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冠石科技20250807
冠石科技冠石科技(SH:605588)2025-08-07 23:0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冠石科技宁波子公司专注于28纳米至55纳米光掩模板业务,已实现55纳米交付和40纳米生产线通线,28纳米技术预计2025年底设备到位,2026年二季度量产[2][3][7] - 公司2024年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51.95%),2025年一季度营收3.37亿元(同比增长22%)[2][3] - 现有主营业务全年盈利水平约4,000万元,预计2026年底至2027年初实现扭亏为盈[4][26] 技术进展与产能规划 - 技术储备:已完成28纳米技术储备,具备14纳米制程能力(未公开宣布)[7][12] - 设备进度:28纳米曝光机预计2025年底到位,装机需3个月,验证周期6-9个月,量产时间保守估计2026年底[2][14] - 产能目标:2028年28纳米全面量产,年产12,450片,预计营收8.5亿人民币,毛利率30%-43%,净利润率20%[4][23] - 验证进展:40/55纳米产品已送客户(12英寸Fab厂商)验证,海外邮片验证比预期提前一个季度[5][9][10] 市场与竞争分析 - 行业机遇: - 国内28纳米及以上工艺国产化占比低,主流供应商为日本DNP等国际厂商[17] - 中芯国际等大厂委外研磨板需求增加,存储厂(如华宏、华力微)需第三方供应[6] - 多次曝光工艺提升掩模板需求(单套产品从25-50片增至70片)[18] - 竞争策略:避开成熟节点竞争(如轻易、路维等),聚焦28-55纳米高端市场,技术团队经验丰富(来自台积电、中芯国际等)[12][13] - 海外拓展:东南亚市场特殊产品已送出验证[11] 财务与成本结构 - 折旧影响:设备分10年折旧,年折旧费用约1亿多元,已计入盈利预测[24][25] - 盈亏平衡点:营收5亿元可覆盖合并报表,8.5亿元营收下净利润率20%[26] 风险与供应链 - 供应链风险:原物料和高阶设备依赖进口,正评估国内供应商(机械基板、检验清洗等)[16] - 数据安全优势:国内流片避免数据外流风险,吸引客户转向国产掩模板[16] 团队与执行优势 - 技术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台湾电子所、台积电等,具备二三十年经验,搭配年轻工程师[2][13][15] - 设备采购:上市公司资源助力提前获取设备,国外厂商支持加速交付[8][15][27]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国产替代空间:国内掩模板国产化率不足10%,2027-2028年28/22纳米需求将迎高峰[21][28] - 长期前景:细分赛道先发优势显著,渗透率低,预计2028年实现盈亏平衡[28] 其他关键数据 - 产品报价:28纳米单套产品报价100万-150万美元(40-50片)[19] - 客户验证周期:高阶产品验证需6-9个月,采取稳扎稳打策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