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田(TM)
icon
搜索文档
外媒:多家车企涉“零公里二手车”,理想、长安、吉利等在列
凤凰网财经· 2025-07-29 23:32
来源|国际财闻汇 路透社调查97起消费者投诉发现,部分中国车企通过"提前投保"的方式虚增销量,该现象近年来在 业内愈加常见,涉及包括比亚迪、大众、丰田、别克在内的多家中外车企。 多起投诉称,消费者在购车后发现车辆此前已被经销商以他人名义投保。有经销商直言此举是为冲 刺月度销售指标。 被提及的企业除哪吒和极氪外,还包括理想、长安、吉利、一汽大众等品牌。多数车辆在正式销售 前即被计入"已售",业内称之为"零公里二手车"。 针对相关指控,大众中国表示将调查投诉,并强调不会通过保险方式提升销量。上汽通用称公司销 售数据以交付为准。比亚迪、吉利等未回应采访请求。 此外,路透查阅的法院信息显示,自2023年以来,已有消费者因经销商隐瞒"预投保"行为提起诉 讼,部分案件判决消费者胜诉并获得赔偿。业内人士指出,该做法可能误导行业对实际市场需求的 判断,并在产能调配上带来风险。 【 热门视频推荐 】 点击在 看 持续关注↓↓↓ ...
车企“交锋”《财富》世界500强:大众再超丰田、比亚迪首入百强榜
北京商报· 2025-07-29 22:09
| 排名 | 公司名称 | 营收(百万美元) | 更多 | | --- | --- | --- | --- | | 12 | 大众公司 | 351,093.3 | + | | | VOLKSWAGEN | | | | 15 | 丰田汽车公司 | 315,110.2 | + | | | TOYOTA MOTOR | | | | 35 | 通用汽车公司 | 187,442 | | | | GENERAL MOTORS | | | | 36 | 福特汽车公司 | 184,992 | + | | | FORD MOTOR | | | | 40 | Stellantis集团 | 169,652.9 | | | | STELLANTIS | | 图片来源:《财富》官网截图 | 同时,中国车企的表现也十分亮眼。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共10家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 业上榜,其中包括吉利控股、比亚迪、奇瑞、中国一汽等头部车企。《财富》方面表示:"相比去年, 吉利、比亚迪、奇瑞的排名均有所上升,几家车企带动中国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加速走向全球市 场。"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比亚迪排名第91位,总排名提升 ...
美日车企为何反应大不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9 10:11
关税协议核心内容 - 美日达成关税协议 美国对日本商品征收15%对等关税 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开放大米、汽车市场 [2] - 汽车关税从原计划25%降至12.5% 加上基础关税2.5%后合计15% 汽车零部件同样调整为15% 钢铁铝关税维持50% [2] - 日本七大车企关税负担从3.47万亿日元降至1.89万亿日元 减少约1.6万亿日元 [6] 汽车行业影响 - 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达40% 2024年出口量137万辆占总量30%以上 [3] - 日本本土市场外国品牌仅占6%份额 美国品牌销量极低 2024年进口量仅1.67万辆 [4][9] - 日本车企股价大涨 丰田单日涨幅超15% 日经225指数暴涨近1400点 [6] - 五十铃将在南卡罗来纳州建厂 丰田追加8800万美元投资生产混动部件 [7] 美国车企反应 - 底特律三大车企批评协议 认为对北美制造汽车征收更高关税不公平 [7] - AAPC指出日本进口车美国零部件含量低却享受更低关税 损害美国产业利益 [8] - 美国车企在日本市场面临左舵车、高油耗等产品适应性挑战 [9] 投资与市场开放 - 日本承诺在半导体、钢铁、造船、能源、汽车等领域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4] - 协议要求日本增加美国大米进口比例 并开放汽车市场准入 [4] - 白宫称将废除阻碍美国汽车在日本销售的法规 但市场实际开放效果存疑 [8] 行业连锁反应 - 协议为欧盟、韩国提供谈判模板 加剧其达成类似协议压力 [9] - 现代、大众等非日本外资车企股价也随协议公布上涨 [9] - 分析师认为日元贬值20%可部分抵消关税影响 [6]
炮轰电动化、年薪19亿!公司利润暴跌,董事长凭啥涨薪20%?
电动车公社· 2025-07-28 23:14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2024财年,丰田汽车虽然保住了销量第一的桂冠,但 4.8万亿日元(约2320亿元人民币)的 综合营业利润,已经下滑10%。 据丰田内部估计,到了2025财年,净利润甚至有可能暴跌34.9%,只剩3.1万亿日元…… 一般来说,遭遇这种情况,高管不被降薪就不错了。 然而,身为丰 田汽车董事长的丰田章男,却一反常态地拿到了19.49亿日元(约9425万元人民币)的高薪, 涨幅超过20%! 而这,甚至不是他第一次逆势涨薪了。 早在2023财年,丰田子公司被曝 在64款车型上 伪造安全数据,让监管不力的丰田卷入了造假丑闻。 真正有价值的财富,早已被深度绑定在三井等 各大财阀股东当中。 但没想到,丰田章男居然以 16.22亿日元的年薪, 创下了丰田历代董事长的最高薪酬!62%的超高涨幅, 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那么,丰田章男到底凭什么,能以 97%的支持率连任董事长之位?这位70多岁的老头子,又能给丰田带来什么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01. 财富来自权力,权力并非天授 众所周知,丰田章男作为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孙子,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的日本,可以说是携家族荣 ...
加氢站关停潮下,氢燃料电池车难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8 17:26
在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浪潮中,氢燃料电池车凭借零排放、长续驶里程等优势,成为不少车企布局的重要方向。其中,丰田、现代汽车和本田在 该领域投入巨资,且均已推出量产车型——丰田Mirai、本田Clarity和现代Nexo。另外,宝马也颇为看好氢燃料电池车的市场前景,推出ix5 Hydrogen氢燃 料电池概念车。 但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购买价格和运行成本较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不强,导致加氢站的加氢量不足,难以实现盈利;再加上氢能产业整体仍处于起 步期,制氢、储运和加氢环节都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加氢站的运营。近来,从美国到欧洲,从日本到韩国,加氢站关停潮正在全球 主要氢燃料电池车市场蔓延,氢能产业面临的"鸡生蛋、蛋生鸡"困境愈演愈烈。 况且,这并非近期才有的现象,2024年初壳牌在加州运营的7座加氢站关闭,这一年就已经有Mirai车主向丰田汽车申请集体损害赔偿。更早之前,加 州最大的氢燃料零售商TrueZero于2023年宣布关闭10座加氢站并上调氢气价格。 那么,目前加州乃至美国还有多少加氢站?美国能源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5日,美国共有51座开放的公共加氢站和21座私人加氢站。 ...
日本已经被逼上不归路!美日关税谈判后:日本或将矛头对向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7-28 09:06
产业链磁吸效应 - 超过3.2万家在华日企中78%明确表示绝不撤离中国市场[1] - 资生堂加速布局中国美妆市场 日清食品在长三角新建智能工厂 丰田氢能研发中心落地北京[1] 日本汽车产业困境 - 中国电动车抢占全球市场 比亚迪2023年销量超越丰田[2] - 美国持续施加关税压力 日本对美汽车顺差610亿美元占外贸总顺差70%以上[6] - 特朗普政府威胁征收25%关税 日本被迫以农产品开放和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换取关税从25%降至15%[6] 贸易与产业链失衡 - 日本连续五年贸易逆差 2024年对华逆差达424亿美元[2] - 日本对华贸易占其外贸总额20% 但自贸区谈判停滞16轮受美国阻挠[4] - 日本半导体产业投入2万亿日元仍难以撼动中国全产业链优势 全球专利申请量中国150万件对日本50万件[6] 技术竞争与战略失误 - 日本在电动车领域押注氢能源的战略失误 错失新能源革命机遇[6] - 家电 造船 光伏产业市场份额几乎被中国蚕食殆尽[6] - 中国制造业2025战略需要日本半导体材料 光学元件等精密技术[12] 区域经济整合机遇 - RCEP全面生效 中日韩三国GDP总量占全球25%[12] - 中日韩推进高于RCEP标准的自贸协定将释放万亿级市场红利[12] - 若能嵌入中国产业链 日本可重获增长动能[12] 国防与地缘战略 - 日本2025年国防预算达551亿美元 连续13年增长 重点投向远程反舰导弹 F-35战机和战斧巡航导弹[9] - 在宫古岛 石垣岛部署12式反舰导弹 实现西南诸岛武装化[9] - 制定台海有事撤离计划 拟6天内转移12万民众 2026年计划大规模军演[9]
三千万辆中国车利润真不如丰田吗
经济日报· 2025-07-26 05:59
不过,"3000万辆中国车利润不如丰田"的观点,确实折射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失衡问题, 暴露出产业在转型升级中的深层矛盾。以比亚迪、长城汽车等18家主要上市车企为例,去年其净利润总 和不到800亿元,仅相当于丰田的三分之一。更尴尬的是,丰田每卖一辆汽车能赚2.3万元,而自主品牌 平均单车利润不到其一半,很值得深思。 造车规模与效益失衡的原因不难分析。首先,中国车企众多,竞争激烈。去年我国具有整车生产资质的 企业超过200家,经营主体过多,企业质量良莠不齐。由于历史原因,一些落后企业应退未退,通过低 价策略维持基本生存,挤压优质企业生存空间。车企"以价换量"策略虽拉动销量增长,却牺牲了利润。 这也是当前我国汽车市场之所以深陷"内卷式"竞争的重要原因。 其次,产业转型不同步,燃油车利润压缩,"智电"投入短期仍难以盈利。当前,虽然我国大部分传统车 企处在盈利期,但面对行业油转电进程加快,燃油车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而电动化与智能化投入 又"一点都不能少"。"一减一增"之间,我国车企整体利润难免受影响。相反,由于丰田早年传统混动车 型的技术投入正处于市场回报期,对新能源投入较为保守。因此,其利润处于高位不难理 ...
Why Toyota Motor Rallied This Week
The Motley Fool· 2025-07-26 05:12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nd Japan struck a trade deal that was better than feared.Shares of Toyota Motor (TM -1.65%) rallied 11.8% this week, according to data from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Toyota didn't have any major company-specific news this week, as it doesn't report Q2 earnings until Aug. 7. However, there was big news on the trade front, with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nd Japan inking a trade deal that would put milder-than-expected tariffs on Japanese imports, including Toyota cars.Will recent ...
丰田该对特朗普说谢谢
36氪· 2025-07-25 19:12
日本汽车关税谈判结果 - 美国将日本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包含2.5%基础关税[1][2] - 消息公布后日本车企股价集体飙升:本田、日产涨超8%,丰田涨近12%,三菱涨13%,马自达飙17%[1] - 韩国现代汽车股价跟涨6%,起亚微涨0.2%[1] 关税调整对日本汽车业影响 -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580亿美元,占贸易顺差62%[4] - 6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同比暴跌26.7%,5月降幅24.7%[1] - 丰田预计2026财年营业利润3.8万亿日元,较分析师预期低19%,净利润同比下滑34.9%[4] - 丰田北美市场营业利润率预计从12%暴跌至0.6%[5] 日本汽车业战略调整 - 丰田计划将RAV4北美产能集中度从40%提升至80%,零部件本地化率从40%提至60%[7] - 丰田提出帮助美系车进入日本市场,但美系车因不符合日本需求效果有限[8] - 日本同意向美投资5500亿美元并扩大汽车、农产品市场开放[2] 新能源技术路线竞争 - 丰田2025财年销量中混动车型占电动化车型90%,纯电占比极少[15] - 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从2020年23.1%降至2024年13.7%,中国品牌市占率达60.5%[13] - 中国品牌占据东南亚电动车市场75%份额[13] - 丰田在美国混动市场份额接近60%[13] 汇率与财务表现 - 日元兑美元每贬值1日元,丰田营业利润增加500亿日元[15] - 2025财年日元平均汇率153日元/美元,推动丰田营业利润达4.79万亿日元[15] - 丰田2025财年营业利润同比仍下降10.4%,净利润降3.6%[15] 行业格局变化 - 汽车产业占日本GDP12%,提供500万就业岗位[4] - 2024年日本车企在美销售590万辆,美国是其最大单一市场[4] - 丰田RAV4以118.7万辆全球销量超越特斯拉Model Y[3]
日美达成关税协议,日本车企高兴得起来吗?
日经中文网· 2025-07-25 13:41
关税调整影响 - 美国将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7.5%下调至15%,日本7家大型车企合计关税负担减少约1.6万亿日元 [1][3] - 与今年春季2.5%的关税相比,15%仍属高关税且可能趋于固定 [1][3] - 高盛报告显示,7家车企合计关税影响从3.47万亿日元缩小至1.89万亿日元,营业利润降幅从47%收窄至25% [3] - 丰田关税影响从1.6万亿日元降至8720亿日元,本田从5600亿日元减至3052亿日元,日产从4700亿日元减至2561亿日元 [3] - 斯巴鲁和马自达等依赖美国进口比例高的企业避免经营危机,斯巴鲁此前预计关税可能造成3600亿日元负担 [3] 供应链调整 - 本田将美国市场思域混动车型生产从日本转移至当地 [4] - 三菱汽车决定由日产提供OEM生产 [4] - 分析师认为15%关税下从日本出口仍可盈利,向美国转移生产可能性降低 [4][6] 美国市场反应 - 美国制造商反对关税下调,AAPC主席称这是对美国产业和工人的糟糕协议 [5][6] - 美国制造商担忧日本进口车比使用美国零部件的北美生产车承受更低关税 [6] - 丰田7月起在美国平均提价270美元,斯巴鲁也已提价,预计各车企将分阶段涨价 [6] 行业挑战 - 通胀导致美国汽车销售可能下滑,日本经济型汽车销量易受消费心理影响 [7] - 分析师预计15%关税可能永久化,建议车企建立最适合的当地体制 [7] - 丰田和斯巴鲁表示需考虑应对高关税常态,提高生产效率 [7] - 汽车零部件关税也降至15%,但日本中小企业难以转嫁成本 [7] 市场环境变化 - 日本车企此前在2.5%低关税下开展美国业务,未来15%将成为新常态 [7] - 中国本土厂商崛起使日本车企难实现大幅增长,需提高美国市场竞争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