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行业为特种钢材行业,重点关注雅夏水利枢纽工程对特种钢材的需求[1][2] - 涉及公司包括华凌钢铁、宝钢、武阳钢铁、太原钢铁(太钢)、包钢股份等[2][8][9][11][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雅夏水利枢纽工程特种钢材需求 - 结构支撑材料需420-450级别以上,零下40度冲击功大于50焦耳[2][5] - 压力管道需1,000兆帕以上抗拉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性[2][5][8] - 发电机用无取向硅钢需230排号以上,带特殊涂层(如C6)[2][5][11] - 输配电铁塔材料需强度450兆帕以上,耐低温[12] - 总需求量:结构支撑材料300万吨,压力管道20万吨,涡壳3,500吨,磁极及磁轭14,000吨,无取向硅钢28,000吨,输配电铁塔30万吨[5] 企业生产优势 - 华凌钢铁、宝钢、武阳钢铁在960兆帕以上高强度压力管道和引水洞蜗壳岔管领域有优势[2][8] - 太原钢铁(太钢)在磁性材料(1,000兆帕以上)和不锈钢产品领域表现突出[2][9][11] - 宝钢在高等级无取向硅钢领域占据国内80%特高压市场份额,唯一满足铁损2.5以下、耐180度高温涂层等要求[11] - 包钢股份中标雅夏6.2万吨稀土合金钢材项目,单吨利润约1,000元[15] 利润率与质量控制 - 硅钢产品市场价格9,000元/吨,雅夏项目售价13,000元/吨,利润率较高[14] - 热轧车缸产品市场价4,000-5,000元/吨,项目价7,000-8,000元/吨[14] - 质量要求苛刻,返工成本高,制造端需100%保证质量[14] 其他重要内容 钢铁行业政策与减排 - 2025年底前需完成5%减量目标,2026年执行更严格目标[3][16][17] - 减排措施:超低排放、极致能效、碳排放指标控制,未完成改造企业需减产更多[18] - 2025年为数据收集阶段,2026年起控制碳排放总量,推动碳交易[18] - 约20%-25%钢铁企业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将面临强制退出或升级[18] 电炉炼钢 - 电炉炼钢占比仅10%,目标提升至15%,但成本比高炉高200元/吨[21] - 电炉开工率约50%,未来随政策推进有望提升至70%-80%[21] 产能控制新措施 - 未来可能扩展控制至成材环节(钢管、棒线、冷热轧等)[20] - 考核指标或新增万元GDP能耗、纳税额等经济效益指标[19]
特钢专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