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伦药业-业绩回顾 sac - TMT 有望达成全年目标;SKB571 或成下一个核心资产;买入-Kelun Biotech (6990.HK)_ Earnings Review_ sac-TMT on-track towards FY target; SKB571 as potential next anchor asset; Buy
科伦药业科伦药业(SZ:002422)2025-08-19 13:42

公司及行业关键要点总结 1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科伦生物科技(Kelun Biotech,6990 HK)[1] - 业务定位:专注于开发差异化抗体偶联药物(ADCs)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目标成为全球ADC领域的重要参与者[8] - 核心优势: - 差异化的晚期ADC管线 - 深厚的研发能力推动管线扩展 - 与默沙东(MSD)的全球合作(3个临床阶段和4个临床前资产)及与母公司科伦药业的中国商业化协同[8] 2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9 5亿人民币(sac-TMT 3 02亿人民币 授权收入6 28亿人民币),基本符合预期[1] - 净亏损:-1 45亿人民币(较预期-1 84亿人民币收窄),主要因销售及管理费用(SG&A)控制(2 53亿人民币,环比+6%)[1] - 现金储备:45亿人民币(截至1H25,较2024年底31亿人民币增长),H股配售募资约2 5亿美元支持短期运营[1] - 商业化盈利能力:sac-TMT在上市首半年即实现盈利,在中国市场罕见,体现与科伦药业的医院覆盖协同[1] 3 核心产品进展 - sac-TMT(SKB264,TROP2 ADC): - 1H25销售额:3 02亿人民币,预计全年达8-10亿人民币目标[1] - 适应症进展: - 三线+三阴性乳腺癌(TNBC,2024年11月获批) - 三线+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2025年3月获批)[1] - 早期线NSCLC布局: - 二线EGFR突变NSCLC:3期数据将于ESMO2025公布,中国NDA预计2024年10月提交[6] - 一线PD-L1 TPS≥1% NSCLC:3期患者入组完成,NDA预计2025年底[6] - 销售增长:月环比双位数增长,NSCLC患者占比快速提升[2] - SKB571(EGFR/cMET双抗ADC): - 被管理层视为下一个锚定资产,设计上较sac-TMT和Rybrevant安全性更优 - 正在启动2期篮子试验,探索单药及联合疗法潜力[6] 4 管线与研发动态 - 研发费用:1H25为6 12亿人民币(同比-6%),因更多晚期资产进入NDA阶段(如sac-TMT、A167/PD-L1、A166/HER2-ADC等)[1] - 早期管线:聚焦ADC创新设计(如双抗ADC、双载荷ADC等),SKB518/SKB535/SKB445等处于中国1期剂量爬坡试验[1] 5 估值与目标价调整 - 目标价:上调至454 04港元(原406 74港元),基于风险调整DCF模型(贴现率11%,终值增长率3%)[7] -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E-27E EPS从-1 48/2 46/7 24人民币调整为-1 91/2 92/8 26人民币,反映1H25财务表现及A167/A140销售预期调整[7] 6 风险提示 - 研发风险(新适应症及ADC开发) - ADC领域竞争加剧 - 商业化生产及销售经验有限 - 人才竞争挑战 - 合作联盟风险(如与默沙东的合作)[8][10] 7 其他重要信息 - 成熟产品:A167(PD-L1)和A140(西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1H25收入贡献有限,预计2025年后进入医保(NRDL)后增长加速[2] - 市场覆盖:sac-TMT已覆盖30个省份、1000+医院、400+DTP药房,销售团队约400人[1] 行业动态 - ADC领域竞争:全球布局加速,科伦生物通过差异化设计(如TROP2 ADC SKB264)和默沙东合作抢占先机[8] - 政策驱动:中国创新药医保准入(NRDL)对成熟产品放量的关键作用[2] (注:部分文档为合规声明或分析师信息,未包含实质性内容,故未纳入总结[3][4][5][9][11-53])