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固态电池专家会
丰田丰田(US:TM)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 - 公司:丰田(日本)、出光新产(日本)、国内固态电池企业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丰田战略调整 - 日本总部侧重核心技术开发(电芯层级),中国专注应用市场需求(电池包和系统)[2] - 利用优势技术收取专利费,通过中国供应链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1][3] - 2024年利润2,400亿人民币,中国市场占比19%,增长潜力巨大[1][4]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丰田计划2026年小规模试产(零点几吉瓦时),2027年量产,初期应用于雷克萨斯高端车型[5] - 中国市场反馈将直接影响推广速度,预计反馈可能不理想[6] 固态电池性能 - 混合动力车型:充放电倍率15C-20C,循环寿命10年/20万公里[7] - 纯电动车型:能量密度350Wh/kg,循环寿命1,500次,零下30℃容量保持率80%[7] 电解质技术路线 - 丰田主攻硫化物电解质,国内企业选择氧化物、卤化物、聚合物等,行业趋势为复合使用[8] - 丰田与出光新产合作:利用石油副产品硫降低成本,3D打印技术提高效率,缓冲层专利提升循环寿命(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90%以上)[9] 生产工艺差异 - 国内:固相法加液相法,成本与一致性落后日本[10] - 日本:石油副产物冷却生产降低成本30%-40%,干法工艺界面接触覆盖率更高[10][11] 3D打印技术应用 - 丰田3D打印电解质层厚度200纳米以下,界面阻抗为传统固相法的1/5[13] - 大规模量产面临成本、效率和一致性挑战[16] 负极材料选择 - 丰田倾向硫化物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结合,因织晶问题暂用硅碳负极[19] - 硫化物负极集流体方案:铜镀镍(成熟但腐蚀)和镍铁(耐腐蚀但导电性差)[24] 正极材料体系 - 丰田可能研究高镍三元、富锂锰基(理论能量密度高但未成熟)、锂锰尖晶石(低成本,适合中低端车型)[25] 生产环境与设备 - 硫化物电池生产需严格控制氧气和湿度,日本设备精度更高[17] - 日本等静压设备压力120-150兆帕,孔隙率控制领先[18] 其他重要内容 - 全固态电池与固液混合态电池在国内并行发展,全固态预计2027年上车应用[21] - 固态电池在混动车和纯电车上的优缺点:安全性高但能量密度和倍率未达理想水平[22] - 循环寿命需在同一材料体系下标准化比较(如国外氧化物可达2万次)[23] - 丰田全固态电池成本目标为通过量产降低,具体数据未公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