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主业为环保包装新材料,现金流稳定,正在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2] - 公司以1.1亿元人民币参股北京轨道辰光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9.30% [3] - 轨道辰光核心管理人员加入上市公司团队,未来将围绕太空算力产业链开展探索 [3] - 公司计划申请H股上市,为未来航天出海布局做准备 [14] 太空算力业务背景 - 太空算力利用晨昏轨道24小时太阳能和零下270度极寒环境部署算力卫星 [4] - 太空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成本是目前地面的2.7倍 [10] - 预计3-5年内太空数据中心成本可能与地面数据中心持平 [10] - 太空算力对双碳友好,是能量散热的终极解决方案 [5] 技术实现与挑战 - 太空算力需要解决供电和散热问题,关键组件包括太阳翼、散热辐射冷却板、工业级AI芯片 [7][8] - 太空散热通过热辐射方式实现,使用特殊材料(石墨烯)和液体回路 [9] - 核心难点是运载成本居高不下,中国运载成本比美国高一个数量级 [11] - 中国小卫星制造水平高,太阳翼以砷化镓材料为主,光电转化效率和重量优于硅基材料 [13] 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 - 太空算力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性更强的算力服务 [5] - 短期应用为"天数天算",提升遥感数据处理时效性 [5] - 中长期应用为"地数天算",未来可能具备与地面数据中心竞争的优势 [3] - 太空算力在应急救援场景和AI大型模型训练中有直接需求 [5] 行业动态与竞争 - 美国Starcloud公司计划在太空建设5GW数据中心,8月发射首颗卫星 [7] - 马斯克通过SpaceX向xAI投资20亿美金,结合太空AI训练 [7] - 谷歌前CEO控股的Relativity Space公司专注于3D打印火箭和太空数据中心构建 [7] -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受限于运载成本,但技术路径明确,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11] 商业化进程与规划 - 预计2025年底发射首颗试验星,具体时间取决于发射窗口 [12] - 轨道辰光会通过地面测试和仿真计算验证技术可行性 [12] - 公司联席总裁张哲宇负责太空算力和商业航天新业务布局 [14] - 轨道辰光创始人张善从被任命为公司董事,加强董事会治理 [14]
顺灏股份(002565) - 顺灏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