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合新能源(00182)
icon
搜索文档
协合新能源(00182.HK)赴新加坡二次上市,多维战略破局行业估值逻辑
格隆汇· 2025-04-16 13:45
这既不会导致原有股份稀释引发市场忧虑,又能通过两地上市提升股票的交易活跃度,改善港股因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估值偏低问题,还能借助新加坡成熟的 资本市场和广泛的国际投资者网络,直接触达东南亚及全球投资者,为后续发展扩大股东基础。 今日,协合新能源向新加坡交易所提交资料,引发市场关注。 据悉,协合新能源此次赴新加坡上市不会发行新股进行融资,本质上是战略卡位而非短期套现,核心逻辑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布局提升长期竞争力。 二、多管齐下增效益 为此,协合新能源走出了一条多管齐下的破局之路。 2021至2024年,公司权益装机容量从2,768MW提升到4,615兆瓦,复合增速为18.58%;营收从21.96亿元持续增长至27.52亿元,复合增速达到7.8%;同期,公 司净利润没有实现同等幅度扩张,仅从8.18亿元微增至8.76亿元。 这一"规模与利润非对称增长"的困局,实则是中国风光发电行业结构性矛盾的缩影。 一方面,2024年我国风电、太阳能以及生物质等新能源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其中,风电和太阳能新增3.6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 总容量的比重超过八成。 另一方面,弃风弃光现象依然突出。2024年 ...
协合新能源(0018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1 19:13
公司项目获取情况 - 2024年公司新获取风光项目1399兆瓦,其中中国境内720兆瓦,其他国家679兆瓦,还新获取国际储能投资项目308兆瓦/616兆瓦时[11] - 2024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获取风光投资项目1399MW,其中中国区域720MW,其他国家679MW;还新获取国际储能投资项目308MW/616MWh[23] 公司权益装机与发电量情况 - 2024年公司权益装机容量增至4615兆瓦,全年权益发电量增加至86.5亿千瓦时,风力发电占比近九成[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并网发电的风电场及光伏电站权益装机容量4615MW,较2023年同期增长14.0%[26][27] - 公司平价项目装机容量为3189MW,占权益容量的69.1%[26] - 2024年公司风电权益装机容量为3732MW,较2023年增长7.6%;光伏权益装机容量为883MW,较2023年增长51.5%[27] - 2024年权益发电量8645GWh,较上年同期增长10.5%,其中风电7702GWh、增长10.2%,光伏943GWh、增长12.8%[31][32] 全球及地区能源市场情况 -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2.8%,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达728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14] - 2024年美国用电量增长2%,光伏和储能装机容量显著增长[15] - 2024年欧盟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占比达28.1%,较2023年上升1.4个百分点[15]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情况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7.5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6.3%;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8.0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5%[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89.06亿元,每股资产净值为1.09元[22] - 报告期内新增提款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43%,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98%,较2023年下降62bps[29][30] - 2024年控股子公司电厂收入25.16亿元,较2023年增长11.35%,净利润7.98亿元,较2023年增长4.69%[33][34]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5%[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货币资金约2229188千元(2023年:3902924千元),净资产为8906306千元(2023年:8435414千元),有息负债余额为16649824千元(2023年:16692318千元),资产负债率为72.28%(2023年:72.99%)[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以房屋及机器设备抵押获得贷款余额8617064千元(2023年:11170018千元)[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提供担保的债务本金余额为465988千元[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签订合同但仍未产生之资本开支为2680010千元(2023年:2889393千元)[50] 公司资源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中国区域累计风光资源储备超10.75GW,其中风电资源约6.5GW、光伏资源约4.25GW[23] 公司建设规模情况 - 2024年公司总建设规模达到2562MW,其中上一年结转的续建项目1667MW,本年度新增投产项目566MW,将有1996MW项目在下一年度继续建设[26] 公司设计板块业务情况 - 设计板块完成15项优化设计,新签外部咨询设计合同118项、EPC合同11项[28] 公司绿电交易与绿证销售情况 - 2024年完成绿电交易8.11亿千瓦时,实现绿证销售641万张[34] 公司电站利用小时数、弃电率及电价情况 - 2024年风电场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2192小时,较去年下降10.5%;光伏电站1272小时,较去年下降12.6%[35][36] - 2024年风电场平均弃风率9.5%,较去年增加5.8个百分点;光伏电站平均弃光率18.5%,较去年增加12.6个百分点[36][37] - 2024年风电场平均综合电价0.3933元/千瓦时,较2023年下降0.0109元;光伏电站0.4552元/千瓦时,较2023年下降0.0644元[38] 公司出售电厂权益情况 - 2024年出售电厂权益装机容量50MW[43] 公司减排与节约情况 - 2024年电厂减排CO₂ 6255千吨、SO₂ 2090吨、NOX 2179吨,节约标煤3424千吨、用水13523千吨,累计减排CO₂ 61715千吨、SO₂ 31739吨、NOX 29661吨,累计节约标煤24197千吨、用水126138千吨[45] 公司人员构成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814名全职雇员,其中集团总部及管理中心191人,项目开发等481人,设计咨询等其他业务142人[46] 公司ESG相关荣誉情况 - 公司MSCI ESG评级达到AA级,入选标普《可持续发展年鉴2024(中国版)》,荣获“中国企业标普全球ESG评分最佳10%”和“发电行业最佳进步企业”等表彰[44] 公司2025年发展策略情况 - 2025年公司将狠抓安全及精细运维,加强设备治理提升效益[54] - 2025年公司将着力提升电力交易和营销能力[55] - 2025年公司将灵活调整业务策略,聚焦开发优质项目[56]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情况 - 公司将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84]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3[85] - 集团本年度收入及经营溢利贡献分析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6和7[85] - 集团本年度业绩载于第59页之综合损益表[86] - 本年度末期股息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7[86] - 公司本年度内储备变动载于第65页和201页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2[87] 公司管理层任职情况 - 刘顺兴63岁,2007年加入集团,2009年6月起任公司主席[64] - 刘建红56岁,2007年加入集团,2016年1月起任公司副主席[65] - 桂凯66岁,2015年加入集团,2020年8月起任公司行政总裁[66] - 牛文辉54岁,2010年加入集团,2017年1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执行官[67] 公司股份购回情况 - 2024年公司以7449.5万港元总价购回1.3848亿股普通股并注销[90] 公司股息派付情况 - 董事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35港元,金额约2.79371亿港元,预计2025年6月底前派付[95]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至2025年6月15日,董事会可提前终止[98] - 计划限额为授出股份面值不超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的5%,个人限额为不超1%[100] - 2024年1月1日可供授予的奖励股份总数为1.50511748亿股,12月31日为1.48161748亿股[100] - 2024年根据该计划授予的奖励股份(不包括库存股)数目除以本年度已发行股份的加权平均数约为0.04%[100] - 根据该计划可供发行的奖励股份数目为1.65411748亿股,约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的2.07%[101] - 2024年12月31日,该计划信托人持有的未归属股份数目为1725万股[102] - 若公司发生控制权变动,除非董事会另有决定,所有未获归属的奖励股份须立即归属[104] - 选定雇员在信托人将奖励股份所有权归属前,无投票或收取股息等权益或权利[105] - 2024年1月1日未归属奖励股份总数为35800000股,12月31日为17250000股,本年度已归属20900000股,已失效650000股,新增授出3000000股[108] - 2024年3月15日授予五名最高薪人士1000000股奖励股份,授予其他雇员2000000股奖励股份[108] - 奖励股份归属期分别为2022年2月15日、2023年2月15日、2024年2月15日、2025年2月15日,各占25%[110] - 奖励股份授出价为零,授出日期公允价为每股0.66港元[110] 公司董事委任情况 - 2024年4月26日,陈锦坤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0][111][120][142][160] - 2024年10月25日,蔡斌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1][142][160]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刘顺兴在公司股份好仓总计1792214242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22.45%[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刘建红在公司股份好仓总计17971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2.25%[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桂凯在公司股份好仓为156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0.20%[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牛文辉在公司股份好仓为16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约0.20%[118] - CWPI持有1,002,877,155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12.56%;华电新能源持有880,000,000股,占11.02%;Splendor Power Limited持有751,837,087股,占9.42%[124] - 刘顺兴先生持有CNE Group Limited 46.77%已发行股份及Splendor Power Limited 99%已发行股份,实益持有37,500,000股股份[120] - 刘建红女士为全权信托创办人及委托人,该信托持有150,000,000股股份,刘建红女士实益持有29,710,000股股份[120] - 公司主要股东CWPI持有1,002,877,155股公司股份,由两名执行董事间接持有[152] 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陆先生拥有北京方源99%权益,控制并间接拥有协合运维46.75%权益[127] - 本年度内,集团电力公司向协合运维购买运维及技术服务的服务费总额约为人民币99.04百万元[131] - 本年度内,集团向协合运维及其五家附属公司提供金额为人民币90.76百万元的财务资助[132] - 2024年12月31日,协合风电就贷款协议项下结欠银行的未偿还债务总额约为人民币198.85百万元向银行提供财务担保[132] - 协合风电向两家目标附属公司分别提供人民币20百万元及人民币40百万元无抵押货款,40百万元已偿还,20百万元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偿还[133] - 天津新源以融资租赁安排方式向协合运维提供约人民币30.76百万元财务资助,融资期至2027年11月28日[133] - 履约担保最高罚款额为人民币5百万元,担保期至2044年[134]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61.89%,最大客户占14.15%[140] - 本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73.73%,最大供应商占20.72%[141] 公司董事会构成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3位董事组成,包括7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和5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52] - 2024年12月31日,十三名董事中有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1]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9名男性董事及4名女性董事[184] 公司治理相关制度与执行情况 - 公司已确认持续关连交易按公平合理条款订立,符合股东整体利益,核数师发出无保留意见函件[13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2024年遵守规定标准[150] - 公司2019年采纳谨慎且可持续的股息政策,董事会可酌情厘定股息[151] - 董事会一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2024年共举行19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58] - 2024年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股东大会及培训情况良好,多数董事出席率达100%[158] - 全体现任董事2024年已阅读企业管治及规例课题相关培训并提供记录[159] - 公司设立提名、薪酬、审核及ESG四个委员会,并制定特定职权范围[161] - 薪酬委员会由3位成员组成,2024年举行4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167][168] - 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2024年薪酬总额在人民币200万 - 400万元的行政人员有6人[168] - 执行董事薪酬包括固定和浮动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收取固定袍金及奖励股份/购股权[168]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提名政策执行情况,2024年曾就董事独立性进行检讨[162][164] - 提名委员会由3位成员组成,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171] - 审核委员会由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186][187]
协合新能源:保持高比例派息,筹备新加坡第二上市-20250306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05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有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协合新能源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3%至27.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受建成出售电站交易周期影响同比下降16.5%至8.05亿元人民币 [2][4]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2024年全年派息维持2023年水平,派息比率超30%,股息率7% [4] - 公司新能源发电项目装机量持续增长,市场交易电量占比超70%,海外市场有望获优质项目落地 [4] - 公司目前估值为2024年PE4.6倍,行业内较低,投资者可逢低布局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3%至27.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16.5%至8.05亿元人民币 [2][4] - 2024年已投运电站出售50MW,较2023年的102MW大幅下降,资产出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2] 公司装机情况 - 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4.6GW,同比增加565MW,其中风电权益装机3732MW,光伏权益装机883MW,平价项目装机容量3189MW,占69.1% [2] - 在建项目1996MW,约1GW将在2025年完成投产,全年涉及资本开支40亿人民币 [2] 发电业务情况 - 2024年风电及光伏项目利用小时同比下降超10%,风电项目限电率9.5%,光伏项目限电率18.5%,限电对利润影响超2亿,平均电价下滑,风电项目平均电价同比降2.7%,光伏项目平均电价同比降12.4% [3] - 2024年控股电厂权益发电量同比增长25%至7515GWh,发电收入同比增长11.4%至25.2亿元人民币,控股电厂及合联营电厂合计利润同比增0.3%至9.56亿元人民币 [3]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筹备新加坡第二上市,以介绍方式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第二上市,利于拓宽融资渠道及投资者基础,且公司总部在新加坡,正加大海外市场新能源项目资源获取 [3] 公司派息情况 - 公司拟保持派息每股0.035港元,与去年持平,派息比率32%,股息率达7% [2] 股东结构情况 - 管理团队持股23.5%,华电新能源持股11.0%,其他持股65.5% [8] 股价表现情况 - 一个月相对收益9.49%,绝对收益4.21%;三个月相对收益 -17.34%,绝对收益 -4.81%;十二个月相对收益 -35.84%,绝对收益 -25.00% [9] 同业估值比较情况 - 协合新能源2024年PE4.6倍,行业平均为8.0倍,在行业内属较低 [12]
协合新能源:保持高比例派息,筹备新加坡第二上市-20250305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3-05 22: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未有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协合新能源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3%至27.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16.5%至8.05亿元人民币,公司拟筹备新交所第二上市利于发展,重视股东回报,派息比例32%,股息率达7%,2024年PE4.6倍,行业内属较低,投资者可逢低布局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3%至27.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16.5%至8.05亿元人民币 [2][4] - 2024年已投运电站出售50MW,对比2023年出售102MW,资产出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2] - 2024年派息每股0.035港元,与去年持平,派息比率32%,股息率达7% [2] 装机情况 - 2024年底,公司持有的新能源发电装机为4.6GW,同比增加565MW,其中风电权益装机3732MW,光伏权益装机883MW,平价项目装机容量3189MW,占69.1% [2] - 在建项目1996MW,约1GW将在2025年完成投产,全年涉及资本开支40亿人民币 [2] 发电业务 - 2024年,风电及光伏项目利用小时同比下降超10%,风电项目限电率达9.5%,光伏项目限电率达18.5%,限电对利润影响超2亿,风电项目平均电价同比降2.7%,光伏项目平均电价同比降12.4% [3] - 2024年控股电厂权益发电量同比增长25%至7515GWh,发电收入同比增长11.4%至25.2亿元人民币,控股电厂及合联营电厂合计利润同比增0.3%至9.56亿元人民币 [3] 上市计划 - 公司拟以介绍方式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进行主板第二上市,利于拓宽融资渠道及投资者基础,加大海外市场新能源项目资源获取 [3] 股东结构 - 管理团队持股23.5%,华电新能源持股11.0%,其他持股65.5% [8] 股价表现 - 一个月相对收益9.49%,绝对收益4.21%;三个月相对收益 -17.34%,绝对收益 -4.81%;十二个月相对收益 -35.84%,绝对收益 -25.00% [9] 同业估值比较 - 协合新能源2024年PE4.6倍,行业平均为8.0倍,在行业内属较低 [12]
协合新能源:资产“小而精”,公司“小而美”-20250305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3-05 19: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0.78港元,较现价有58%上升空间 [6][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27.52亿元,同比增长6.31%;股东应占期内盈利8.05亿元,同比减少16.46%;基本每股盈利10.06分,拟派末期股息0.035港元,派息率从27%提升至32%,盈利下降受电价、限电和转让资产收益下降等因素影响 [3][9] - 2024年新获取风光投资项目1399MW,中国区域720MW,其他国家679MW;截至2024年底,中国区域累计风光资源储备超10.75GW;在建项目约2GW,2025年资本开支40亿,计划投产1GW,上半年预计投产50%,力争6月前并网;2025年将出售资产,出售给沙电的项目上半年交割完成,增厚业绩 [4][10] - 2月28日公司回购897万股,金额425.96万港元;2025年将择机回购,力度高于2024年;派息率稳定在30%-33%;2025年动态PE约3.8倍,PB约0.4倍,处于估值洼地,股息率约8.08%,安全边际高 [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2025年3月3日收盘价0.495港元,总股本7982百万股,总市值40亿港元,净资产8906百万元,总资产32130百万元,52周高低0.69/0.45港元,每股净资产1.18港元 [2] - 主要股东为刘顺兴及关连人士(22.45%)、华电福新(11.02%) [2] 行业估值 - 光伏行业平均2023A-2026E的PE为9.0、10.1、14.2、10.2,PB为1.0、1.0、0.9、0.9;风电行业平均2023A-2026E的PE为7.8、6.9、5.9、5.3,PB为0.7、2.9、2.8、2.8;协合新能源2023A-2026E的PE为4.0、4.5、3.8、3.5,PB为0.4、0.4、0.4、0.4 [14] 财务报表摘要 - 收入方面,2022A-2026E分别为2679、2589、2752、2928、3082百万元,同比增长23%、-3%、6%、6%、5% [7][16] - 净利润方面,2022A-2026E分别为872、964、805、959、1045百万元,同比增长12.0%、10.5%、-16.5%、19.1%、9.0% [7][16] - 盈利能力指标,EBITDA利率2022A-2026E分别为39%、34%、25%、38%、40%,净利率分别为33%、37%、29%、33%、34% [16][19] - 营运表现指标,SG&A/收入2022A-2026E分别为16%、16%、12%、12%、11%,实际税率分别为20%、15%、-1%、15%、15% [16][19] - 财务状况指标,净负债/股本2022A-2026E分别为(0.2)、0.2、0.5、0.4、0.4,收入/总资产分别为0.10、0.08、0.09、0.10、0.11 [16][19] 资产负债表 - 现金2022A-2026E分别为3471、2445、1694、1678、1898百万元,应收账款分别为1370、1416、1649、1566、1488百万元 [17][21] - 总负债2022A-2026E分别为19078、22801、23224、19658、19176百万元,股东权益分别为7832、8283、8715、9122、9786百万元 [17][21] 现金流量表 - 营运现金流2022A-2026E分别为2400、1581、2191、1989、2107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772)、(4588)、(2015)、(1472)、(1437)百万元 [17][21] - 融资活动现金流2022A-2026E分别为1277、1974、(935)、(541)、(457)百万元,现金变化分别为(94)、(1033)、(759)、(24)、213百万元 [17][21]
协合新能源20250227
2025-03-02 14:3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新能源行业 公司:未提及公司名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业绩情况** - 总资产由2023年末312.4亿元增长至321.3亿元,同比增长2.9%,净资产增幅5.6%达89.06亿元[2]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8.0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5%,2024年规模净利润下降主要因项目出售减少[3] - 全面摊薄的EPS本报告期内为10.05人民币分,较去年同期下降11.8%[3] - 发电业务收入同比上涨11.4%,业绩完成14.33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3.5%[3] - 其他业务收入实现2.36亿元,同比下降28.3%,但板块业绩扭亏为盈[3] - 每股净资产上升10%,总资产负债率较2023年末下降0.71个百分点,综合融资利率较同期再降62个基点,首次进入三个头,新增期款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4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持有并网发电的风电厂和光伏电厂全亿装机容量4615兆瓦,其中风电厂3732兆瓦占比约81%,光伏电站883兆瓦占比约19%,2024年新增投产项目566兆瓦,其中风电266兆瓦、光伏300兆瓦,近70%为平价项目[4] - 权益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5%,其中控股风电权益发电量同比增长26.6%[4] - 控股的光伏电站和合营电厂利润同比下降[4] - 2024年在全球范围内新获取风光投资项目1399兆瓦,其中中国区域720兆瓦、其他国家679兆瓦,还新获取国际储能投资项目308兆瓦616兆瓦时,在中国区新签风光资源2294兆瓦、太阳能资源160兆瓦,截至2024年底,在中国区域累计风光资源储备超过10.75吉瓦[5] - 管理费用由4.04亿元降至3.44亿元,降幅15%[9] - **行业和市场变化** - 美国2024年用电量增长2%,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能源密集型负荷爆发式增长带动电力投资热潮[10] - 欧盟风电和太阳能装机持续增长,2024年发电量占比达28.1%,较2023年上升1.4个百分点,占比与同期化石能源相当,立法推进电力市场改革[10] - 亚洲以法律形式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10] - 2025年2月中国出台新能源市场化改革重要实施方案[10] - 2024年全球风机单机容量大型化趋势持续,但技术迭代速度放缓,风机设计思路差异化,国际市场风机价格维持高位,中国市场风电单位千瓦造价保持低位且价格稳定[11] - 以TopCom为代表的N型光伏组件价格处于低位,中国、欧洲、美国等主要市场新增光伏装机同比快速增长[11] - 2024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系统造价降幅显著,平均降幅达40%,新型储能爆发式增长[12] - 绿氢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多个试点项目未达预期目标[12] - 2024年全球多个经济体进入降息通道,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均降息100个基点,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三次下调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降60个基点[12] - **公司未来规划** -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推进精细化智慧化运维,降低故障频次和损失电量[13] - 研究新能源市场化交易和差价结算机制,强化电厂营运能力建设,提升电力现货交易能力,做好绿电绿证销售[13] - 梳理优化国际区域重点开发市场,调整业务布局,聚焦重点国家和地区,贯彻绿地开发理念[13] - 梳理项目工程开工因素,制定针对性策略,培养国际工程建设管理等能力,规避建设风险[14] - 把握降息通道有利融资环境,动态调整融资策略[14] - 创新经营性开发模式,推进重点项目合资合作,盘活低效资产回收资金[14] - 开展成本费用分析,推行降本增效措施,优化组织机构和岗位,落实度电成本最低理念[15] -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在ESG方面保持领先[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电厂利用小时数和限电率**:全亿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2192小时,较中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高65小时,全亿光伏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1272小时,同比下降12.6%,较中国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数高61小时;已投产风电厂平均弃风率9.5%、光伏电厂平均弃光率18.5%,均较去年同期增加,原因是部分电厂所在区域风光装机规模增长快于电网架构优化速度[7] - **电价情况**:风电平均综合电价较去年下降0.55分/千瓦时,光伏平均综合电价较去年下降6.38分/千瓦时,新建电厂成本降低及存量电厂质量优化使项目平均度电成本下降,抵消平均综合电价下降影响[8] - **电力交易情况**:2024年控股电厂结算电量74.54亿千瓦时,其中交易电量总计53.31亿千瓦时,占比约71.5%,完成绿电交易8.11亿千瓦时[8] - **权益利润下降原因**:核电营5000万,电价下降对利润潜在影响近1亿元(风电6200万、光伏4000多万),2024年度包含核电营发电利润贡献后发电利润板块基本持平;其他收益部分资产转让下降3.7亿元;所得税减少1.5亿元(取得香港税收豁免身份冲回分红税9000万);2024年实际减少分费提取约6500万元;开展降本增效活动,管理费节约6000万元[17] - **资产转让情况**:公司市盈率四倍左右,项目收益率高于此,通合项目PB接近3.6倍,伊兰项目1.9倍,公司整体PB0.4倍,认为对外项目转让划算,一级市场收益高于二级市场;2025年资产转让量看市场情况[19] - **容量目标**:不再追求容量目标快速实现,更重视资产质量,没有一定要速度实现10G瓦的想法,但会尽快建成投产,考虑综合负载率、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20] - **136号文看法**:认为是全面开展建立市场化交易的过渡性文件,是稳定市场和投资人预期的平衡方案,长期看是中国电力市场与国际成熟主流电力交易市场规则并轨的积极举措,对行业和市场影响偏中性,利好新增项目,鼓励合约概念,扭转光伏储能项目上网负面预期,增强盈利预期,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22] - **2025年资本性开支**:预计2025年资本性开支40亿元左右,根据在手项目建设时间,预计今年建成投产100万千瓦左右(有光伏有风电),平均造价浮动,光伏2元左右,也会为2026年投资项目预付一些款项,会根据项目进展稍有变动[25] - **未来增长点**:增加权益装机容量并优化资产;运营上用高科技手段做好市场化营销工作;建设中降低工程造价和度电成本;做好精细化专业化管理,降低各项费用和融资成本[26] - **1月权益发电量下降原因**:上半年权益电量减少主要在东北,因北方地区冬季不冷且没风,1月全域电量减少主要受东北和北方地区资源下降影响[29] - **限电问题**:限电严重和限电率增加是因去年政策调整,允许风电太阳能设备利用率降低到90%(之前为95%以上),目的是让电网能更多容纳风电太阳能,电力交易市场利用市场配置发电量也会产生影响;目前行业投资仍踊跃,个别企业控制投资节奏;过去两个月限电概率与去年同期差不多,达到新平衡[30]
协合新能源:项目储备充裕,维持稳定派息-20250301
国元国际· 2025-02-28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项目储备充裕2025年计划新增投产1GW 新加坡二次上市有利拓宽融资渠道 择机回购稳定派息价值低估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公司年度业绩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人民币27.52亿元同比增长6.31%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盈利为人民币8.05亿元同比减少16.46% 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0.06分拟派末期股息每普通股0.035港元 每股净资产为1.09元同比增长11.31% [1] 建议新加坡二次上市 - 公司拟促使建议以介绍方式将其已发行普通股以及公司所采纳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能不时发行普通股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第二上市 如无不可预计状况计划于2025年3月31日或前后提交申请 预料建议第二上市不会涉及发行任何新股份或其他集资行动 倘建议第二上市完成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其后将继续于联交所上市及买卖 [2] 点评观点 - 项目储备充裕2025年计划新增投产1GW 2024年盈利下降受电价下降限电以及转让资产收益同比下降等综合因素影响 2024年新获取风光投资项目1399MW 截至2024年底中国区域累计风光资源储备超10.75GW 在建项目约2GW 2025年计划投产1GW 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为40亿 同时将持续择机出售部分资产 [3] - 新加坡二次上市有利拓宽融资渠道 建议新加坡第二上市后将使公司能够进入新加坡证券市场 有利拓宽公司股东基础及未来融资渠道 提升整体证券流动性 [4] - 择机回购稳定派息价值低估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回购 派息率维持在30%左右 2025年动态PE约4.3倍 PB0.4倍 股息率约为7.56% 仍处于估值洼地 [5]
协合新能源:项目储备充裕,维持稳定派息-20250228
国元国际控股· 2025-02-28 21: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盈利下降受电价下降、限电及转让资产收益同比下降等综合因素影响,但项目储备充裕,2025年计划新增投产1GW,预计资本开支40亿并持续择机出售部分资产 [3] - 建议新加坡二次上市有利于拓宽公司股东基础及未来融资渠道,提升整体证券流动性 [4]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回购,派息率维持在30%左右,当前处于估值洼地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公司年度业绩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人民币27.52亿元,同比增长6.31% [1]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盈利为人民币8.05亿元,同比减少16.46% [1] - 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0.06分,拟派末期股息每普通股0.035港元 [1] - 每股净资产为1.09元,同比增长11.31% [1] 建议新加坡二次上市 - 公司拟以介绍方式将已发行普通股及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能发行的普通股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第二上市,预计2025年3月31日或前后提交申请,不涉及发行新股或集资行动,完成后股份继续于联交所上市及买卖 [2] 点评观点 项目储备充裕,2025年计划新增投产1GW - 2024年公司在全球新获取风光投资项目1,399MW,中国区域720MW,其他国家679MW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区域累计风光资源储备超10.75GW,其中风电约6.5GW、光伏约4.25GW [3] - 目前在建项目约2GW,80%为风电项目,20%为光伏项目,2025年计划投产1GW,预计资本开支40亿,持续择机出售部分资产 [3] 新加坡二次上市有利拓宽融资渠道 - 建议新加坡第二上市后,公司可进入新加坡证券市场,拓宽股东基础及未来融资渠道,提升证券流动性 [4] 择机回购,稳定派息,价值低估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回购,派息率维持在30%左右 [5] - 公司2025年动态PE约4.3倍,PB0.4倍,股息率约为7.56%,处于估值洼地 [5]
协合新能源(00182.HK)2月28日回购897.00万股,耗资425.96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2-28 20:44
公司 - 协合新能源2月28日在港交所公告以每股0.470港元至0.480港元价格回购897.00万股 回购金额达425.96万港元[1] - 该股当日收盘价0.475港元 下跌1.04% 全天成交额776.96万港元[1]
协合新能源(0018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2-27 16: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7.52亿元,较2023年的25.89亿元增长6.31%[4]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5.16亿元,较2023年的14.06亿元增长7.84%[4]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8.67亿元,较2023年的10.49亿元下降17.33%[4]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8.76亿元,较2023年的9.89亿元下降11.44%[4]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0.06分,较2023年的11.42分下降11.91%[4] - 2024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8.53亿元,较2023年的9.85亿元下降13.43%[5]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321.30亿元,较2023年的312.36亿元增长2.86%[7]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52.83亿元,较2023年的159.22亿元下降3.90%[7] - 2024年公司银行借款为48.10亿元,较2023年的28.09亿元增长71.24%[7] - 2024年公司其他借款为92.96亿元,较2023年的118.57亿元下降21.60%[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7940253千元,2023年为6878585千元[9] - 2024年负债总额为23223533千元,2023年为22800954千元[9]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03805千元,2023年为107854千元[9] - 2024年资产净值为8906306千元,2023年为8435414千元[9]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8714950千元,2023年为8283036千元[9] - 2024年非控制性权益为191356千元,2023年为152378千元[9] - 2024年持续经营外部客户收入为275205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8864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31][3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346035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370364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32] - 2024年有四名外部客户分别占集团收入逾10%,2023年为两名[33] - 2024年售电收入中,标杆及交易电价收入为215804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6796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2%[36]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3168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0414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16%[37]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为70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3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88%[39] - 2024年财务成本为6839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4416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7%[39]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8803千元人民币,2023年开支为153825千元人民币[40]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归属普通股股东溢利为8051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6377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46%[43] - 2024年公司普通股股东股息分配确认为25889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7848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4%[46] - 2024年合同资产为78,815千元,2023年为116,175千元[47]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为1,648,792千元,2023年为1,415,900千元[48]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信用损失后净额343,388千元,2023年为415,730千元;应收电价调整款1,178,858千元,2023年为991,170千元[50]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为589,014千元,2023年为1,672,288千元[56]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7,982,039千股,面值68,390千元;2023年为8,444,719千股,面值72,598千元[57]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27.52054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6.3%;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8.05133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16.5%[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89.06306亿人民币,每股资产净值为1.09元[68] - 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25.88646亿人民币,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9.63774亿人民币[6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84.35414亿人民币,每股资产净值为1.02元[68]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0.06分,摊薄每股盈利为10.05分[68] - 2023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1.42分,摊薄每股盈利为11.39分[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货币资金约为人民币2,229,188千元(2023年:3,902,924千元),净资产为人民币8,906,306千元(2023年:8,435,414千元),有息负债余额为人民币16,649,824千元(2023年:16,692,318千元),资产负债率为72.28%(2023年:72.99%)[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以房屋及机器设备抵押获得贷款余额人民币8,617,064千元(2023年:11,170,018千元)[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签订合同但仍未产生之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680,010千元(2023年:2,889,393千元)[97] 业务线出售情况 - 2023年11月公司以126090000元出售智慧运维业务部分权益,仍持有33.25%权益作为合营企业列示[18] - 公司计划出售发电板块三家附属公司全部股权,总代价分别为5.06107亿元、0.65亿元和6.36241亿元[51] - 2024年公司出售了电厂权益装机容量50MW[90] 会计准则采用情况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等多项准则修订,对合并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2][15][17] 业务分类情况 - 公司主要经营发电、智慧运维(2023年11月出售)、其他三类业务[20] - 公司按经调整息税前盈利计量评估运营分类表现,不包括非经常性收入及开支影响[1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发电业务售予对外客户收入为25.16亿元,其他业务为2.36亿元,总计27.52亿元[22] - 2024年分类业绩发电业务为14.33亿元,其他业务为0.17亿元,总计14.49亿元[22]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8.67亿元,本年度溢利为8.76亿元[22] - 2024年12月31日分类资产发电业务为303.34亿元,其他业务为16.91亿元,资产总额为321.30亿元[22] - 2024年12月31日分类负债发电业务为224.32亿元,其他业务为5.92亿元,负债总额为232.24亿元[22] - 2023年发电业务售予对外客户收入为22.59亿元,其他业务为3.29亿元,智慧运维为3.99亿元,总计29.88亿元[24] - 2023年分类业绩发电业务为12.62亿元,其他业务亏损0.34亿元,智慧运维为0.38亿元,总计12.66亿元[24]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1.58亿元,本年度溢利为9.89亿元[24] - 2023年12月31日分类资产发电业务为285.01亿元,其他业务为24.74亿元,资产总额为312.36亿元[24] - 2023年12月31日分类负债发电业务为213.10亿元,其他业务为12.96亿元,负债总额为228.01亿元[24] 项目获取与建设情况 - 2024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获取风光投资项目1399MW,其中中国区域720MW,其他国家679MW;新获取国际储能投资项目308MW/616MWh[69]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境内新获取风光投资项目(年度建设指标)720MW,新签风电资源2294MW,太阳能资源160MW[69]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中国区域累计风光资源储备超10.75GW,其中风电资源约6.5GW、光伏资源约4.25GW[69] - 2024年公司总建设规模达到2562MW,上一年结转的续建项目1667MW,本年度新增投产项目566MW(风电266MW、光伏300MW),1996MW项目下一年度继续建设[70] 装机容量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网发电的风电场及光伏电站权益装机容量4,615MW,较2023年同期的4,050MW增长14.0%,其中风电场3,732MW,光伏电站883MW[72][77] - 集团平价项目装机容量为3,189MW,占权益容量的69.1%[72] 融资成本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新增提款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43%,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98%,较2023年的4.60%下降62bps[74][75] 发电量与收入利润情况 - 2024年集团权益发电量8,645GWh,较上年同期增长10.5%,其中风电7,702GWh,同比增长10.2%,光伏943GWh,同比增长12.8%[78][79] - 2024年集团控股子公司电厂收入2,515,951千元,较2023年增长11.35%,净利润797,814千元,较2023年增长4.69%[80][81] 绿电交易与绿证销售情况 - 2024年集团完成绿电交易8.11亿千瓦时,实现绿证销售641万张,均同比增长[81] 电站利用小时数与弃电率情况 - 2024年集团风电场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2,192小时,较去年下降10.5%,光伏电站1,272小时,较去年下降12.6%,但较中国平均仍分别高出3.1%和5.0%[83][84] - 2024年集团风电场平均弃风率9.5%,较去年增加5.8个百分点,光伏电站平均弃光率18.5%,较去年增加12.6个百分点[84][85] 管理费用情况 - 集团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5%[89] 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全职雇员814名,其中集团总部及管理中心191人,项目开发等481人,设计咨询等其他业务142人[93] 担保与减排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提供担保的债务本金余额为人民币465,988千元[96] - 2024年公司CO2减排6,255千吨,累计减排61,715千吨;SO2减排2,090吨,累计减排31,739吨;NOX减排2,179吨,累计减排29,661吨;节约标煤3,424千吨,累计节约24,197千吨;节约用水13,523千吨,累计节约126,138千吨[96] 公司荣誉情况 - 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至AA级,入选标普《可持续发展年鉴2024(中国版)》,荣获“中国企业标普全球ESG评分最佳10%”和“发电行业最佳进步企业”等表彰[91]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狠抓安全及精细运维,提升电厂效益[99][100] - 2025年公司将着力提升电力交易和营销能力,提升电厂利润[101] - 2025年公司将锚定目标推进建设,大幅提升新投产容量[103] 股息派发情况 - 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35港元,金额约2.79亿港元,预期2025年6月底前派付[111] 股票回购与注销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回购1.3848亿股普通股,涉及款项6811.7万元;注销4.6268亿股,相关回购成本2.54067亿元[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回购5.0956亿股普通股,涉及款项3.01001亿元;注销5.3075亿股,相关回购成本3.14731亿元[58] - 2024年公司以7449.5万港元总价购回1.3848亿股普通股并注销[112] - 2024年4月购回1483万股,最高每股0.64港元,最低0.60港元,总额904.4万港元[112] - 2024年5月购回111万股,每股0.60港元,总额66.6万港元[112] - 2024年8月购回1313万股,最高每股0.55港元,最低0.53港元,总额705.98万港元[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