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家电行业(黑电、白电) - 公司:小米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小米大家电 2025 年增长持续性 - 小米通过互联网电视模式改变传统黑电盈利模式,硬件亏损销售,依赖广告和互联网服务盈利,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推动行业互联网化[1] - 白电侧重规模增长,空调二季度增速超 50%,跃居行业第三(线上口径)[1] - 黑电注重经营质量提升,稳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二,不再单纯追求份额[1] - 面板占彩电成本 60%-70%,小米利用中国过剩产能压低上游供应商利润,降低成本,并与上游合作研发显示技术[1] - 早期通过低价销售电视吸引用户购买互联网服务,市场份额一度领先,推动大尺寸电视普及[1] - 受开屏广告禁令和战略转型影响,小米电视 ARPU 值降低,硬件利润需求增加,采取提价策略,红米承接低配产品,推动高端化[1] - 布局 Mini LED,利润率低于 TCL(小米 5% vs TCL 10-12%),但通过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提升盈利质量[1] - 电视业务并入手机部,利用面板采购协同效应,整合渠道资源,适应向科技公司转型的战略[1] 2 小米黑电发展历程及策略 - 2014 年进入电视市场,利用面板价格下跌和中国过剩产能,压低上游供应商利润,扩大销售[2] - 采用互联网电视模式,硬件亏钱卖,通过广告和互联网服务盈利[2] - 雷军策略:高性价比产品 + 用户关系建立 + 互联网变现[2] 3 小米白电与黑电策略差异 - 白电:规模增长优先,空调二季度增速超 50%,线上口径行业第三[3] - 黑电:经营质量优先,国内市场份额第二,不再单纯追求份额[3] 4 小米电视对行业格局影响 - 改变传统黑电盈利模式,硬件亏钱卖 + 广告变现,降低消费者成本,推动行业互联网化[4] - 利用过剩产能压低上游供应商利润,提高自身竞争力[5] 5 面板在彩电产业链中的地位及小米应对 - 面板占彩电成本 60%-70%,高资本开支行业,股权分散[6] - 小米利用中国过剩产能压低供应商利润,低成本获取面板,与上游合作研发显示技术[6] 6 小米电视策略变化(2025 年) - 开屏广告禁令 + 战略转型(科技公司),ARPU 值降低,硬件利润需求增加[7] - 提价策略 + 红米承接低配产品,推动高端化[7] - 布局 Mini LED,提升盈利质量[7] 7 Mini LED 市场竞争及小米角色 - TCL Mini LED 利润率 10-12%,小米 5%,小米通过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提升盈利质量[8] - 2024 年小米推出 S Mini 产品,降低行业电子模组成本,2025 年 Mini LED 产品价格提升,不参与激烈价格竞争[15] 8 小米空调市场表现(2025 年) - 三匹机份额增长迅速,高价格带表现良好,但均价仍低于行业均价[9] - 遵循公司整体战略:性价比 + 高性能产品实现规模扩张 + 盈利质量提升[10] 9 小米彩电市场地位(2025 年) - 国内市场份额第二,与海信相差不大(海信 800 万台/年,小米 600-700 万台/年)[11] - 注重盈利质量,适应战略转型及技术趋势[11] 10 电视业务并入手机部原因 - 面板采购协同效应(高端手机用 OLED,电视用液晶,供应商均为京东方等)[12] - 渠道协同(如空调与手机)[12] 11 小米未来发展战略 - 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科技公司,长周期逻辑,需投入研发费用和资本开支(家电、芯片等)[13] - 硬件利润服从整体战略,注重盈利质量而非规模增长[14] 12 海外市场与 Mini LED - 海外市场是“长坡厚雪”,国内国补政策推动 Mini LED 发展加快[16] - 推测小米将继续海外家电布局,扩展国际市场份额[16] 13 小米过去成长与挑战 - 成长:新商业模式 + 价格竞争 + 面板价格上涨契机[17] - 挑战:商业模型变化(开屏广告减少、互联网电视订阅率下降) + 面板价格上升导致亏损增加[18] - 未来:行业竞争趋缓,盈利质量优先,行业逐步优化[18] ---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小米通过大屏化市场教育,中国 75 寸以上电视销量占比达 50% 以上[6] - 海信 2017 年扣非利润率几乎为零,反映小米低价策略加剧市场竞争[6] - 小米 Mini LED 策略:消费降级下的升级[8] - 空调与电视产品均遵循“性价比 + 高性能”战略[10]
如何看待小米大家电2025年的增长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