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感器行业深度
奥比中光奥比中光(SH:688322)2025-08-13 22:53

传感器行业深度分析 20250813 1 行业概述 - 传感器行业受人形机器人需求激增推动,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单体传感器价值量约为 2.4 万元,其中视觉、六维力、触觉占比分别为 30%、25%、16%[2][5] - 传感器通过敏感元件将外界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分类方式多样,包括力、视觉、触觉等类型,以及电阻式、电容式等[2] - 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 520 亿美元,年化增长率约 10%,中国市场成长更快[3] 2 核心驱动因素 - 大模型迭代:智能设备更聪明,提升传感器需求[2] - 供应链成熟:成本降低,加速人形机器人落地[4] - 应用场景增加:数据采集需求推动高性能传感器成为必需品[10] 3 视觉传感器 - 模拟人眼感知,贡献机器人 70% 的感知信息,主流方案为 3D 相机 + 激光雷达[11] - 技术路线包括结构光(近距离)、双目(15米内)、LiDAR、TOF[11] - 市场空间:2030年人形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市场预计 200 亿元,整体3D传感器市场 800 多亿元[11] - 奥比中光国内领先,2025H1营收 5 亿元(同比+100%),扭亏为盈[12] 4 触觉传感器 - 模拟皮肤,检测压力/振动信号,首次受关注因特斯拉机械手拿鸡蛋演示[13] - 类型包括电阻式(低成本,1,000元/手)、电容式(高敏感,2,000-3,000元/手)、电磁式(性能最佳但昂贵)[15] - 视触觉技术结合视觉与触觉,单机价值量 3,000-4,000元,100万台需求对应 35 亿元市场[16] 5 六维力传感器 - 用于脚踝、手腕,实现六维力控制,技术难点在结构设计、算法解耦、标定精度[18] - 标定耗时(每点位测 600-900 次),贴片工艺复杂[18] - 机器人弹性预计2035年达 40%-50%,主流厂商包括ATI、霍尼韦尔、柯力传感等[20] 6 其他传感器 - 姿态传感器:单体价值量 2,000-3,000元,弹性约 20%[21] - 编码器:检测位置/角度,市场弹性接近 20%[22] 7 国内外公司动态 - 视觉领域:奥比中光、英特尔领先,国产替代加速[7][12] - 触觉/力矩领域:海外(Interlink、TA Texgan) vs 国内(汉威科技、福莱新材、他山科技)[19] - 六维力领域:柯力传感、凌云股份快速降本[24] 8 投资机会与风险 - 推荐标的: - 视觉:奥比中光(格局稳定)[24] - 六维力:柯力传感、凌云股份(技术积累)[24] - 触觉:汉威科技、福莱新材(工艺领先)[24] - 风险:市场竞争激烈、供应链风险[25] 9 未来趋势 - 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基本解决,应用场景(扫地、拧螺丝等)推动传感器需求[8] - 2024-2030年为传感器行业快速发展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