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液冷技术(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桩、AI PC)[1][6][7] - 公司:英伟达(B200/B300/GB200/Rubin系列芯片)、Vertiv(CDU产品)、国产厂商(电路板、快接头、CDU等领域)[1][3][19][23][2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液冷技术成为主流散热方案 - 英伟达B200/B300芯片TDP达1,200-1,400瓦,远超风冷散热上限(700瓦)[1][2][5] - GB200的ML72机柜TDP达120-130千瓦,液冷PUE指标更低(1.05-1.15 vs 风冷1.3-1.5)[1][2][11] - 全球数据中心单机柜平均功率密度:2023年20.5千瓦 → 2029年预计超50千瓦,英伟达Rubin芯片将推动GPU功率超一兆瓦[8] 2 液冷技术应用与市场增长 - 数据中心液冷方案:冷板式(65%份额)、浸没式(34%)、喷淋式(1%)[1][4][12] - 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201亿元(+84.4%),2025年预计达300亿元[1][4] - 其他领域应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桩、AI PC(高功率密度散热需求)[6][7] 3 液冷技术优势 - 空间利用率:GP200NV 272机柜八卡方案高度仅2U,节省80%空间[3][11] - 散热效率:冷板式可散掉70%-75%热量(需混合风冷补充)[3][11] - 节能环保:PUE指标显著低于风冷(1.05-1.15 vs 1.3-1.5)[1][2] 4 液冷技术核心零部件与价值量 - V272机柜液冷零部件价值量:8.4万美元(液冷板占43%、CDU占35.8%)[3][22] - 关键组件:液冷板(铜质为主)、快接头(UQD)、CDU、机柜管路(manifold)[16][17] - CDU分类:机柜内CDU(降温功率80千瓦) vs 独立机架外CDU(800-2,000千瓦)[19] --- 其他重要内容 1 技术发展趋势 - 英伟达从H100(风冷)→B200/B300(液冷)过渡,机柜功率密度从40千瓦→120-130千瓦[5][9] - GB200机柜设计采用n+1冗余CDU(如Vertiv 1,350千瓦CDU支持8个130千瓦机柜)[23] 2 国产厂商机会 - 关注已获北美认证或订单的厂商(电路板、快接头、CDU代工)[25] - 送样测试阶段厂商(电能板、manifold连接器)兼具稳定性与增长性[25] 3 市场转折点 - 2024年3月英伟达GPU200液冷方案提出后需求激增,2025年GB200/GP300出货推动液冷渗透[24] - 北美Vertiv业绩超预期,台系厂商AVC 2025年7月收入同比+92%[24]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1,200-1,400瓦(B200/B300 TDP)[1] - 120-130千瓦(GB200机柜TDP)[1] - 201亿元 → 300亿元(2024-2025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1][4] - 8.4万美元(V272机柜液冷零部件价值量)[3][22]
AI带来的液冷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