变动载于第65页和201页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2[87] 公司管理层任职情况 - 刘顺兴63岁,2007年加入集团,2009年6月起任公司主席[64] - 刘建红56岁,2007年加入集团,2016年1月起任公司副主席[65] - 桂凯66岁,2015年加入集团,2020年8月起任公司行政总裁[66] - 牛文辉54岁,2010年加入集团,2017年1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执行官[67] 公司股份购回情况 - 2024年公司以7449.5万港元总价购回1.3848亿股普通股并注销[90] 公司股息派付情况 - 董事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35港元,金额约2.79371亿港元,预计2025年6月底前派付[95]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至2025年6月15日,董事会可提前终止[98] - 计划限额为授出股份面值不超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的5%,个人限额为不超1%[100] - 2024年1月1日可供授予的奖励股份总数为1.50511748亿股,12月31日为1.48161748亿股[100] - 2024年根据该计划授予的奖励股份(不包括库存股)数目除以本年度已发行股份的加权平均数约为0.04%[100] - 根据该计划可供发行的奖励股份数目为1.65411748亿股,约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的2.07%[101] - 2024年12月31日,该计划信托人持有的未归属股份数目为1725万股[102] - 若公司发生控制权变动,除非董事会另有决定,所有未获归属的奖励股份须立即归属[104] - 选定雇员在信托人将奖励股份所有权归属前,无投票或收取股息等权益或权利[105] - 2024年1月1日未归属奖励股份总数为35800000股,12月31日为17250000股,本年度已归属20900000股,已失效650000股,新增授出3000000股[108] - 2024年3月15日授予五名最高薪人士1000000股奖励股份,授予其他雇员2000000股奖励股份[108] - 奖励股份归属期分别为2022年2月15日、2023年2月15日、2024年2月15日、2025年2月15日,各占25%[110] - 奖励股份授出价为零,授出日期公允价为每股0.66港元[110] 公司董事委任情况 - 2024年4月26日,陈锦坤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0][111][120][142][160] - 2024年10月25日,蔡斌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1][142][160]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刘顺兴在公司股份好仓总计1792214242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22.45%[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刘建红在公司股份好仓总计17971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2.25%[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桂凯在公司股份好仓为156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0.20%[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牛文辉在公司股份好仓为16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0.20%[118] - CWPI持有1,002,877,155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12.56%;华电新能源持有880,000,000股,占11.02%;Splendor Power Limited持有751,837,087股,占9.42%[124] - 刘顺兴先生持有CNE Group Limited 46.77%已发行股份及Splendor Power Limited 99%已发行股份,实益持有37,500,000股股份[120] - 刘建红女士为全权信托创办人及委托人,该信托持有150,000,000股股份,刘建红女士实益持有29,710,000股股份[120] - 公司主要股东CWPI持有1,002,877,155股公司股份,由两名执行董事间接持有[152] 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陆先生拥有北京方源99%权益,控制并间接拥有协合运维46.75%权益[127] - 本年度内,集团电力公司向协合运维购买运维及技术服务的服务费总额约为人民币99.04百万元[131] - 本年度内,集团向协合运维及其五家附属公司提供金额为人民币90.76百万元的财务资助[132] - 2024年12月31日,协合风电就贷款协议项下结欠银行的未偿还债务总额约为人民币198.85百万元向银行提供财务担保[132] - 协合风电向两家目标附属公司分别提供人民币20百万元及人民币40百万元无抵押货款,40百万元已偿还,20百万元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偿还[133] - 天津新源以融资租赁安排方式向协合运维提供约人民币30.76百万元财务资助,融资期至2027年11月28日[133] - 履约担保最高罚款额为人民币5百万元,担保期至2044年[134]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61.89%,最大客户占14.15%[140] - 本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73.73%,最大供应商占20.72%[141] 公司董事会构成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3位董事组成,包括7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和5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52] - 2024年12月31日,十三名董事中有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1]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9名男性董事及4名女性董事[184] 公司治理相关制度与执行情况 - 公司已确认持续关连交易按公平合理条款订立,符合股东整体利益,核数师发出无保留意见函件[13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2024年遵守规定标准[150] - 公司2019年采纳谨慎且可持续的股息政策,董事会可酌情厘定股息[151] - 董事会一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2024年共举行19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58] - 2024年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股东大会及培训情况良好,多数董事出席率达100%[158] - 全体现任董事2024年已阅读企业管治及规例课题相关培训并提供记录[159] - 公司设立提名、薪酬、审核及ESG四个委员会,并制定特定职权范围[161] - 薪酬委员会由3位成员组成,2024年举行4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167][168] - 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2024年薪酬总额在人民币200万 - 400万元的行政人员有6人[168] - 执行董事薪酬包括固定和浮动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收取固定袍金及奖励股份/购股权[168]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提名政策执行情况,2024年曾就董事独立性进行检讨[162][164] - 提名委员会由3位成员组成,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171] - 审核委员会由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