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半导体、AI ASIC设计、自动驾驶芯片、视频处理器、RISC-V指令集等[2][6][10][15][27] * 公司为芯原股份(新元股份),成立于2001年,2020年科创板上市,从中国半导体IP龙头成长为AI ASIC龙头[6][9] 财务与订单表现 * 2025Q2营业收入5.84亿元(环比+49.90%),其中量产业务收入2.61亿元(环比+79.01%),IP授权收入1.87亿元(环比+99.63%)[3] * 截至2025Q2在手订单30.25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23.17%),90%来自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81%订单预计一年内转化收入[2][4][5] * Q2新签订单超10亿元,主要增长来自数据处理相关客户的定制芯片需求[5][39] 技术与产品突破 * 自动驾驶芯片:设计性能达英伟达Orin芯片2倍,面积400平方毫米,含24个ARM A78AE核心(2.3GHz),对标特斯拉FSD系统[15][16] * 视频处理器:国内领先且国际表现显著,应用于短视频公司/OEM厂商,新一代方案增加NPU引擎和端侧推理功能[10][36][37] * AI芯片:已服务82个客户,出货超1亿颗芯片覆盖12领域,两家客户使用其GPU技术准备上市[10] * Chiplet技术:预计2026年成为云端主流,布局云端AI和高端自动驾驶两大赛道[41][44] 市场与客户 * 40%销售收入来自境外(谷歌/亚马逊等),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2][7] * 汽车领域:近千万辆车使用其仪表盘技术,与N支付/ST长期合作[11][12] * 典型案例:亚马逊摄像头项目(9000万颗芯片/两节5号电池供电)[13] 研发与人力资源 * 员工2000人,研发占比89%(97%在国内),985/211硕士占比97%,主动离职率仅8%[2][7][31] * 2024年招募200人,申请专利70+项,连续五年获评最佳公司[31] * 研发策略:增加毕业生招聘应对多项目并行,优化人力成本[42] 行业趋势与预测 * AI设备:2030年半导体市场1.2万亿美元中70%与AI相关,小型化设备(如一体机)潜力大[20] * AR眼镜:需解决重量(<50克)、续航(>8小时)、价格(<2000元)及Micro LED技术瓶颈[21][22] * 自动驾驶:国产芯片预计2026年上车,2028年全面推广,车企可通过众筹联合开发降低成本[25] * RISC-V:开源指令集助力自主可控,在物联网/汽车领域挑战ARM生态[27][38] 风险与策略 * 国产替代:强调安全可控而非完全自主,采取部分脱钩+开放合作策略[45] * 国际形势:利用时间窗口坚持"两条腿走路"(国际合作+自主研发)[46] * 并购整合:重视文化融合,如18年前并购美国Essilor的经验[47] 其他关键数据 * 股价自2024年9月累计涨幅超300%,远超科创50/上证指数[2][6] * 预测2026-2027年牛市由大算力硬件驱动,2025年股市或达4000点[5][32] * 芯片尺寸影响:大芯片良率低,Chiplet可减少通信损耗[43]
芯原股份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