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二季度收入增长6%至5.51亿美元,系统销售额增长3%至16亿美元 [9][18] - 调整后EBITDA为1.432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00万美元,主要由于PH VITRA业务剥离影响 [19] - 同店销售额增长1.7%,连续第18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9][18] - 自由现金流为3190万美元,净资本支出4850万美元 [25] - 净杠杆率从2023年底的5倍降至3.9倍(调整后),累计偿还债务约7亿美元 [13][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Take Five Oil Change业务 - 同店销售额增长6.6%,连续20个季度正增长,收入增长14.7% [20] - 非换油服务收入占比超过20%,新增差速器服务已覆盖全部直营店 [10][20] - 调整后EBITDA增长9.9%至1.082亿美元,利润率35.6% [20][21] - 净新增41家门店(24家直营+17家加盟),过去12个月新增169家 [9][21] 特许经营品牌业务 - 同店销售额下降1.5%,但较第一季度有所改善 [22] - 调整后EBITDA下降880万美元至4540万美元,利润率保持60.9% [22] - 碰撞维修业务持续面临行业压力,但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12][22] - Mako业务环比改善但仍低于去年同期,主要受低收入消费者可支配支出减少影响 [12][22] 国际洗车业务 - 同店销售额增长19.4%,调整后EBITDA增长510万美元至2730万美元 [23]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升120个基点至37% [23] - 预计下半年增长将放缓,主要受天气因素影响 [12][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持续推进去杠杆计划,目标在2026年前将净杠杆率降至3倍 [13][16] - 通过出售美国洗车业务获得2.55亿美元现金及1.3亿美元卖方票据,已变现1.13亿美元用于偿还债务 [24] - 专注于Take Five的扩张,每年新增150家以上门店,同时通过新增服务提升单店收入 [10][20] - 特许经营和国际洗车业务作为高利润率现金流来源,支持公司整体增长 [11][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消费环境动态变化,低收入消费者可支配支出减少对Mako业务造成压力 [12][22] - 碰撞维修行业面临高免赔额和理赔回避等挑战,预计将持续疲软 [67][99] - 关税环境变化未对公司产生实质性影响,多元化供应链和定价能力可应对风险 [14] - 维持2025年全年指引:收入20.5-21.5亿美元,调整后EBITDA 5.2-5.5亿美元,同店销售额增长1-3% [2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Take Five业务表现 - 管理层未披露客流量与客单价具体数据,但强调7%的同店销售额增长和高达70+的NPS评分 [34][35] - 非换油服务收入无明确上限,现有附加服务渗透率中高位40%,部分门店达60%+ [55][72] - 新增差速器服务符合10分钟服务承诺且利润率高于油品更换 [58] 特许经营业务挑战 - 碰撞维修行业整体下滑高个位数,但公司持续获得市场份额 [67][69] - Mako业务受低收入消费者支出减少影响,但特许经营商财务状况整体健康 [83][85] - 玻璃业务仍处于孵化阶段,长期看好其碎片化市场机会 [61][62] 资本结构与增长 - Take Five利润率中期维持35%左右,未来可能随加盟店比例提升而优化 [44][46] - 国际洗车业务增长将因天气因素和基数效应放缓,但市场领导地位稳固 [49][50] - 2025年预计新增175-200家门店,下半年加盟店开业将加速 [106][107] 竞争与劳动力 - 快修行业新进入者有限,规模化运营门槛较高 [138] - Take Five劳动力市场稳定,主要招聘非技术工人并内部培训 [114] - 特许经营业务依赖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由加盟商自主管理 [116]
Driven Brands (DRVN)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